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莎
摘 要: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日益深遠。如今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也在經歷著變遷。從黑板板書作為教學的主平臺、幻燈片展示的信息靈活更替、多媒體教學帶來的多樣信息與網絡互動,到現在反響熱烈的平板教學,種種教學模式無一不體現著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過程要合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這一課標要求。因此,文章結合筆者所在學校大數據系統(tǒng),介紹在智慧課堂的技術支撐下,教師依據大數據分析,能夠實現“課前精準定位備課,課中精準施教測評,課后精準輔導過關”,促使初中英語教學更加精準化。
關鍵詞: 英語教學;精準教學;數據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918(2022)04-0100-04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所述,教師要積極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幫助學生融合信息技術和英語課程,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教師要學會選擇恰當的多媒體手段,有助于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精準學習。因此,在大數據的支撐下,教師可以提升英語教學的精準度。
下面文章將結合筆者所在學校“大數據精準教學引領者”介紹教師實現“課前精準定位備課,課中精準施教測評,課后精準輔導過關”的策略。
一、 課前精準定位備課
(一)課前測分析學情,定位重難點
課前測的設置是為了檢測預習的效果以及分析學情,定位上課的重難點。課前測的題型不多,一般10道左右,多為單選題。題目之前已經由精斗云的入校代表做成了題卡合一的答卷紙,錄入電腦。學生答題完畢,通過每班的掃描儀,將課前預習作業(yè)的答案直接錄入大數據系統(tǒng)。我們可以通過系統(tǒng)看到班級整體預習情況。比如,每道題的正確率以及錯誤率,還給出選擇題的高頻錯誤選項,教師可以快速精準地定位需要重點講授的高頻錯題及相關知識.全面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及他們的需求,以便更好地實施教學。
(二)精準定位,確定教學目標
大班教學40分鐘一節(jié)課,只有精準定位才能高效教學。利用大數據平臺以及智慧課堂,了解學生薄弱點,靶向目標,確定教學內容。以筆者所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語法課為例,根據課前推送的預習報告所示,本課時所教授語法:If以及unless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70 % 的學生對于If,unless的結構掌握較好;知道if, unless的時態(tài)為,主將從現,主祈從現以及主情從現。60 % 的學生在unless的用法、同義句轉換中錯誤率較高。對于unless=if not 這個點的實質性操練還需增加,熟能生巧!40 % 的學生在if, unless的語境選擇題中錯誤率較高??梢钥闯鰧W生在對于句子含義的理解上有一些問題,對于句子的邏輯關系稍顯薄弱。依據這些精準數據,教師可以迅速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弱化if, unless的概念以及結構,可以讓學生來歸納。強調if, unless的語境應用,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語境,多給學生實踐練習的機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 課中精準施教測評
(一)基于數據分析下的新授課,精準定位,當堂診斷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教師不僅僅是備教材,更是備學生,教學安排應該靈活、有層次,教學設計不應該局限于一種既定的方向,所以課前測的達標率對于本節(jié)課有著指導意義。以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語法為例:if, unless的使用在reading學習中,已經進行初步了解以及接觸。Reading課文中四段中都出現了if, unless從句,對于它們的結構也已明顯講授過。根據課前測的數據分析情況,可以合理分配課堂,精準把控課堂教學時間。對于結構用法,掌握度較高,不必花太多時間。應用實踐情境題選擇,掌握度較低。因此,教師在導入新知識時,可以利用歌曲導入,在歌曲中習得新知識。例如,播放“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此歌曲歌詞簡單易懂,大部分是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讓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以一種愉悅的心情進入語法學習。(如表格1所示)
之后可以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舉例,將If,unless的用法融入學生日常生活??梢岳胊 chain game進行鞏固操練(如表格2所示):
這種類似brain storm的活動,可以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玩的同時,既操練了句型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此外,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境中操練if,unless句型,同時拓展課外知識,也可拓展一些遇到自然災害的解決方式,遇到困難的排解方式,以及大自然中生存的一些方式方法。比如:
If we meet a bear, we ???????.
If we meet a snake, we ???????.
If we get lost in a forest, we ???????.
