劉寶君,陳家儀
(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街道倫教醫(yī)院外科 廣東 佛山 528308)
近年來,我國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發(fā)病率不斷增長,該病的發(fā)生容易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同程度下降。骨質疏松為高發(fā)性病變,常在骨組織結構退化后出現(xiàn),特點體現(xiàn)在骨密度低,在此機制下會增加骨關節(jié)的脆性,極易發(fā)生骨關節(jié)病變。骨質疏松前期無癥狀,伴隨病情加重,會有強烈的腰背疼痛感,若治療被耽誤,常存在脊柱變形的問題,誘發(fā)駝背。由于該病變主要在老年群體中發(fā)生,對手術治療承受能力差,常行保守治療。各藥物可抑制骨質疏松的進展,能改善骨密度,但很難緩解疼痛感,在持續(xù)性疼痛機制下,會增加老人不良情緒,無法配合骨質疏松的治療。近年,臨床提出疼痛護理方案,在掌握骨質疏松患者的疼痛程度后,以此為參考,調整疼痛護理內容,可遵循漸進原則,減輕疼痛感,利于提高生活質量。對此,本文選取100例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分析疼痛護理方案在老年骨質疏松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基礎組和疼痛組,各50例?;A組男28例,女22例;骨質疏松病程4~48個月,平均(26.88±2.71)個月;年齡60~70歲,平均年齡(65.22±0.99)歲。疼痛組男29例,女21例;骨質疏松病程5~49個月,平均(27.35±2.82)個月;年齡60~70歲,平均年齡(65.85±1.0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骨質疏松;②存在程度不一的腰背疼痛感;③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年齡60~70歲;⑤不存在腰背骨折情況。排除標準:①非骨質疏松造成的腰背疼痛;②資料缺失;③此前1個月有骨質疏松治療史。
基礎組:準備阿倫磷酸鈉(H20110079),該藥物需在10 mg的劑量下口服,時間為晚飯后,還需準備鈣爾奇D片(H10950029),該藥物需在600 mg的劑量下口服,時間同樣為晚飯后,共口服12周。出院后仍需對骨質疏松患者進行隨訪,此期間內持續(xù)口服鈣爾奇D片,保證治療持續(xù)性,還需定時督促患者回院進行骨質疏松檢查,判斷骨質改善情況。疼痛組疼痛護理方案,(1)疼痛評估:參考數(shù)字評分(NRS)量表,在各患者溝通期間,指導患者在曲線上描繪腰背部疼痛程度,選擇通俗的語言,講解腰背部疼痛機制,糾正老人對骨質疏松的錯誤認知。(2)非藥物鎮(zhèn)痛:①放松療法:根據(jù)老人喜好,可播放其喜歡的戲曲,或選擇合適的冥想音頻,在音頻暗示下,放松老人身心,減輕疼痛感;②注意力轉移:老人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在疼痛發(fā)作時,可指導老人深呼吸,或為老人播放子女的視頻,能轉移老人情緒,在心理調控下,減輕疼痛感;③局部按摩:由于老人體質較差,在控制力度后,行腰背部按摩處理,在推、揉、按等手法下,可改善腰背部血液循環(huán)情況,能減輕疼痛;④照射護理:根據(jù)疼痛程度,調整紅外線燈參數(shù),針對骨質疏松位置進行照射,單次照射時間為15 min,2次/d,在熱力作用下緩解疼痛感;⑤功能訓練指導,通過康復理療師聯(lián)系患者實際狀況,編制相應的功能鍛煉計劃,協(xié)助并指導患者進行功能訓練,比如:直腿抬高、步行,在患者疼痛程度嚴重條件下囑咐患者臥床休息,待患者疼痛癥狀緩解后鼓勵患者施行功能訓練、戶外活動,目的為改善患者的骨質、心理狀態(tài)。對于身體恢復較好者來講,建議加強訓練的強度和難度,進行一些對抗阻力方面的訓練。(3)藥物鎮(zhèn)痛:即使實施藥物鎮(zhèn)痛,也需遵循梯度原則,根據(jù)疼痛評估情況,選擇不同鎮(zhèn)痛機制的藥物,盡量保證鎮(zhèn)痛藥物的安全性,既能達到止痛效果,又能防止藥物蓄積,或出現(xiàn)鎮(zhèn)痛不良反應。(4)飲食護理指導,鼓勵患者補充一些含有鈣的食物、合理搭配食物,目的為確保滿足患者的機體營養(yǎng)需要,促使其及早獲得康復。
(1)對比兩組疼痛情況。疼痛情況的評估主要參考NRS量表,共計10分,0分、10分分別代表腰背部無疼痛和劇烈疼痛,1~3分,被歸納為輕度疼痛,4~6分,被歸納為中度疼痛,7~9分,被歸納為重度疼痛。(2)對比兩組生活情況,需著重參考WHOQOL-100量表,在征得老人同意后,填寫問卷,經(jīng)生理、社會、環(huán)境、信仰、心理、獨立等角度進行評估,老人生活好,分值和100分接近。(3)對比兩組護理效果。評價標準:經(jīng)護理干預后腰背疼痛癥狀得以顯著緩解、生活質量得以提升,顯效;經(jīng)護理干預后腰背疼痛癥狀、生活質量,均得以一定改善,有效;經(jīng)護理干預后未獲得上述效果,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本組總例數(shù)×100%。
護理后,兩組均未出現(xiàn)劇痛。疼痛組無痛率、輕度疼痛率高于基礎組,中度疼痛率、重度疼痛率低于基礎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疼痛情況比較[n(%)]
