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新
摘 要:中華武術是我們?nèi)A夏民族的一項傳統(tǒng)體育項目,有著與其他體育項目不一樣的魅力。學生們通過學習中華傳統(tǒng)武術,身體健康和心智發(fā)育能夠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因此,有不少學校都開展了武術特色的教學。不過,如何通過中華武術教育來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是我們教學研究的重點。本文將以舉辦武術文化節(jié)為例,研究中華武術教育對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特色教育;武術文化節(jié);促進身心發(fā)展
為全面推進我校素質(zhì)教育,加強學校特色教育工作,推進我?!肮琶方逃逼放铺厣珓?chuàng)建工作的開展,充分展示我校近年來素質(zhì)教育取得的成果,展現(xiàn)東莞市麻涌鎮(zhèn)第二小學學生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經(jīng)學校行政研究決定,以“品牌路上·詠梅頌武”為主題,開展麻涌鎮(zhèn)第二小學第五屆武術文化節(jié),給我們的學生搭建一個展示個人風采的平臺,讓學生們在校園中快樂健康地成長。
為了使武術文化節(jié)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學校成立麻涌鎮(zhèn)第二小學第五屆武術文化節(jié)活動領導小組,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成員有教導主任,辦公室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年級組長,體育科組長及武術教練等人。
我們通過開幕式的啟動儀式上的大型簽名活動、校長致開幕詞,及賽前的節(jié)目表演(武術隊學生進行“六一武術節(jié)目”展演,健美操表演,全校師生朗誦)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營造濃厚的“武術文化節(jié)”氛圍,讓大家進一步感受到武術的魅力。本次活動分藝術類和體育競技類,藝術類有征文、繪畫、書法,攝影,體育競技類有班際詠春拳比賽,親子詠春拳比賽等等,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文化氣氛,增添校園活力。更重要的是,把中華民族的古老武術文化和精神傳承下去。
一、利用征文比賽弘揚中華武術
“看武俠英豪電影,揚高尚武德精神”,武俠電影中的英雄人物將中國傳統(tǒng)的武德精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中華傳統(tǒng)武術要求習武者必須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堅持終生不間斷的練習,來培養(yǎng)勇敢堅毅、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培養(yǎng)忠孝、誠信、友善、守禮的高尚品格,培養(yǎng)熱愛家國的高尚情懷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擔當。通過組織四至六年級學生觀看武林名人電影(如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明朝愛國名將領袁崇煥、著名抗倭將領戚繼光、清代愛國將領關天培、一代宗師黃飛鴻和愛國大師霍元甲等),用武林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和優(yōu)秀品質(zhì)來感染和影響學生, 引導學生有所感悟,并通過主題征文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悟所想抒發(fā)出來,立志做一個熱愛祖國、勇敢堅毅、誠信友善和有責任擔當?shù)慕影嗳?,長大后為建設祖國、建設家鄉(xiāng)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利用繪畫比賽弘揚中華武術
本類作品要求內(nèi)容反映中華武術精神為主,可以是武術名人畫像、各種武術基本功動作,我愛武術等。例如畫武術的基本動作時,學生們可以在家長或美術老師的指導下,先把每一個武術動作進行分解,然后把自己最喜歡的招式定格下來(如照張相),接下來再一筆一劃地慢慢畫出來。
通過參加武術簡筆畫比賽,激發(fā)學生習武的興趣,讓學生在畫畫當中感悟武術的魅力,同時加深學生對一些武術高難度動作的理解和體會,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達到使習武者會學、樂學、學會的目的。
三、利用書法比賽弘揚中華武術
中華傳統(tǒng)武術,自古以來,是我們中華民族驕傲,她在我們歷史的長河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伴隨著炎黃子孫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她已深深地根植于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之中。
書法,是我們中國人藝術和智慧的結(jié)晶。在當今科技發(fā)達、瞬息萬變的年代,寫一手漂亮的字,依然是十分令人敬佩的。一個書寫漂亮的人,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會給人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武術是中華瑰寶,書法是東方明珠,她們彼此交錯、彼此呼應、自然貫通,她們又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發(fā)展,相互輝映,構(gòu)成了中華民族的兩大文化支柱。
我們開展的武術書法比賽,正是為了讓學生明白:學文習武,武德雙馨,這是中國人的立世之本。我們的書法比賽分毛筆書法比賽和硬筆書法比賽兩類,要求書法內(nèi)容為積極向上的愛國詩詞、能體現(xiàn)中華武術精神的文章、武術名人名句,勵志名言警句等。武術書法比賽,可以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對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養(yǎng)成嚴謹務實、自覺刻苦的學習態(tài)度具有重要意義。
