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蓉
(甘肅省蘭州市第六十四中學,甘肅蘭州 730060)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補充、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組織形式,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小組合作學習對新課程的合作、探究要求進行了集中體現(xiàn),可推動英語高效課堂的順利構建。在新時代下,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教學模式側(c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面對這種情況,初中英語教師需結合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要求主動變革教學模式,探索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以便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組合作學習最初在美國興起,之后逐步受到了教育界的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為班級學生,由各個小組依據(jù)教學任務開展學習探究活動,其將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充分踐行下去,能夠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與平臺,有助于挖掘?qū)W生多領域的潛能。情境性、實踐性是英語教學的本質(zhì)特征,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不僅能夠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境,還可以引導學生于小組內(nèi)部實施練習實踐活動,這樣學生的語言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鍛煉。同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在提高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基礎上,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包括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等。此外,初中班級的學生數(shù)量較多,教師面臨著較大的課堂教學管理壓力。而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有效劃分了課堂管理單位,使各組組長能夠參與到課堂管理當中,這樣教師的管理壓力得到減輕,教學管理的有效性也可得到提升。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全面認知小組合作學習,探索適宜的應用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對于初中學生來講,面對較為新穎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容易有陌生感產(chǎn)生。特別是部分學生不具備合作技巧,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效果得不到保證。因此,在開展教學之前,英語教師需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涵與技巧進行系統(tǒng)性的講解,促使班級學生皆能夠深度參與進來。(1)學會傾聽。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小組各個成員的發(fā)言,禁止隨意打斷他人的發(fā)言。只有認真傾聽,方可以深入了解其他成員的想法和意見,為后續(xù)的交流與合作奠定基礎。(2)學會質(zhì)疑。在合作過程中,既要肯定小組成員的優(yōu)勢,又要勇于質(zhì)疑他人的不足,避免隨波逐流。通過有效質(zhì)疑,可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小組合作中暴露的問題,進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3)學會表達。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所有學生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當中,在傾聽小組成員想法的基礎上還需要將個人的意見、觀點等表達出來。如果不能夠勇于表達個人見解,將難以形成思維碰撞,無法深刻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4)遵守紀律。為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實施,教師要提前向?qū)W生介紹相應的紀律制度。如果學生的守紀意識不足,經(jīng)常出現(xiàn)偏離合作主題的舉動,不但小組合作的實施效果得不到保證,還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進度。
2.確定小組學習目標。要綜合考慮教學目標與班級學情,將合作學習目標確定下來,并結合這一目標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合作探究任務。(1)控制目標難度。學習目標不能夠難度過大,如果小組學生通過合作探究難以完成,不僅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效果得不到保證,還會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嚴重降低。但目標也不能過于簡單,否則學生將會失去探究的樂趣,無法順利形成成就感。(2)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為調(diào)動學生的合作學習熱情,教師需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貼近的任務目標,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合作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得到顯著提高,語言交際能力也可以得到培養(yǎng)。(3)依據(jù)教學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服務于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教師在制定小組學習目標時需將課程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避免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與課程教學主題相偏離。
3.選擇合作學習內(nèi)容。學習內(nèi)容的合理性會對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成效產(chǎn)生直接影響,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需遵循正確的原則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選擇。一般來講,可從這些方面著手:(1)銜接性問題。銜接新舊知識是建構知識體系的必由路徑,因此,英語教師可利用新舊知識設計銜接性問題,特別關注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此類問題能夠?qū)W生的原有知識調(diào)動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有助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深入實施。(2)擴散性內(nèi)容。如果問題的思考角度過于狹窄,將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英語教師要盡量選擇具有多個答案的探究性問題,以便讓各個學生充分參與進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3)交際性內(nèi)容。合作小組是開展語言實踐的良好載體,英語教師需善于篩選那些利于學生交際的合作內(nèi)容,引導小組成員之間開展語言交際活動,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表達能力。
1.確定合作任務。作為英語教師,需綜合分析學生英語水平、任務難易程度等因素,判斷問題任務的最佳探究方式。如一些問題適宜學生個人或師生共同探究,則不能夠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如果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濫用,將難以發(fā)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其中,適宜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類型主要有這些:
第一,多角度查詢?nèi)蝿?。初中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較強,教師可將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學習任務布置下去,引導小組成員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究,之后匯總各個成員的探究成果,形成全面的認識。例如,在學習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一課時,教師可將“了解《金銀島》相關內(nèi)容”作為探究任務,引導各個小組合理分工,由小組成員分別對《金銀島》這部書籍的創(chuàng)作背景、故事內(nèi)容、作者簡介等知識進行搜集和學習,之后引導學生匯總、討論從不同角度收集到的內(nèi)容,促使體系化知識結構得到形成。通過本種學習策略的應用,學生的知識視野可以得到有效拓展,自我探究與習得能力也可得到培養(yǎng)。
