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粵鋒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音樂教學肩負了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德育教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由于此前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音樂教學設置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的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高中音樂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體現(xiàn)出高中音樂的德育價值,文章主要探究了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模式,以期提升高中音樂教學品質。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自從素質教育全面普及以來,高中教育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音樂學科被賦予了更多的教育責任,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又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高中音樂中包含很多不同風格的音樂,在實際的教學中巧妙地滲透德育教育,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其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相較于說教式的德育教育方式,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能夠讓學生自愿領悟德育內(nèi)容,在欣賞美的過程中滿足內(nèi)心的情緒需求,這對處于青少年時期的高中生的心靈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高中音樂教師要意識到德育滲透的重要性,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使德育內(nèi)容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當中,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及綜合素質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將德育滲透于音樂鑒賞中
音樂鑒賞是高中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師的教育引導下,學生欣賞音樂中蘊含的情感,感悟其中的意境,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此外,每個音樂作品的出現(xiàn)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地域文化及時代色彩,通過音樂鑒賞教學,能夠讓德育教育更好地滲透到學生的內(nèi)心,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1]
以《高亢的西北腔》為例,教師帶領學生仔細聆聽《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腳夫調(diào)》三首極具代表性的西北民歌,從旋律、節(jié)奏和歌詞三個方面引導學生探究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以此幫助學生掌握辨別西北民歌的方法。此外,教師又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系列相關的音樂作品,讓學生更深入地感受西北民歌的音樂特點,使學生真正理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激發(fā)學生的對民歌的喜愛之情,進而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教育,調(diào)動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高中音樂鑒賞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品格。
二、將德育滲透于藝術表現(xiàn)中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藝術表現(xiàn)是學生技能的體現(xiàn),教師可以將德育滲透到藝術表現(xiàn)當中。[2]這樣既能豐富音樂教學的內(nèi)容,又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與道德品質綜合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流行風》的時候,教師先播放了《東方之珠》《明月幾時有》等幾首通俗作品的片段,導入了本課的主題,然后讓學生感受通俗音樂與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的區(qū)別,隨后帶領學生對比聆聽《好漢歌》與《王大娘據(jù)缸》,分析通俗音樂與民間音樂之間的緊密關系,由此加強學生對流行音樂文化知識和作品的了解。在之后的演唱練習中,著重對學生情感表達的指導,并引導學生挖掘自身資源,讓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在課堂中充分展現(xiàn),進而加深對流行音樂社會價值的正確認識。在知識教學中滲透德育內(nèi)容,引發(fā)了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深入思考,向其灌輸了正能量,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凈化,讓學生可以去追求更好的自我。
三、將德育滲透于音樂故事中
愛國教育可以說是德育工作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開展愛國教育,能夠使學生樹立起大是大非的正確觀念,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從目前的高中音樂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往往將教學重點放在音樂鑒賞與知識講解上,忽視了學生對音樂內(nèi)容的用心體會,對此,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時穿插一些道理講授,并給予學生相應的想象空間,在音樂學習中完成德育滲透,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3]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可以根據(jù)自身的人生經(jīng)歷或感悟,結合教材內(nèi)容的單元主題,使學生深入到音樂故事中,感悟其中的思想內(nèi)涵。比如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以開展一系列的歌詞創(chuàng)作活動,使學生將自身的靈感與歌曲結合在一起。
以最近幾年大火的《我和我的祖國》為例,教師以該首歌曲開展教學活動,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很多學生并不了解作品的背景,于是教師對歌曲進行了詳細介紹,使學生對歌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師讓學生閱讀歌詞,并選出其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準確把握作者在歌曲中蘊含的情感,緊接著教師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嘗試著對歌詞進行創(chuàng)編,并進行演唱,通過結合時下熱門歌曲,將德育滲透于音樂背后的故事當中,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懷,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音樂水平與音樂素養(yǎng),而且還深刻理解了歌曲的內(nèi)涵,順利實現(xiàn)了滲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結語
總的來說,德育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提升音樂教學品質的關鍵途徑,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內(nèi)容,能夠更好地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精神品質與道德情操。因此,高中音樂教師要緊隨時代發(fā)展,不斷革新自身教育教學觀念,充分意識到德育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并積極創(chuàng)新探索音樂教學手段,在音樂鑒賞、音樂知識、音樂故事等方面滲透德育內(nèi)容,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掌握音樂技能的同時,形成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實現(xiàn)德育滲透這一教學目標,推動我國高中音樂教育快速發(fā)展,為培育出更多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韋丹陽. 德育融入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方法探析[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20(17)
[2]浦利華. 論“挖掘人文內(nèi)涵”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意義與實施策略(下)[J].? 中國音樂教育. 2020(02)
[3]鐘麗萍. 淺析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