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度學習的概念
深度學習是一種有意識的學習行為,是學習者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運用一種較高級的思維,積極主動且批判性地學習新的知識和思想,整合知識內容,并將新知識融入原有的知識體系,或遷移已有經驗到新的問題情境中的一種學習方式。自主游戲中的深度學習是指幼兒在探索周圍環(huán)境的過程中,圍繞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在一個相對長的時段,運用高階思維聯(lián)系已有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有意義的學習方式。自主游戲中的深度學習不是問題或內容上的“深”與“難”,而是要求幼兒基于好奇心、興趣等探究問題,調動原有的知識經驗,積極思考并在實踐中操作,從而不斷豐富自身的經驗,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二、自主游戲視角下幼兒深度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的能力水平有限
深度學習主要依托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和過往的經驗進行探究,但3~6歲幼兒的自主性、專注度不強,無法很好地調動已有知識與經驗進行深入探究。例如:有些幼兒在游戲中無法堅持做到自主游戲和自主選擇,會時不時地流露出依賴教師、同伴的傾向;有些幼兒的勇氣不足、堅持性不強、合作意識弱,不愿意嘗試難度較大的游戲;有些幼兒對結構游戲、角色游戲的參與意愿更加強烈,不愿意嘗試規(guī)則類游戲。由于現(xiàn)有能力與自主游戲不相匹配、不能同步,部分幼兒的學習多停留在淺層,難以向深層次發(fā)展。
(二)教師的支持不到位
在自主游戲的實踐中,筆者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的支持缺乏足夠的專業(yè)性,也體現(xiàn)不出明顯的指導性,沒有發(fā)揮自身組織者、陪伴者、引領者、合作者的作用。一些教師口頭上表示支持幼兒開展自主游戲,但事實上并沒有完全放手,依舊干預較多。此外,一些教師對于介入的時機、指導的內容、引領的姿態(tài)把握不準,作用發(fā)揮不明顯,影響了自主游戲中幼兒的深度學習。
(三)環(huán)境作用不夠明顯
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內的整體環(huán)境對幼兒的深度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但一些幼兒園沒有重視室內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使得環(huán)境對幼兒深度學習的支持作用并不明顯。例如,有的幼兒園室內的設施布局沒有定期調整,室外的區(qū)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缺乏新意,難以吸引更多幼兒參與游戲。有的幼兒園投放的材料種類較為單一、分布不均衡,限制了幼兒對操作材料的多樣選擇。以上種種因素使得環(huán)境對自主游戲和深度學習的促進作用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
三、自主游戲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保證充裕的游戲時間與空間
1.適當調整時間。深度學習是幼兒為了理解和應用相關知識而進行的學習,在深度學習過程中,幼兒是主動積極的思考者、探究者和問題解決者。與被動接受式的淺層學習相比,深度學習需要更多的時間支持。只有保證足夠的時間,幼兒才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會在自主游戲中更加獨立地探究、解決問題,從而進行深度學習,達成任務目標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游戲時間甚至打破時間限制,根據(jù)游戲進展或幼兒個體的實際需要,適當延長游戲時間,加大游戲難度,以滿足幼兒充分探究、深度學習的需要。教師也可以鼓勵幼兒自主安排時間,靈活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持續(xù)探索自己未解決的游戲問題。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幼兒的游戲情況,靈活調整區(qū)域游戲的時間,為幼兒在區(qū)域游戲中進行深度學習提供保障。
2.游戲區(qū)域空間的整合。游戲空間固化會使得各個區(qū)域內的材料不夠豐富,導致幼兒游戲活動的內容無法得到很好的拓展與延伸。對此,教師可以嘗試打破游戲區(qū)域的限制,允許幼兒在游戲時整合或自主選擇游戲區(qū)域,如在美工區(qū)提供各種菜譜、漂亮服飾、頭飾等,供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或表演游戲時使用。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表演游戲“過火焰山”,先讓幼兒在美工區(qū)制作好表演道具,再帶領幼兒到幼兒園戶外拓展區(qū)的小土丘開展游戲。教師還可以開展結構游戲“美麗新城”,將建構區(qū)的材料搬到戶外沙水區(qū),讓幼兒利用各種建構材料搭建“海底隧道”,在沙土上用積木搭建各種建筑物,并用樹枝、小草、野花等進行裝飾。
又如,在組織大班幼兒開展“照相館”游戲時,教師可以先讓幼兒在裝扮區(qū)試服裝,再到幼兒園的“童·樂園”“創(chuàng)·空間”“藝術連廊”等地取景“拍照”,最后在美工區(qū)“洗相片”(繪畫)。
除了允許幼兒在園內公共區(qū)域自由選擇游戲空間,自由整合游戲區(qū)域,班級與班級之間也可以打破界限。例如,某幼兒園的中一班旁邊是結構室,教師便在中一班的走廊擺放了樂高玩具,創(chuàng)設建構區(qū)。中二班門口有一連廊,教師將其設置成刺繡區(qū),并在中二班創(chuàng)設美工區(qū)。中三班主要設置一些比較安靜的區(qū)域,如圖書區(qū)、科學區(qū)等。中四班靠近多功能室,多功能室空間較大,平時可以供幼兒開展角色扮演游戲,所以教師利用中四班走廊和多功能室創(chuàng)設了一個較大的表演區(qū)。在自主游戲時間,全園的中班幼兒可以選擇在同年級的各個區(qū)域開展不同的區(qū)域游戲。
教師整合班級內各個區(qū)角、班與班之間的走廊、幼兒園公共區(qū)域等,可以使幼兒的游戲空間更加寬闊,游戲材料更加豐富,能更好地滿足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二)創(chuàng)設幼兒感興趣的自主游戲
