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妮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進一步豐富了“綜合與實踐”領域的內容,要求不同學段各有側重地以主題式學習、項目式學習等方式實施教學,以體現該領域教學的實踐性與綜合性。日常教學中,如何基于“綜合與實踐”領域的內容設計主題式、項目式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及其他學科知識解決問題?本期,我們依托具體課例討論上述問題。
小學階段綜合與實踐領域內容的教學,主要依托主題式學習的形式展開,在幫助學生通過實踐獲取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疤槭袌觥敝黝}學習活動以真實問題為載體,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應用意識。
一、聚焦核心概念的主題目標建構
核心概念是可以把領域或主題內,甚至跨越不同領域、不同主題的更基本的概念、方法和問題聯系起來的具有支配性的概念。聚焦“單位換算”這一核心概念的主題目標,應基于學生的基礎建構,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現有知識結構及水平的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強化單位換算的知識與方法,并將幣值換算的方法運用到長度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單位的換算等學習場景中,實現知識與方法的遷移。
在學習“認識人民幣”后,學生已經認識了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會了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但在取幣、換幣、付幣、找?guī)诺幕顒又?,學生的課堂表現參差不齊,部分學生不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在課堂作業(yè)的完成度上也表現出明顯的差異?;诖?,筆者站在兒童視角,設計了主題式學習活動——“跳蚤市場”,把教學目標定為:在實際購物活動中熟練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初步形成數感和量感;在實際購物活動中感受付錢方式的靈活性以及人民幣面值設定的合理性,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活動中感受貨幣的作用以及商品與貨幣的關系,初步形成金融素養(yǎng)。
二、基于學科融合的活動設計
學科融合是以某一學科核心議題、概念、問題為中心和出發(fā)點,融合其他學科知識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理念。筆者基于“主題式學習”教學模式,進行“跳蚤市場”活動設計,展開了立體、有深度的探究學習活動。
1.活動方案
筆者基于主題設計出完整可行的活動方案,包括“活動目的”“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對象”“活動準備”“活動規(guī)則”“注意事項”“總結評比”“人員安排”等內容,對活動進行細致的設計與規(guī)劃,確保每名學生至少經歷一次買和賣的過程,在貨幣交流的過程中熟悉貨幣之間的換算方法,體會加減法的實際應用,感悟買者和賣者在操作過程和思考方式上的差異,以及貨幣與商品的關系。
2.活動籌備
活動籌備涉及市場環(huán)境的考察和商鋪的設計。實踐中,師生和家長志愿者根據各班特色布置班級市場環(huán)境,有的班級的跳蚤區(qū)以“路”或“街”的形式命名,如“解放路”“中央大街”等,有的班級的跳蚤區(qū)以城市名命名,如“北京街區(qū)”“上海街區(qū)”“武漢街區(qū)”“深圳街區(qū)”等。各班分小組進行分工協作,給自己的攤位確定名稱,設計攤位展板、宣傳海報、標語、條幅、促銷口號等。學生在設計、制作上述材料時需要兼顧色彩搭配、形象塑造以及美感等要素。
參與交易的商品可以是學生多余的學習用品、看過的圖書、用過的玩具、自己制作的手工藝品以及自己創(chuàng)作的書畫作品等。筆者鼓勵學生主動調查物品價格,以物品新舊程度及受歡迎程度評估其售賣價格,并貼好價格標簽。學生自行準備零錢和個人記賬單(涉及帶的錢數、準備銷售的商品及價格、一共賣的錢數、買的商品及其價格、一共花了多少錢等信息),運用合適的方法記賬、算賬,促進學生對人民幣的換算、找零及營業(yè)額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活動開展前要進行崗位培訓。學生小組內自行商討,安排導購員、收銀員、記賬員、安保員等角色,學生志愿者在教師或家長的指導下,承擔活動前的崗位培訓工作,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
3.活動體驗
活動中,為了爭取更多的客人,各個攤位紛紛亮出了招攬客人的“絕活”。有的攤位派出導購員推銷,“這本圖書原價30元,現在15元錢可以賣給你”“這是我們自己手工制作的冰箱貼,好看又實用”“這個玩偶是全新的,8元錢很實惠”等推銷語此起彼伏。有的攤位推出“買一贈一”促銷活動:買一本書贈送一個本子,買一個本子贈送一張貼畫;還有的攤位推出“滿購贈禮”促銷手段。精明的“小老板”使出渾身解數招攬生意,所有學生迅速融入市場氛圍中。
在實際買賣的過程中,學生遇到了不少超出課堂所學知識的數學問題。如一本書的標價是12.5元,筆者直接付給攤主一張10元和一張5元的紙幣,應該找多少零錢呢?二年級學生沒有學過小數加減法,但他們在實際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多種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①根據生活經驗,學生知道12.5元就是12元5角,先用15元減去12元,剩下3元,再拿出3元中的1元換成10角,10角減去5角剩下5角,加上剩下的2元,就是2元5角;②先把筆者手中的5元換成10個5角,這樣就可以直接拿出1張10元,5張5角,還剩下5張5角,也就是2元5角;③在家長的指導下,直接用“15-12.5=2.5(元)”解決問題。
在“跳蚤市場”主題活動中,學生對這些真實、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進行主動學習與探究,在擬真的學習情境中發(fā)展了設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指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評價
主題學習的評價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主要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對現實情境與數學表達之間的把握,在學習活動中操作、思考、交流、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表現,以及學生的作品、報告等物化成果。
“跳蚤市場”主題活動通過活動觀察、活動報告、成果評比、活動訪談等方式進行活動評價。如教師從學生的記賬單中了解學生在“賣家”和“買家”的角色互換中,是否能有效運用表格記賬,制表、用表的能力水平如何,是否熟練掌握了元、角、分的貨幣使用及換算。教師通過訪談了解每個小組是怎樣進行活動籌備、人員安排的,組內學生是怎樣相互幫助、相互啟發(fā),解決突發(fā)事件的;以及購物過程中,學生是怎樣多角度、多途徑解決售賣問題的。學生可以通過反思自己記賬、算賬的過程以及所寫數學日記進行自我評價。此外,教師在成果評比中評出“最具潛力買手”“最具潛力賣手”“最美商鋪”“最精彩廣告語”“最佳導購員”“最佳記賬員”“最細心收銀員”等獎項,并總結學生獲獎的原因,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宜昌市西陵區(qū)桃花嶺小學)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學會“十四五”重點課題“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代數思想的案例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A03-01]
責任編輯?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