四、利用攝影比賽弘揚中華武術
武術攝影比賽是武術書法比賽的延伸,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們通過耳聞目染,感悟武術的魅力、增強學習武術的興趣。本類作品分成人組和學生組,面向全校師生及家長。作品內(nèi)容分要能反映我校師生學習武術情境,可以是學生家長為孩子拍攝的練武照片、家人跟孩子學習武照片、本班學生學習武術等情境。通過以上各種攝影活動,讓學生感悟武術的魅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促進良好親子關系及師生關系的發(fā)展。
五、利用詠春拳比賽弘揚中華武術
中國詠春拳有超過二百年的歷史,來自少林,是中國南方拳種。是一門流傳于民間少數(shù)人仕手中的寶貴技擊武學。詠春拳作為典型的南派功夫,其手法靈活多樣、獨樹一幟。詠春高手的雙手知覺靈敏且變化多端,防守時密不透風、滴水不漏。進攻時如水銀瀉地、逢空即入。我校自從開展詠春拳的教學后,利用每天大課間的時間練習詠春拳,通過長期堅持的練習,學生獲益良多:
(一)強身健體
詠春拳對身體的鍛煉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它的各種踢腿動作、手臂的上擋下截、拉伸旋轉(zhuǎn)等運動,可使學生的力量得到增強,肌肉和韌帶的彈性也得以提高,從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
(二)開發(fā)智力
練習詠春拳像練習其他武術一樣,可以在練習過程中對大腦進行良好的刺激,對提升大腦的空間認知能力、影像感知能力、空間轉(zhuǎn)換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對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1E6417D4-C03C-4092-8923-5363AD7165D7
(三)錘煉意志
詠春拳易學難精,學習者要通過長期的艱苦訓練,付出許多的汗水才能學有所成,若能把簡單、機械的動作重復練習千百遍,必將磨練一個人的堅強意志。
(四)學習禮儀
詠春拳推崇“禮始禮終”的尚武精神,講究未曾習武先習德,未曾學藝先學禮。通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互敬禮儀、相互禮讓,讓學生理解 “禮”的含義,知道“禮”的具體表現(xiàn)。 詠春拳注重禮節(jié)、禮儀,學了詠春拳后,孩子們會越來越懂禮貌。
我們的詠春拳比賽有個人比賽,有親子比賽,有班際比賽。通過詠春拳的比賽,能讓孩子有奮斗目標,能快速提高水平,能增強自信,能提高應付困難和挫折的能力。
不經(jīng)一番徹骨寒,怎得寒梅撲鼻香?每一個汗流浹背刻苦訓練的日子,每一次上場表演或比賽的機會,必將成為莘莘學子心中難忘的回憶。
在閉幕式上,我們對以上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頒獎,并展示優(yōu)秀的節(jié)目和作品。最后,在合唱校歌《朵朵梅花放光彩》中圓滿結(jié)束整個武術文化節(jié)的活動。
為了讓活動安全有序,活動領導小組提出如下要求:
1.各部門在學?;顒臃桨刚焦婧蠓e極籌備組織開展各項比賽活動,嚴格按照學校安排的時間地點進行比賽、評獎和展示。
2.切合實際,精心組織。各部門、各班要高度重視各項活動,要把本屆武術文化節(jié)作為全面推進我校素質(zhì)教育,加強武術特色創(chuàng)建工作開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積極組織落實各項活動,做到“班班有行動、人人都參與”,努力體現(xiàn)班級特色。
3.加強宣傳,創(chuàng)建特色。各班要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武術文化節(jié)期間的宣傳工作,要通過班會及家長會、微課掌上通等宣傳途徑,向家長和社會廣泛宣傳我校武術文化節(jié)活動,爭取廣大家長和社會主動支持和參與,營造濃郁的武術文化節(jié)氛圍。
4.處理好武術文化節(jié)各項活動開展與正常教學的關系,做到教學、活動兩不誤,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結(jié)語
武術作為我國體育項目中的一項傳統(tǒng)項目,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小學生通過練習武術,其身心能夠得到很好地發(fā)展。為了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更好地將武術引進小學生的體育課堂,我們通過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習武術,讓學生對武術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我們每年都會舉辦一屆武術文化節(jié)活動,讓我們學校的武術特色教育越辦越好。通過活動,不僅讓學生們親身感受到武術的魅力,享受展示武術的自豪與快樂,還在武術比賽的過程中,使身心得到了鍛煉,綜合能力得以提升。與此同時,武術文化節(jié)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活躍了校園文化氣氛,增添了校園活力,更重要的是,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武術文化和精神,讓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永遠流傳下去。
參考文獻:
[1] 顏輝萍.學校武術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整體性思考[J].武術研究,2010,7(1):61-62.
[2] 王濤.武術進校園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及推廣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19):Z.1E6417D4-C03C-4092-8923-5363AD7165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