3~6歲的學齡前兒童做事情多是自己的興趣所驅使,因此,在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應設法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促使幼兒主動探索,進入深度學習狀態(tài)。
教師要設計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充分尊重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力,以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教師還要分析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是否具有教育價值,是否蘊含著值得幼兒探究的問題,并預設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巧妙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幼兒“伸一伸手就能夠得著”的問題情境,不斷激發(fā)幼兒深入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戶外科學游戲“探秘吹泡器”中,教師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吹泡泡”游戲,提供了漏勺、篩子、竹籃、泥工模具、吸管、樹葉等材料,讓幼兒自主嘗試用這些材料吹泡泡。教師預想樹葉沒有改變形狀是不能吹出泡泡的,但還是鼓勵幼兒嘗試體驗。幼兒通過嘗試發(fā)現(xiàn),除了樹葉沒辦法吹出泡泡,其他材料都可以吹出泡泡。接著,教師巧妙提問:“泡泡是從哪里出來的,這些能吹出泡泡的工具都有什么,樹葉為什么不能吹成泡泡,怎樣才能用樹葉吹出泡泡呢?”幼兒帶著疑問,在試一試、玩一玩的過程中,探索出了利用樹葉吹出泡泡的方法,參與活動的熱情高漲,實現(xiàn)了深度學習的目標。
此外,富有生活化的游戲情境能很好地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使其更好地實現(xiàn)對知識的遷移與應用。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不斷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和學習內驅力,讓幼兒在真實的情境中積極動手動腦,習得知識與經驗。
(三)選擇恰當?shù)闹笇Х椒?/p>
1.保持“閉上嘴管住手”和“不放任不控制”的立場。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是毋庸置疑的參與者、陪伴者和指導者。但是,其角色定位有著內在的要求,教師要做到“閉上嘴管住手”,少些語言命令,少些手勢控制,多以游戲玩伴的身份參與游戲,尊重幼兒主體的自發(fā)行為和自主選擇。教師還要做到“不放任不控制”,擺脫“高控”的慣性,適時給予幼兒必要的指導。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時,教師可以在等待和留白之后適當介入,以平等的身份給予幼兒言語或肢體上的指引,幫助幼兒找到游戲的前進方向和問題的解答線索,讓幼兒感受到深度學習的快樂。
例如,在幼兒園“野戰(zhàn)區(qū)”組織的“我是小小解放軍”這一游戲中,幼兒通過摸索和討論開發(fā)出了打水槍、翻鐵絲網(wǎng)、過云梯橋、搶救傷員、傳遞雞毛信等游戲項目。在此過程中,教師大膽放手,但不完全放任,始終觀察游戲的進展和幼兒的表現(xiàn),了解幼兒鉆、跨、跳、爬等動作技能的發(fā)展水平,關注幼兒良好品質的發(fā)展。
2.采取全程觀察、跟蹤分析、適時支持的策略。在幼兒游戲時,教師不僅要擔任組織者和陪伴者的角色,還要擔任觀察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履行觀察、跟蹤、理解、支持四個職責。
具體而言,教師要全程觀察、動態(tài)跟蹤幼兒在游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行為表現(xiàn),動態(tài)分析并換位思考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學習狀態(tài),并在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方面給予必要的、適宜的支持。
在幼兒游戲時,教師應適時采用平行介入、交叉介入的游戲策略。其中,平行介入是指教師不直接參與游戲,只在旁邊給出行為示范和意圖暗示,啟發(fā)幼兒模仿自己的行為,從而達到指導的目的。交叉介入是指教師直接參與游戲,提示幼兒游戲環(huán)節(jié)切換的線索和問題解決的策略。
例如,在“跳蚤市場”自主游戲中,針對一些幼兒感覺游戲沒有意思,想要離開“跳蚤市場”的傾向,教師可以以顧客的身份及時介入,一方面故意延長交易的時間,引導幼兒介紹“商品”的功能,增加游戲的交互頻次;另一方面詢問幼兒這次義賣的總金額、不同種類“商品”的成交量、不同面額“錢幣”的組成比例等,推動深度學習的發(fā)生,發(fā)展幼兒的語言、數(shù)學與社交等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
3.涵養(yǎng)關注全體、兼顧個體、因材施教的智慧。能否統(tǒng)籌全體情況與個體表現(xiàn),堅持分類指導和因材施教,是教師支持和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重要衡量指標。在幼兒的自主游戲中,除了分析幼兒的語言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性,教師還要注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提高游戲觀察的細致度和跟蹤分析的跳躍度,把握個別幼兒在游戲中存在的問題,繼而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力求將深度學習中的一般情況與特殊情況結合起來,掌握支持全體幼兒開展自主游戲、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教育智慧。
總而言之,在自主游戲視角下,教師采取各種措施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對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自主游戲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適宜的游戲環(huán)境,保證幼兒有充裕的游戲時間,不斷滿足幼兒的內在學習需求,細心觀察,讀懂幼兒的活動行為,并適時給予幼兒支持和引導,促使幼兒進行深度學習,以提高其游戲水平,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銀座·英才幼兒園
〔集團〕慶云云天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