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妍
摘要:本文主要從體育中考視域下小學體育課堂學習效果對“小初銜接”的影響研究進行闡述說明。當前,國家已經高度重視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發(fā)展,與學校體育實施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將體育融入到中考總分中,因此需要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創(chuàng)建體育中考的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保證學生具備堅韌的意志,促進身體素質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中考視域;體育教學;小初銜接;措施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相對穩(wěn)定、有序并且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小學到初中體育教學的過度是教學發(fā)展的還主要問題,為了保證中學教學開展的連貫性,保證教學效果得到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銜接工作也變得更加的重要,同時這也成為了當前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受到教師、父母與政府的格外關注。因此,需要在中考視域發(fā)展的背景下,促進小初的全面銜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迎合新時期體育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
一、小初體育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的不合理
教學內容的轉變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十分明顯,對于中小學生來說,身心發(fā)展的階段不同,因此所創(chuàng)建的教學內容與目標也會不同。隨著年紀的增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強度也會有所提升,教學內容從簡單到困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并且中小學體育教育并沒有認識到體育教學的系統(tǒng)性,因此所創(chuàng)建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的發(fā)展不吻合,難以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需求。小學體育教學內容轉變較小,但是初中體育教育在開展的初期就很難,導致學生進入到初中之后難以更好的適應,由此對體育的興趣也會有所降低。
(二)課堂紀律差別較大
小學體育課程氛圍相對輕松,并且學生也有更多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活動,由此養(yǎng)成了散漫的性格。但初中體育教學都會熱衷課前的熱身運動、健身操、列隊等必要的流程,小學體育課堂中所養(yǎng)成的習慣也會讓學生難以適應初中體育課堂的紀律。學生在不適或者反感的時候,就會逐漸降低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由此也加大了中小學體育銜接的困難。
二、中小學體育銜接的目的
隨著當前中考體育分值的不斷提升,體育這門課程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會得到全面的提升。以往部分學習好的學生會忽視體育的重要性,當前體育中考的分值在不斷提升,學生更加注重鍛煉的科學性與實效性,依照研究通過體育鍛煉,學生不能可以成績提升,并且還可以強身健體。學生參加體育中考并不是為了獲得高分,更為關鍵的是可以鍛煉健康的身心體魄。學生自身的素質與體育技術也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呈現更好的效果,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三、中考視域下小學體育課堂學習效果對“小初銜接”措施研究
(一)全面解讀教學教材
中小學各階段的體育教材雖然內容十分豐富,但是整體上缺少中小學教材內容的掌握,同時教材之間缺少有效的關聯。中小學銜接教學需要通過提煉、組織、加工、整合銜接教材,不僅要全面掌握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并且還需要全面發(fā)揮教材的功能價值,理性的辯證與理解教材的重復”現象,促進銜接教材的高度、深度與廣度。初一階段的體育教師需要認真鉆研小學體育教材,全面降低初中體育教學的高度,并且以小學學習過的技能作為導入,從學生所熟悉的項目出發(fā),溫故知新,為學生創(chuàng)建適應與緩沖的臺階,促進小學到初中階段的更好過渡。當前部分體育教師都是專業(yè)的體育院校畢業(yè),都屬于年輕教師,并且教學經驗不足,需要迎合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發(fā)展標準,合理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例如,在一節(jié)課中可以以比賽的形式去讓孩子對民族游戲有更深刻的理解,珍珠球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游戲,以團體比賽為基礎,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和教師對民族游戲的熱愛,以教師參與游戲中教師既當裁判又是球員這樣才能把珍珠球學好。這些都是可以把民族游戲帶入課堂中去的,在形成一定的技能之后,追求完美,來詮釋體育精神更快更高更強的理念,來讓孩子追求體育的高速度。在課堂上時間給的更多了,孩子的興趣就多了;在課堂上給孩子的機會更多了,孩子就能更快的形成技能;在課堂上給的競爭更多了,孩子就能突破自己。所以在可課堂上教師的是把民族游戲融入課堂的關鍵因素,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教師方面上基本功和對滿族游戲的教法時間上的把握很重要,教師滿族游戲的傳承者。
(二)豐富活動,增強興趣
在小學的體育教學當中,教師不僅要通過體育活動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的開展,還要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可以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來了解體育,對體育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由于目前的體育教學中,采取的教學方法單一、內容較為乏味,教學內容也主要體現在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上,從而也使教學中對學生的運動量有更多的要求,很多的學生因為自身身體情況原因和學習壓力的原因,從而就到導致學生對體育產生消極的情緒以及畏懼的心理。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最喜歡的體育運動-籃球,開展面對學校師生的體育比賽項目,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而以班集體為單位的形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競賽的項目當中。在具有趣味性的比賽當中,不只是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運用水平,從而使學生在體育運用的過程中感受到體育精神,加深對體育活動的進一步認知。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世界聯賽以及比賽的視頻資料,并且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體育明星,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對體育知識進行探索和學習,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長,組織輪滑比賽、滑冰比賽等等,使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自信心,提升學習的榮譽感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初教育銜接是讓教育在定位、功能上達到互補,共同發(fā)揮現代教育體系的作用,二者的銜接,主要體現在課程諸要素的有機銜接,目標在于使學生能夠達到有效對接,克服存在于兩者銜接中出現的“重復學習”或“斷檔”等問題,保證學生學習、生活平穩(wěn)過渡。
參考文獻
[1]周龍,陳桂岺,吳賓,張曙林.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改革視域下大學與中學體育教學銜接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1,36(06):658-665.
[2]史若延.河南省地方高校體育教學與中小學體育教學有效銜接的問題研究[J].許昌學院學報,2015,34(05):142-149.
[3]周偉,張婧,阮仁康,黃若華.中小學體育教學有效銜接的思考與實踐——以初一學生體育教學為例[J].現代教育科學,2015(08):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