第二,多視圖討論任務。在小組合作學習實施過程中,英語教師可將一些開放性較強的問題設計出來,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在表達個人見解的基礎上,與其他同學開展討論活動,這樣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認知問題,思考角度可以得到拓展。初中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較強,當產(chǎn)生個人想法之后很樂于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交流,十分適宜此種任務的實施。
第三,多角色交際任務。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不能夠與真實生活脫離,否則學生的語言習得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因此,英語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交際情境,引導小組成員于特定情境中開展交際訓練活動,促使學生熟練、準確掌握英語知識要點。英語課程中的語法知識眾多,一些學生容易混淆較為相似的句型句式。而通過多角色交際任務的開展,學生可以在真實情境中對語法等英語知識進行高效習得,促使學生的語言技能得到提升。例如,在學習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一課時,教師可讓各小組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開展對話練習活動,熟練掌握關鍵句式的具體應用技巧。
2.加強課堂管理。為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效果,既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又要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英語教師要及時轉(zhuǎn)變角色定位,用指導者、引導者以及參與者的角色取代傳統(tǒng)的主導者角色,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第一,做好調(diào)查指導。向?qū)W生布置小組合作任務后,教師要對各個小組的學習、交流情況進行認真聽取和了解,詳細記錄各組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遇到的問題,于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內(nèi)進行集中性解決。同時,要注意挖掘、肯定學生的亮點,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如果學生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向?qū)W生提供相應的思路,啟發(fā)學生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思考,避免以標準答案取代學生的思考、探究過程。
第二,控制合作學習時間。時間調(diào)控是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如果時間過長,其他教學時間將會遭到壓縮,影響到英語知識的傳授效率;但若時間過短話,學生的思考、探究深度將得不到保證。因此,英語教師要結合課堂巡視情況,科學掌控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在具體實踐中,要充分保障學生獨自思考以及合作探討的時間。教師向?qū)W生布置合作探究任務后,先讓學生自主思考,待形成一定的見解后,方才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和交流,這樣能夠保證小組合作的實施深度。
第三,重視活動后的反思。待各組學生完成合作學習任務,英語教師要對各組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客觀評價,指出活動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集中講解普遍性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合作學習經(jīng)驗,不斷提高自身的合作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反思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流程及效果,認真梳理、總結形成的經(jīng)驗及教訓,為后續(xù)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提供參考。
3.關注小組學習狀態(tài)。初中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和差異化的思維方式,容易有爭吵、意見不一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于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如果不能夠及時協(xié)調(diào)與解決,將會影響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進度與效果。因此,英語教師需對各個小組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密切關注,切實履行自己的指導職能,以便促使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活動皆可得到順利推進。如部分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意愿,容易過分依賴組內(nèi)其他成員。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這些學生勇于承擔職責,向其他組員展示自己的才華,共同完成合作任務。要善于挖掘和肯定此類學生的閃光點,逐步增強學生的探究動力。一些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在交流、討論過程中可能會與合作學習主題發(fā)生偏離,嚴重浪費課堂時間。英語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后,要及時引導,將學生的討論內(nèi)容拉回到任務主題上。
1.引入競賽機制。由于初中班級的學生數(shù)量較多,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部分學生出現(xiàn)渾水摸魚行為,不能夠認真參與到活動當中,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受到影響。面對這種情況,初中英語教師要將各個學生的熱情、榮譽感等激發(fā)出來,引導各個學生自我約束言行舉止,認真、深度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在具體實踐中,可將小組評比專欄構建起來,結合各個小組在對話、討論、展演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情況,利用“小星星”等象征榮譽的事物進行獎勵。初中學生的好勝欲望較為強烈,通過競賽機制的引入,學生的興趣、熱情將會得到充分激發(fā),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促使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得到高質(zhì)量完成。同時,學生的自我約束意愿增強,隨之顯著降低了教師的課堂管理難度。
2.豐富評價主體。過去主要由教師來評價各個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學生的評價主體作用沒有得到發(fā)揮,導致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不足。因此,英語教師需積極拓展評價主體,引導學生、小組長等參與到評價當中,綜合利用學生自評、小組評價等多樣化形式,增強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在實施過程中,班級各學生先評價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情況,之后評價組內(nèi)其他成員的學習態(tài)度、探究能力等,最后由教師進行評價。由于小組成員間對各自的參與情況十分了解,能夠給出客觀評價,且在組內(nèi)評價過程中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目的也可得到實現(xiàn)。
3.拓展評價內(nèi)容。過去教學評價主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學習態(tài)度、情感變化等內(nèi)容遭到忽視,這樣評價的全面性將得不到保證,導致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大打折扣。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需將全過程、多方面的評價機制構建起來,選用多元化的評價內(nèi)容,在關注學生知識習得情況的基礎上將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等層面的發(fā)展情況納入評價范圍,這樣不僅增強了評價的全面性,還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評價的導向作用,為學生長遠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在制定評價標準時,一方面要設計統(tǒng)一的評價準則,一視同仁地評價班級各個學生;另一方面要制定個性化的期望目標,保證與學生的英語基礎相符合,進而避免傷害到學生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與英語新課程要求所適應,有助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以及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需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科學選擇合作任務,高效管控合作過程,以便促使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改善。同時,每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完成之后,初中英語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與反思,查找小組合作學習實施中暴露的不足,進而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