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維, 王世鋒
大型綜合醫(yī)療救援船是各國家海上救援力量的主體,在建造之初已對其布局結構進行優(yōu)化,分配好急救醫(yī)療區(qū)域、艙室的功能,但對人員救治、各艙室之間運轉路線的流程優(yōu)化卻沒有進行過充分的論證。以我國現正在使用的某大型醫(yī)療救援船為例,其各層甲板艙室位置布局已固定,在救援船正式使用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對該船各艙室進行功能布局的優(yōu)化,調整設計之初與實際應用時功能艙室布局的不合理之處,進一步增加艙室布局的科學性、便利性和實用性,然后再針對各功能艙室進行傷病員救治流程的優(yōu)化,以保證海上傷病員大量出現的情況下能用最優(yōu)化的路線、用最短的時間救治最多傷病員。在相關醫(yī)療船救治研究中,一般文獻都是對現有船只內各艙室的布局情況進行分析,提出具體器材、人員的配備要求,但并沒有對整體海上救援的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整體考慮,用仿真的手段去模擬整個流程的相關文獻更少。
本研究以海上遇險人員可能出現的傷情為背景,以某大型綜合醫(yī)療救援船現有艙室布局為基礎,對保證艙室功能、急救流程進行優(yōu)化,并通過模擬仿真的形式將優(yōu)化后的流程展現出來,實現針對傷情分類、救治路徑優(yōu)化模擬仿真[1],保證各傷病員在現有條件下及時、有序得到最合理的救治。流程經過優(yōu)化后,傷病員救治運轉效率得到提高,并可通過仿真手段將復雜的流程以可視化的方式傳送給船上每一位工作人員,實現救治流程的快速普及,為海上急救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的技術依據。
1.1艙室功能分配 急救流程主要依據該船現有艙室而設計,急救場所分主醫(yī)療區(qū)與輔醫(yī)療區(qū),分別分布在三層甲板與四層甲板上,兩個區(qū)域間可就近通過樓梯實現互通。主醫(yī)療區(qū)為該船傷病員急救的主要場所,分布三層甲板,由急救室、手術室、病房、救護站、檢查室等組成,主要對各種傷情的傷病員進行分類救護、檢查治療。輔醫(yī)療區(qū)為輔助場所,分布在四層甲板,由治療室和診查室組成,主要功能是對輕度傷病員進行治療與診查[2]。
1.2傷情分類設計 由于海上船只中人員密集度較高,受傷人員容易大量集中出現,應首先針對傷情進行分類[3]。當傷病員在不同地點出現時,首先經過兩次急救處理與傷情分類。傷病員在第一分類點主要進行急救處理,如基本的止血處置、包扎,避免失血過多導致休克、昏迷等致命傷害。在第二分類點進行傷情分類,將傷病員分為輕傷病員、中度傷病員及重傷病員三大類,然后針對各類傷病員進行各自的傷病治療[4]。
1.3傷病員救治流程優(yōu)化設計
1.3.1 輕傷病員 經過兩次分類被診斷為輕傷病員后,由于傷情不重,則有足夠的時間安排進行各種儀器設備的檢查[5]。根據需要,一部分人員到B超/心電室檢查,另一部分人員到X光室檢查,檢查完成后到四層甲板診區(qū)的治療室和診查室進行治療,治療完成后從樓梯處出院[6]。
1.3.2 中傷病員 經過兩次分類被診斷為中傷病員后,直接到輕傷病房住院觀察,然后到B超/X光室進行檢查,檢查完成后需要做手術的傷病員到手術室進行手術,如果手術室滿員或有重傷病員急需做手術,則先到急救復蘇室進行術前處理同時排隊等待,待手術室有空床位后再進行手術[7]。手術完成后回到病房觀察,視情況后送治療。
