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瓊
班會背景
心理學上,學習或技能的形成過程中出現進步暫時停滯或者下降的現象稱作“高原現象”。突破“高原現象”之后,學習或技能水平又繼續(xù)上升。臨近高考,學生身心進入疲勞狀態(tài),學習效率降低,容易出現焦慮浮躁、失望無助等不良情緒。此時,單純的說教式教育難以走進學生心坎,解開學生的心結。筆者通過組織體驗式班會,幫助學生走出“高原現象”,調整心態(tài)和學習方法,積極投入高考復習中。
班會目標
1.認知目標:幫助學生認識“高原現象”,了解突破“高原現象”的方法。
2.情感目標:通過小游戲、回顧高三學習的拼搏奮斗、聆聽學姐的成長故事,重讀百日宣誓時寫下的《致高考前一個月的自己》,喚醒學生的學習斗志和信心。
3.行為目標:讓學生掌握突破“高原現象”的方法,堅定“我能行”的信念,優(yōu)化學習方法,并付諸實踐。
班會準備
1.百日宣誓時,讓學生寫下《致高考前一個月的自己》書信。
2.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近期遇到的學習困惑,從而開展活動設計,更精準地解決問題。
3.提前與本校畢業(yè)、今年考研成功的肖同學聯(lián)系,請她分享成長故事與備考心得,收集其錄制的《致我的學弟學妹》視頻與撰寫的書信。
4.購買氣球若干。
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 游戲體驗,引出主題
教師給學生每人分發(fā)一只氣球,讓學生聽從教師指令,限時吹氣球,然后觀察自己與其他同學的氣球大小。
第一次計時吹8秒鐘,學生們都很興奮、很用力地吹,氣球很快就漲起來了。第二次計時吹5秒鐘,學生們開始小心翼翼地吹,氣球漲得更飽滿了。
此時,教師提問:“同學們,大家還敢繼續(xù)吹嗎?”同學們興高采烈,都表示還能繼續(xù)吹下去。
第三次計時吹3秒鐘,學生們更加小心翼翼地吹,“砰!”開始有氣球爆了;第四次計時繼續(xù)吹3秒鐘,有學生開始不敢吹了,也有學生輕輕吹,有氣球陸續(xù)被吹爆;第五次仍計時吹3秒鐘,停下來的學生變多,少數同學繼續(xù)吹,氣球變得越來越大,隨時都有爆破的危險。
【設計意圖】臨近高考,當前學生學習情緒焦慮,精神較為疲憊,且對教師的說教式教育感到麻木。通過吹氣球小游戲,一是幫助學生放松,二是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環(huán)節(jié)二 認知“高原現象”
師:剛才的吹氣球活動,大家剛開始時信心滿滿,氣球膨脹得很快,效果很明顯。越吹到后面,氣球大得不明顯而且容易爆開,多么像我們進入高三走過的學習歷程??!還記得8月開學,我們剛進入高三,大家雄心壯志,摩拳擦掌??涩F在,有同學覺得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復習,似乎看不到進步,感覺學習效率降低。應該怎么看待呢?
PPT展示“高原現象”的心理學解讀。
師:學習一般會經歷以下過程,剛開始學習某一門知識時,學習速度很快,效果顯著。而后逐漸慢下來。到了某一階段后,隨著學習時間的延長和難度的增加,學習效率似乎降低了,甚至學過的知識都感覺模糊了。在心理學上,人們把在復雜技能形成過程中出現的練習技能暫時停頓的現象叫“高原現象”。這是正常的、暫時的現象。只要及時調整,堅定學習意志,走過坎坷,就是一馬平川;穿越迷霧,就是柳暗花明。
【設計意圖】圍繞不同時長的吹氣球體驗,勾起學生對高三以來拼搏心路的回憶,喚醒學生的學習激情。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焦慮是現階段的普遍問題,然后提出學習“高原現象”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意在通過專業(yè)性增強說服力,讓學生學會辯證看待壓力。
環(huán)節(jié)三 應對“高原現象”
1.集思廣益,共議對策
師:“高原現象”一般因學習動力不足、基礎性知識缺陷或遷移應用能力不夠而產生。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將研討的對策記錄在紙上,小組長匯總并作分享。
學生們分小組討論(內容略)。
師:同學們的建議都非常好,值得借鑒學習。老師也有兩個小妙招分享給大家:一是每位同學的學習特點不同,那么建立個人的知識問題清單、錯題本,精準分析,學會反思總結,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二是當自己難以消化出現的學習問題時,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會借助他山之石,積極向老師、優(yōu)秀的同伴請教。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活動,集思廣益,尋找釋放壓力的方法與現階段的學習方法,化壓力為動力。
2.薪火相傳,汲取榜樣力量
師:有位學姐成功考取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她曾經也和我們一樣,經歷著學習的困惑,現在我們一起聽聽她是怎么走出“高原現象”的?
播放這位優(yōu)秀畢業(yè)學子在大學校園為我們錄制的視頻,并與學生共讀她寫的長達4000多字的《致我的學弟學妹》,信中非常詳盡生動地敘述了她的高三備考歷程。她在信中說道:“黑馬的例子從來不是用來鼓勵的,因為黑馬背后有太多鮮為人知的辛酸與默默無聞,黑馬的存在只是希望在每個人黑暗的時候能看見光,希望弟弟妹妹們不要成為黑馬,要成為那一匹匹在陽光底下閃閃發(fā)光的金馬白馬,引領身后更多的學弟學妹們……”
【設計意圖】身邊的例子更具說服力。通過本?!昂隈R逆襲”的成長故事,借學姐的話指導學生學習、疏導學生情緒,從而讓學生從榜樣中汲取正能量,增強學習動力,優(yōu)化學習方法。
3.重溫百日誓師時的《致高考前一個月的自己》
師:學姐毫無保留地真誠分享,幫助我們及時排憂解惑,想必同學們都有所啟發(fā)。現在,我將大家在百日誓師時寫下的《致高考前一個月的自己》物歸原主,請現在的你繼續(xù)鼓勵自己,將想對自己說的話、今后的學習計劃寫在信上。
學生們都很認真地重溫書信,有邊讀邊情不自禁抹眼淚的,有陷入沉思的。
【設計意圖】解鈴還須系鈴人。通過讓學生重溫百日誓師時寫下的《致高考前一個月的自己》,重新燃起學習的斗志與信心,并將本班會學習的感觸及時內化,從而化作行動。
班會總結
師:“高原現象”不止高三才會有,將來進入大學或者參加工作也會遇到。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有天道酬勤、勤能補拙的積極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毅力,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腳踏實地加油干的堅決行動,我們一定能且一定會走出“高原現象”,迎來柳暗花明!
班會延伸
將激情化作行動,是本班會結束后亟待落實的工作。學習上的獲得感能有效幫助學生降低學習焦慮,走出“高原現象”。班會結束后,組織班級開展知識問題清單通關交流會。知識問題清單的建立有利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努力的方向,補救知識的缺陷。問題的解決即是學業(yè)前進的一小步。每日前進一小步,日積月累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