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嬋
摘 要:小學階段是閱讀素養(yǎng)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期,閱讀素養(yǎng)大多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形成,小學語文閱讀素養(yǎng)是閱讀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課程學習領域的體現,在很大程度上,小學語文閱讀素養(yǎng)水平越高,人的閱讀素養(yǎng)整體水平就越高。文章展開對基于閱讀素養(yǎng)提升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探究。
關鍵詞:閱讀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
前言
當前部分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時常會將閱讀教學目標曲解,采取不恰當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對教學質量的反饋也過于單一,由此導致教師授課質量欠佳。想要提升教師授課質量,必須從源頭抓起,以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為閱讀教學目標。基于閱讀素養(yǎng)提升閱讀教學策略對教師是一個挑戰(zhàn),教師需要研讀教材,吃透教材,制定與教學內容、學生發(fā)展水平相吻合的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合理施教。明確閱讀教學目標指向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這對于堅持傳統(tǒng)教學觀的教師來說意味著新的沖擊。
一、閱讀素養(yǎng)提升對改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具有指作用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某些方面仍存在較多垢病,例如在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教學評價等方面依然存在著循規(guī)蹈矩的“形式主義”,在實現三維教學目標上尚存在不小難度,而對于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融會貫通也存在的一定問題,教師對于閱讀教學的理解過于狹隘,而想要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此舉導致不利于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作為一線教師,尋求改變和突破成為當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新口號,改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致使其能較好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二、基于閱讀素養(yǎng)提升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一)運用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構建多方位的閱讀課堂
要實現高效的閱讀教學,就需要從多方位,多角度,多感官,將課文中的內容呈現給學生。而且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要結合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體現全方位的閱讀教學。電子白板與多媒體教學資源相結合,教師就將互聯網上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引入到了課堂當中,使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教師以課本為窗口,讓學生見到更大的平臺,從而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極大可能的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對世界的熱愛。具體的,電子白板的交互可以應用于與課文相關內容的圖片,視頻以及一些課外閱讀資料的交互,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可以了解到更多,學習到更多。尤其是對于小學五、六年級的同學來說,他們不僅需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五、六年級這一階段,就讓他們能夠與初中學習相接軌,因此在五、六年級教學當中進行銜接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小學與初中過程中合理過渡。
小學語文階段的閱讀教學,教師往往要兼顧字、詞、句,對文中的一些重點詞匯、文章的結構布局以及文章遣詞造句方面的亮點等都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直觀展示和演示這些內容,突出學習內容,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在閱讀過程中,要想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表達的情感或者分析某一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往往需要聚焦文章中相關的字、詞和句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使用電子白板直觀展示相關的字、詞、句,并采用不同的顏色或者不同大小的字體將其突出,通過不同的色調讓枯燥的字詞變得更加活躍和生動,或者利用放大鏡和聚光燈等功能引導學生的目光聚焦在一些重要的詞匯和句子上,指導學生閱讀和分析,這樣就能夠凸顯重要內容,幫助學生更牢固掌握。另外對于一些動詞或者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白板動態(tài)演示,加深學生的印象,便于學生掌握。
(二)在課堂閱讀教學中解析閱讀語言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特點和優(yōu)勢,使學生學會分析文本中的語言特色,讓學生把握語言建構與運用的規(guī)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解析閱讀語言的方式來進行閱讀教學,進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迅速提升。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桂花雨》這篇閱讀課文時,便可以為學生分析課文文本的語言,讓學生在分析語言的過程中了解課文中的語言特色,使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yǎng)得到提升,提高學生對閱讀文本語言的分析能力。我在講授時,為學生展示出課文中“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边@句話,之后讓學生分析這句話中的“浸”字運用得好在哪里。學生對前后文進行閱讀后回答:
“這個浸字與后文中的‘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這一句相對應,形象地表達出了桂花的香氣不僅在花開的時節(jié)香氣濃郁,當用桂花做了茶、餅的時候,全年都可以聞到、吃到桂花香,表明桂花的香已經飄滿了四季?!睆倪@一過程便可以看出,學生通過對前后文中“浸”字的了解,體會到了這篇閱讀文本的語言之美,了解了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方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素養(yǎng)”是當前世界范圍內小學語文教學中討論的重要話題,提高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學生的綜合閱讀素養(yǎng),以帶動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是幫助學生未來適應社會,進一步成為社會人才的重要舉措。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通過創(chuàng)設以學生為主的閱讀交流氛圍來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同時,通過夯實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字詞基礎,便于學生進行閱讀理解,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鐘曉潔.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J].廣西教育,2019(13):70-71.
[2]李倩梅.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教育界,2019(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