1.3.3 重傷病員 經過兩次分類被診斷為重傷病員后,直接到手術室進行手術,如果手術室滿員則到急救復蘇室排隊同時進行急救處理,待手術室有空位后馬上進行手術[8]。手術完成后部分傷情較重傷病員先到監(jiān)護病房觀察,待傷情穩(wěn)定后轉至重傷病房,其余人員直接到重傷病房,然后根據病情需要到B超室或X光室進行檢查,檢查完后回到手術室觀察,視情況繼續(xù)住院治療或后送治療。
2.1仿真設計總體思路 首先通過平面建模軟件繪制該船現有艙室平面圖(見圖1),并根據優(yōu)化后的醫(yī)療布局情況分配各艙室的功能,如分類點、手術室、檢查室、病房等都在平面圖上確定位置標出,然后將設置不同類型的傷病員圖標,通過Ballmc內置函數及Movemc移動設置來加載每一類傷病員的運轉路徑、排隊時間、治療時間,根據分配路點起始坐標、結束坐標,計算移動距離進行速度設置,用動畫自動演示的方式完成并獲取新一輪坐標。急救流程演示采用長流程,單元接力、路點標記接力完成單元流程;單元結尾增加延時等待功能,延時結束則開始新一輪單元路點標記流程;所有單元結束,整個流程完成。
圖1 艙室平面圖及仿真設置
2.2艙室布局與仿真設置
2.2.1 艙室布局 該醫(yī)療船主要急救艙室分布在三、四層甲板,其中三層甲板為主醫(yī)療區(qū),四層甲板為輔醫(yī)療區(qū),在平面圖設置時將這兩層甲板放在同一圖幅上,通過標注的樓梯實現互通。主醫(yī)療區(qū)設置了兩個分類點、急救復蘇室、手術室、重傷病房、輕傷病房、監(jiān)護病房、X光室、B超/心電室等主要救治功能艙室。輔醫(yī)療區(qū)主要為輕傷或轉為輕傷的傷病員進行救治的治療室與診療室。在病房或手術室內的病床、手術臺等用專用圖標表示,手術進行時手術臺前端會出現十字轉動狀態(tài),病床被占用時其顏色會變成紅色。
2.2.2 仿真設置 輕、中、重三類傷病員在仿真模型中分別以白、黃、紅三種顏色的球代表,在演示時可在畫面上出現三種顏色比例的球形傷病員運轉。醫(yī)生用綠色十字球代表,護士用藍色十字球代表,兩者固定站位分布于各功能艙室。
2.3急救流程仿真
2.3.1 傷病員分類路線 在傷病員大批量進入醫(yī)療船后,首先到達第一分類點,這時傷病員還處于尚未明了的傷情狀態(tài),雖然在仿真過程中隨機到達的傷病員顏色仍分為白、黃、紅,但三種顏色在不斷閃爍,代表目前未被確認傷情。第一分類點進行急救簡單處理后,傷病員依次到達第二分類點,在這里傷情得到確定,每一位傷病員得知自己的傷情屬性(輕、中、重),然后根據醫(yī)生的指導分流到各艙室進行下一步的治療流程。具體行動路線根據優(yōu)化過的輕、中、重三種不同流程路線執(zhí)行。見圖2、3。
圖3 傷病員分類后自動運轉仿真
2.3.2 輕、中、重傷員救治流程線路 軟件界面左下方有四個按鍵,白、黃、紅分別代表三種單獨類型傷病員按鍵,綠色代表混合傷病員按鍵。單獨按白、黃、紅時,會單獨跳出輕、中、重傷病員,每按一下跳出一個,此功能也可用于單獨展示每一種傷情的傷病員救治流程線路仿真,但此時的傷病員不會經過第一、二分類點,因其傷情已被確診,因而單獨按白、黃、紅按鍵時傷病員從底部的樓梯出口進入。由于輕、中、重傷病員所處的救治區(qū)域不同,輕傷病員集中在三層檢查區(qū)域和四層診療區(qū)域,重傷病員集中在三層手術區(qū)域和監(jiān)護病房,中傷病員則在二者之間,所以單獨運行某一類傷病員時其運轉軌跡較為集中。