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是八大山珍之一,被譽為“春菜之王”“素食第一品”。春筍生長速度快,有很好的生發(fā)之性,對養(yǎng)肝十分有利,春季適當(dāng)食用春筍也有助于緩解春困。臨床中也會使用春筍作為藥引起到透疹外出引邪外出的作用。春季不僅僅需要養(yǎng)肝,將養(yǎng)肝的春筍與健脾的蠶豆放在一起,可以同時起到疏肝健脾的功效。
春筍、蠶豆、雞腿肉、雪菜、蔥、姜、蒜、鹽、蠔油、糖、淀粉。
1.鍋中燒水,加入少許鹽,隨后將春筍對半豎切,放入開水中焯燙1分鐘后撈出,如此可去除春筍的澀味,隨后立刻放入涼水中浸泡,撈出后外層的筍皮會變得非常好剝。同理,將未剝皮的蠶豆先放入開水中焯燙,隨后立刻放入冷水,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使蠶豆皮更易剝下。
2.將雞腿肉切成片,加入鹽、水、生粉抓勻腌制上漿。將春筍自涼水中撈出,剝?nèi)ネ馄ず笄腥ポ^硬的部分,嫩的部分切段備用。
3.鍋中加入中等量底油,燒熱后將雞肉下鍋滑開,翻炒至雞肉變色。
4.加入蔥姜末倒熗鍋,炒出香味后下入雪菜、春筍,翻炒均勻后加入蠔油,進而下入蠶豆翻炒。
5.翻炒至菜品基本成熟,加入少許鹽、糖調(diào)味提鮮,隨后翻炒均勻即可關(guān)火出鍋。
春季養(yǎng)肝正當(dāng)時,應(yīng)季蔬菜中的芽菜有著很好的疏肝理氣之效。春季萬物生發(fā),芽菜的生發(fā)之性很好地契合了養(yǎng)生的需要。菜品中所用的三種芽菜均可疏肝理氣,同時各有側(cè)重。黃豆芽與綠豆粥在疏肝解郁的同時都有清熱的功效,黃豆芽偏于健脾,而綠豆芽則偏于清熱,而黑豆芽的疏肝理氣效果最佳。三種芽菜搭配能夠軟堅散結(jié)的海蜇,能夠更好地緩解肝郁氣滯,疏肝解郁。
黃豆芽、黑豆芽、綠豆芽、海蜇、醋、鹽、糖、醬油。
1.將三種芽菜洗凈備用。將海蜇洗凈、浸泡后切為細條備用。綠豆芽撈出后灑入少許醋拌勻,防止水分流失
2.鍋中燒水至沸騰,下入黃豆芽焯水二三十秒撈出瀝干備用。將海蜇絲放入70℃左右的水里面焯燙10~15秒,隨后撈出備用。
3.鍋中倒入少許油,油熱后將黃豆芽和黑豆芽一起下鍋,小火煸炒,基本成熟后轉(zhuǎn)為大火,下入綠豆芽一起翻炒。
4.調(diào)入小半勺白糖、鹽,再烹入1小勺醋,最后加適量醬油增色,翻炒均勻。
5.下入焯燙過的海蜇,快速炒散入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選用的陳皮以十年以上者為佳,在提供酸甜口味時,陳皮也有著非常好的潤肺化痰止咳功效,對于需要養(yǎng)護肺臟的人群來說是不可多得的佳品。菜品中選用的新鮮蝦仁也是良好的優(yōu)質(zhì)蛋白來源。
陳皮、蝦、蔥、姜、鹽、糖。
1.鮮蝦去須、去足,剪去蝦尾尖銳的部分,同時去掉蝦線、蝦腔備用。
2.將陳皮放入37℃的溫水中浸泡1小時左右,泡至陳皮柔軟。陳皮的年份越久能泡出水的顏色就越深。
3.另取一整塊陳皮(未浸泡的陳皮)切為細小的陳皮粒備用。
4.鍋中放入中等量的油,下入大蔥段和姜片,煸炒至蔥段微焦時即可撈出,蔥油就制作好了。
5.將鮮蝦放入鍋中小火慢煎,用鏟子按壓蝦頭煸出蝦油,待蝦皮酥脆撈出備用。可以用炒勺輕輕敲擊蝦殼,如果聲音變得清脆,說明蝦皮變酥了。
6.將炒好的蝦盛出備用,保留鍋中的油。轉(zhuǎn)為小火,將切好的陳皮粒放進去。保持小火煸炒半分鐘左右。炒至陳皮粒粒粒分明、沒有粘連。
7.隨后在鍋中倒入泡陳皮的水,煮至沸騰后下入炒好的蝦,加入少許鹽、湯調(diào)味提鮮,保持中火翻炒、收汁。
8.待燒至汁水基本消食、蝦殼上充分掛漿時即可關(guān)火、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