If we suffer from a flood, we ???????.
If the earthquake happens, we ???????.
If we suffer from a snowstorm, we ???????.
If we face difficulty, we ???????.
If we feel stressed, we ???????.
這些情境,學生有話可說,在暢所欲言的同時操練句型,增長知識。
課前學生進行了課前測,新授課完畢后還可進行10分鐘課中測,以檢測成果。學生完成習題,立即放入掃描機,掃描結束后教師可以立即在精斗云平臺上看到數據分析。利用多媒體投屏與學生一起直觀看到本節(jié)課的目標達成情況。以下是分析結果:
1. if, unless的結構用法,正確率80 % ,較之前課前測有所上升。
2. If, unless的語境選擇題,正確率高達80 % ,較之前課前測的數據提升了一倍。(通過目標明確有導向的情境題練習,學生領悟力增強)
3. 班級錯誤率較低題,可以看到未掌握基礎知識點人群,精準定位到個人,以便課后輔導。
4. 班級錯誤率較高題,大數據平臺會拓展2~3題類似題型,既鞏固錯題,也可舉一反三,進行知識的遷移提升。
(二)基于數據分析下的講評課,精準錯題,有的放矢
1. 精準定位高頻錯題,高效講評
習題講評課是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環(huán)?,F在大班人數多,課程時間短。如果耗費大量時間講習題必定影響新授課速度。如何高效省時有針對性地講題是教師一直潛心研究的難題。有了大數據平臺的支撐,大部分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在習題講評課之前,學生的作業(yè)已經通過掃描儀進入電腦,教師也通過網絡批閱完成。之后形成了班級作業(yè)報告。作業(yè)報告包括:每道題的平均得分、班級得分率、年級得分率以及相應知識點等。教師只需對比數據,進行分析。提取出學生錯誤率較高題以及薄弱知識點。
下面將以課堂測進行示范。(課上學生10分鐘完成,客觀題互批后,放入掃描儀)
我們所做的題目是Unit 6 Reading 1。由報告所知:90 % ~100 % 共2人,80 % ~90 % 共14人,60 % ~ 80 % 共18人,0 % ~60 % 共7人,平均分71.4??梢钥闯鰎eading 1掌握度并不扎實。我們還可以通過報告看到每一題的班級得分率,答錯人數,高頻錯誤選項等。之后我們可以按照錯誤率由高到低分布,依次進行題目的講評。班級得分率最低的一題為17.1 % ,是翻譯題,難度較大,大部分同學時態(tài)有誤,應用完成時。第二題得分率24.4 % ,是句型轉換。對于delay這個詞較陌生,不知delay=put off。講完高頻錯題,旁邊有同題檢測,可以點擊進行及時反饋,報告也可顯示掌握較好題型。那么之后要多進行句型轉換以及翻譯句子的操練,句型轉換有利于任務型填空的發(fā)揮。翻譯句子有利于作文的提升,通過課堂測,我們又對學生有了明確的定位和之后努力的方向。
2. 即時自省,改進教學方法,查漏補缺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作業(yè)報告,可以看出學生掌握較扎實的知識點,比如,名詞后綴th、條件狀語從句、dress詞義辨析等知識點得分率高于年級得分率;也能看出教師上課時易忽略的問題,根據作業(yè)報告所顯示,have, influence, on,動詞不定式作目的狀語,介詞的搭配,record含義的辨析這些知識點的得分率低于年級得分率??梢钥闯鼋虒W過程中確實出現了疏漏,這種直觀的數據能夠讓教師即時自省,盡快改進教學方法,查漏補缺。借助大數據分析,我們還可以分析不同教師之間的教學差異,在一些知識點上,經驗豐富的教師如何讓學生消除畏難情緒,積極自主去汲取新知識。在導入新課方面,在操練知識點方面,有哪些小妙招,都可以互相分享。教師之間也可以借助大數據分析互相交流研討,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共同提高教學效果,造福學生。
三、 課后精準輔導過關
(一)人手一冊——精準化個性作業(yè)
校內所做的紙質作業(yè),經過掃描記錄過的作業(yè),學生和家長都可以在大數據學測云平臺上看到原卷,錯題以及原題拓展題,它為每一位孩子制定了個性化的錯題作業(yè)本——人手一冊,精準個性化作業(yè)。個性化作業(yè)包括:近階段高頻錯題及其拓展題。做完可以掃描旁邊的二維碼,就會出現題目解析。
(二)精準制定作業(yè)分析表,因材施教
通過精斗云大數據平臺,每次作業(yè)后可以做出以下excel表格,以便教師、家長監(jiān)督學生日常的學習狀態(tài),精確定位每個學生英語學科中的強項以及薄弱項,促進他們個性化學習。