見圖4、5。綠色自動演示按鍵仿真的是大量不同傷情的傷病員集中進入醫(yī)療船時的場景。每按一次該按鍵后,從右側樓梯口處進入30人到第一分類點,這30人的傷情尚未明了,其顏色圖標為閃爍狀態(tài),然后依次進入第二分類點,在該點處確診傷情,顏色圖標固定后進入各自治療流程,則畫面上可同時顯示白、黃、紅三種顏色圖標的行走軌跡,見圖5。某類傷病員在進行某項目檢查或手術時,如果前面檢查位或床位已滿,則輕傷病員在旁邊等待,需要手術的重傷病員可在監(jiān)護病房等待,手術位空出后轉入手術室。
圖4 輕傷病員救治流程線路仿真
圖5 重傷病員救治流程線路仿真
2.4仿真邏輯設計 ①仿真函數首先初始化數據,加載路點,加載輕、中、重傷病員流程路徑。②床位設置(包含床位、檢查位及等待位)根據分配等待延時。③自動演示流程整個運行時間約為8小時,每一批次傷病員設計為30人,其中輕傷病員8人(26%),中傷病員10人(34%),重傷病員12人(40%),重傷病員中的30%設計為住院觀察,其余后送治療。流程仿真采用Ballmc內置函數及Movemc移動設置,根據分配路點起始坐標、結束坐標,計算移動距離進行速度設置,動畫完成則獲取新一輪坐標。如在結束坐標時需延時等待,加載上級床位等待函數。④同一路點2次經過執(zhí)行不同路徑設置,所有路點增加訪問次數偵聽。當所有床位被占用時,傷病員進入排隊序列流程。所有排隊位被占用,則返回初始點。⑤流程運行過程中,設定每演示1秒鐘為實際時間5分鐘,X光、B超室演示時間均為2秒鐘,手術演示時間為15秒鐘。
本研究目的在于優(yōu)化海上醫(yī)療救援流程并利用可視化的方式,讓傷病員在船上各診室行動路線、等待時間、治療方式進行模擬仿真,為醫(yī)療船上工作人員對整體救治流程的情況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與手段。本仿真研究成果中首先對某型醫(yī)療救援船救護區(qū)域進行了平面建模,繪制出了該船三、四層甲板各艙室形狀位置、通道的走向等總體布局圖,根據該船的實際布置情況優(yōu)化設計了傷病員救治流程,并通過模型推演的方法展示出各類傷病員在船上的救治流程。
在流程的仿真過程中,首先根據海上的傷情容易聚集性發(fā)生的特點,對集中到達的傷病員進行兩次分類,區(qū)分出輕、中、重傷病員后針對不同傷情進行專項救治。這樣的好處是不會影響危及生命的重傷病員的最佳救治時間,在第一分類點進行急救處理后,第二分類點處診斷為重傷的傷病員可以通過快速通道直接到達手術室或急救復蘇室進行救治,省去排隊做檢查的步奏。而輕傷病員在第二分類點確診后,主要路線是到四層甲板的輔助科室進行檢查,不會對重傷病員的急救通路形成擁堵;中傷病員則先在病房住院觀察,根據情況再依次進行檢查、手術。
綜上所述,將三類傷病員的行動路線、救治流程進行優(yōu)化,在傷病員集中到達的情況下,可以最大程度地節(jié)約救治時間,提高醫(yī)務人員工作效率及設備的利用效率。對優(yōu)化后的流程進行可視化模擬仿真,通過Flash二維圖形建模軟件將三類傷病員從分類到治療的行走路徑、治療過程清楚地表示出來,并設置了排隊時間、等待時間及傷病員等待場所等具體細節(jié),可以清楚地理解救治過程的具體實施方法,對我國某大型醫(yī)療救援船傷病員急救工作部署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