護理后,疼痛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基礎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 s,分)
表2(續(xù))
護理后,疼痛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4.00%,高于基礎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護理效果比較[n(%)]
我國老齡化趨勢加重致使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數(shù)量不斷增多,絕大多數(shù)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均存在腰背疼痛表現(xiàn),這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質量會構成嚴重威脅,當前該病治療、護理干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伴隨年齡的增長,在進入老年階段后,約有36%的人群會出現(xiàn)骨質疏松。該病致病因素多,有內分泌病變、腎臟病變等,各病變作用下,會降低骨骼中的有機物含量,流失較多微量元素,減少各骨關節(jié)的基質成分,無形中增加了礦物質間隙,繼而誘發(fā)骨質疏松。患病后,初期無癥狀,后期骨質疏松癥狀會加重,典型癥狀為腰背部疼痛,在夜間有加重傾向,難以入眠,影響生活。在骨質疏松機制下,還會增加骨折發(fā)生率,威脅老人生命。針對腰背部疼痛的治療,臨床重視骨質治療,準備阿倫磷酸鈉等藥物,在口服后可為機體補充鈣質,能提高骨關節(jié)的強度,在改善骨質疏松后,能緩解疼痛感。但該治療方案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老人本身有腸胃功能障礙,很難保持良好的藥物吸收效果,且存在個體差異,很難改善骨質疏松癥狀,仍會出現(xiàn)腰背部疼痛感,生活質量極差。為抑制腰背部疼痛感,臨床常增加疼痛護理方案,此方案富含科學性,重視老年患者的需求,可加速骨質疏松的恢復。疼痛評估被證實為疼痛護理方案的實施前提,在此過程中能和老人深入溝通,在通俗的語言下,能更好地掌握老人疼痛程度,在NRS量表的曲線描繪中,能保證疼痛評估的準確性,還能糾正老人的錯誤認知,讓其配合各項疼痛護理方案。由于老人體質差,機體很難吸收各鎮(zhèn)痛藥物,若持續(xù)性服用鎮(zhèn)痛藥物,還會造成藥物蓄積的情況,因此需重視非藥物鎮(zhèn)痛護理措施。放松身心能從心理上調節(jié)疼痛敏感度,在掌握老年患者喜好后,播放其喜歡的戲曲,或增加冥想音頻,能舒緩情緒,放松身心。疼痛發(fā)作時,經(jīng)專業(yè)指導讓老人進行呼吸訓練,或增加子女的探望,可更好的平復老人情緒。局部按摩、照射等均屬于療效較為明顯的鎮(zhèn)痛護理措施,前者能增加局部刺激,在各手法按摩下可改善局部血流,能抑制疼痛。后者則能提高局部溫度,利于疏通各堵塞的經(jīng)絡組織,緩解疼痛感。加強功能訓練也非常必要,這就要求結合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編制功能訓練方案,給予患者功能訓練方面的指導,并鼓勵患者進行一些戶外活動,比如:散步、太極、八段錦等活動。飲食方面建議補充一些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物,盡可能避免使用辛辣、油膩的食物。此外,針灸時燃燒艾葉,可提高腰背部的溫度,在熱力作用下,能更好地疏通經(jīng)絡,減輕腰背疼痛感。針對疼痛感強烈、且用各疼痛護理措施均無效的患者,需增加鎮(zhèn)痛藥物治療。根據(jù)初期制定的疼痛曲線,遵循遞進原則,選擇合適的鎮(zhèn)痛藥物,并嚴格控制劑量,可達到鎮(zhèn)痛效果,緩解腰背部不適感,還能減少藥物蓄積情況,可預防藥物成癮等事件,增強疼痛護理安全性。
本文結果顯示(1)疼痛組無痛率、輕度疼痛率高于基礎組,中度疼痛率、重度疼痛率低于基礎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梢?,骨質疏松患者中進行疼痛護理干預,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患者的痛苦。(2)疼痛組的生理、社會、環(huán)境、信仰、心理、獨立評分均高于基礎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表示,疼痛護理干預在骨質疏松患者護理中運用,對于改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生活質量存在積極的影響,可從根本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3)疼痛組護理總有效率94.00%高于基礎組的80.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提示,疼痛護理措施的實行,對提高老年骨質疏松患者臨床療效會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疼痛護理方案在老年骨質疏松患者護理中能減輕腰背部疼痛感,利于改善老人生活質量、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