例如,對于教師以及家長來說,此圖一目了然。1. 對于后進生,應及時表揚閃光點,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比如同學A,大部分題型得分率都很低,但閱讀共10分,他得8分。給予建議:單詞、詞組先過關,每日有針對性進行基礎刷題。2. 對于中等學生,應及時找出薄弱項,并跟他們進行學習上的交流與溝通。比如同學B,翻譯、任務型、首字母較薄弱,這些都是綜合能力型題目。給予的建議:多瀏覽英文原版書籍;任務型、首字母類型題,每天1~2篇,做完有能夠了解解題方式以及技巧。3. 對于中上等學生,應找出薄弱項,以便他們的迅速提升。比如同學C在首字母和作文方面稍薄弱,由此可以診斷出學生在篇章理解方面比較薄弱,需加強練習;在作文審題方面要注意不能缺少要點。作文是中考高分的關鍵點,根據中考改卷標準進行指導,按照55311的方式。其中第一個5分就是內容分,點必須齊全;第二個5分是語法分,是否有嚴重的語法錯誤;第三3分是行文邏輯,是否有復合句;第四個1分是分段,書寫;第五個1分是標點符號以及是否有涂改。高分作文有幾個小技巧,每個要點個分一段,句式多樣化會讓作文增分,盡量用到its+adj. to do sth.動名詞作主語,in order to do sth.,適當用一些諺語。通過作業(yè)分析表,精確定位作文沒達到均分的人群,閱讀得分率低以及基礎題較薄弱的人群。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對著表格,給予學生一些建議以及個性化的指導。
(三)精準評價,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教學評價主要通過教師主觀評價,不夠精準,有時會受到領導和家長的疑惑。教師通過A,B,C等第來評價學生的作業(yè),有時也會受到來自學生的疑惑,認為自己為何只能得B而不能得A,有些理由無法說服學生,只有提供可視化數據,才能達到公平公正。在大數據平臺、精斗云的支持下,教師、學生、家長等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查詢并生成個性化電子評價報告。綜合分析每個學生在各個階段的學習表現數據,并對學生在之后的學習表現進行預測,進而根據預測結果提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針對性的建議或學習策略。教師看到學生的數據分析,在學校會依據數據分析,和學生進行聊天和溝通,和學生一起分析表格,制定長遠的目標和計劃。家長在拿到學生的數據分析后,在家也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查漏補缺,家校配合,精準評價,精準定位,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 結語
大數據時代,我們的教育教學不再憑借教師的直覺和經驗,而是依靠大數據的分析逐漸精準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大數據的分析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不僅需要大數據的技術支持,更需要有與之相應的思維理念的跟進。在大數據時代下,除了機器,人也應該練就一身數據分析能力,只有練就了一雙慧眼,才能從數據中發(fā)現更有教學價值的內容。教師應與時俱進、變革思維,利用好數據資源,精準定位、精準施教、精準輔導,全方位探索精準教學策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毅.基于大數據的初中數學精準教學[J].福建中學數學,2018(3):35-38.
[2]聶勝欣,蔡裕方.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教學應用初探[J].英語教師,2017(24):74-79.
[3]付達杰,唐琳.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教學模式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7(7):12-17.
[4]劉潤清.大數據時代的外語教育科研[J].當代外語研究,2014(7):1-6.
[5]蘇小龍.智慧課堂環(huán)境下精準教學的實施策略[J].新教師,2019(8):64-65.
[6]董東紅.智慧課堂下初中數學精準教學的策略思考[J].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20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