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津秀
(天津市東麗區(qū)東麗醫(yī)院檢驗科,天津 300300)
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指的是1 年內呼吸道反復感染5次以上或支氣管炎、肺炎2 次以上[1]。RRTI 多發(fā)生于3 歲以下的兒童,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機體免疫力不斷增強,發(fā)病率也逐漸下降[2]。1 歲以下兒童發(fā)生RRTI,可能會使支氣管肺泡、肺血管發(fā)育受到阻礙,疾病反復發(fā)作還會對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感等造成嚴重的影響,不利于兒童的發(fā)育及未來發(fā)展[3]。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由于肺炎支原體(MP)感染導致的疾病,近年來臨床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RRTI 兒童[4]。本研究主要分析RRTI 兒童C 反應蛋白(CRP)、T 淋巴細胞亞群以及免疫球蛋白在支原體肺炎診斷中的作用,旨在為臨床診療提供一定的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天津市東麗區(qū)東麗醫(yī)院收治的100 例RRTI 兒童作為研究組,根據診斷結果分為支原體肺炎組(n=78)和非支原體肺炎組(n=22)。支原體肺炎組中男45 例,女33 例,年齡1~12 歲,平均年齡(5.18±2.32)歲;非支原體肺炎組中男13 例,女9 例,年齡1~12 歲,平均年齡(5.12±1.98)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兒童RRTI的診斷標準[5],經臨床確診為RRTI;②年齡<12 歲。排除標準:①3 個月內接受過免疫調節(jié)劑治療;②先天性肺、氣管或心臟畸形;③血液系統疾??;④肝腎疾病。
1.3 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對象清晨空腹靜脈血8 ml,通過急性時相反應特定蛋白測定比濁法對CRP 進行檢測;通過流式細胞儀法對T 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進行檢測;通過免疫比濁檢測法對免疫球蛋白(IgG、IgM、IgA)進行檢測。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CRP、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T 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4+/8+)水平,并分析以上指標在支原體肺炎中的診斷效能。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CRP 水平比較 支原體肺炎組CRP 為(28.50±5.59)mg/L,高于非支原體肺炎組的(22.04±5.37)m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938,P=0.000)。
2.2 兩組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支原體肺炎組CD3+、CD4+、CD4+/CD8+低于非支原體肺炎組,CD8+高于非支原體肺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表1 兩組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2.3 兩組免疫球蛋白比較 支原體肺炎組IgG 高于非支原體肺炎組,IgA 低于非支原體肺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IgM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球蛋白比較(,g/L)
表2 兩組免疫球蛋白比較(,g/L)
2.4 各指標對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效能分析 聯合檢測靈敏度、特異度以及準確度均高于CRP、T 淋巴細胞亞群以及免疫球蛋白單項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各指標對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效能分析(%)
MP 是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微小病原微生物,是兒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且近年來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6]。目前臨床對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形成統一觀點,更多傾向于呼吸道上皮細胞的粘附學說、支原體直接入侵學說、神經毒作用及免疫學機制等,其中免疫學機制的認可度較高[7,8]。支原體肺炎的潛伏期較長,可發(fā)生于各個季節(jié),發(fā)病后可能導致機體出現免疫功能紊亂,引發(fā)咳嗽、氣促等癥狀[9]。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還可能引發(fā)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心肌損害等[10]。而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因此及時、有效的診斷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減少兒童預后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支原體肺炎組CRP 為(28.50±5.59)mg/L,高于非支原體肺炎組的(22.04±5.37)m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RP 是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正常機體中的含量較低,而一旦發(fā)生感染、免疫復合物沉積等情況,其水平會迅速上升[11]。對于支原體肺炎等疾病,即使在無法快速明確病原體的情況下,仍能通過CRP 水平判斷炎癥及損傷程度[12]。機體正常免疫應答過程中包括各種免疫細胞的參與,尤其是T 淋巴細胞亞群,彼此之間能夠產生協作、制約的功能,使機體在清除抗原性異物的同時,對機體組織起到保護效果。CD4+是人體內的一種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能夠分化并引發(fā)吞噬細胞介導的宿主防御應答,而CD8+則具有一定的細胞毒性,能夠分泌出多種物質,對靶細胞造成殺傷,甚至誘導細胞凋亡[13]。本研究結果顯示,支原體肺炎組CD3+、CD4+、CD4+/CD8+低于非支原體肺炎組,CD8+高于非支原體肺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支原體肺炎兒童存在細胞免疫功能紊亂的情況,機體的免疫應答功能失調,在支原體入侵下引發(fā)機體組織損傷。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漿細胞合成與分泌,能夠與抗原產生特異性結合,當機體免疫細胞受到抗原物質的刺激后即會產生。當兒童感染MP 后,會對B 細胞造成刺激,產生IgM以及IgG 抗體,同時發(fā)生細胞膜抗原結構改變,產生自身抗體,引發(fā)病理免疫反應[14]。本研究中支原體肺炎組IgG 高于非支原體肺炎組,IgA 低于非支原體肺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IgM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支原體肺炎兒童會發(fā)生IgM 上升的情況,這可能是由于IgM 是體液免疫中最早出現的抗體,RRTI 會加強對B 細胞的刺激,增加IgM 的分泌[15-18]。而IgA 主要出現MP感染1~2 周,IgG 主要出現于MP 感染2 周以后,在支原體肺炎中的診斷價值相對較高。此外,聯合檢測靈敏度、特異度以及準確度均高于CRP、T 淋巴細胞亞群以及免疫球蛋白單項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看出,CRP、T 淋巴細胞亞群以及免疫球蛋白在支原體肺炎診斷中均具有一定的效能,但靈敏度、特異度有限,而通過聯合檢測的方式,則能夠有效提高支原體肺炎的檢出率,為臨床診斷提供全面參考,有利于制定早期的治療方案,對改善患兒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CRP、T 淋巴細胞亞群以及免疫球蛋白檢測可作為RRTI 兒童診斷支原體肺炎的重要指標,尤其是聯合檢測,能夠有效提高支原體肺炎的檢出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