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開放,學生的眼界也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沒有一些其他學校那么高,但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就要很強。素質(zhì)教育的到來使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地位越來越高,社會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分數(shù)高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維護自己的權利,好好履行義務,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健康生活包括心理素質(zhì)和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健康生活;核心素養(yǎng)
引言:學生想要能夠健康生活,這需要教師去改進初中學生的教學方法。學校要培養(yǎng)出能夠來服務于大眾,服務于社會的學生。初中教育階段是學生開啟系統(tǒng)化學習的第一個階段,是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基礎,對學生來說,是真正融入學習生活的轉(zhuǎn)折時期。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三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可以使得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適應社會發(fā)展。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培育健康生活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
1.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扮演的是主角,只有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體時才能夠真正將課堂內(nèi)容進行思考和內(nèi)化。而培養(yǎng)學生健康生活素養(yǎng)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及方法,自然也就會成為課堂活躍的主體,并且學生擁有了更好的學習方法也就能更好的進行教學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教學更有方向
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類,而不同層學生的水平不同就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方向。教師在根據(jù)學生的基礎以及可提升空間等進行簡單的分層分類,然后不同分層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側(cè)重,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還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學習到了自己可接受而有利于自己學習的內(nèi)容。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培育健康生活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
1.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了解學科發(fā)展
初中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都還在發(fā)展中,所以要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道德與法治學科,關注國情的發(fā)展,才能使初中學生全面發(fā)展。要讓學生了解國情的發(fā)展,就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才能有愛國情懷,教師可以在政治課堂中結(jié)合教學工具、教學情景再現(xiàn)等讓學生了解國情。也可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或者舉辦一些活動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參加,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初中教材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我們的公共利益》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這樣的情景在現(xiàn),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民警,其他學生扮演小區(qū)中的住戶,讓扮演住戶的學生之間故意產(chǎn)生小矛盾,然后扮演民警的學生解決,還可以讓扮演民警的學生陪扮演老人住戶的學生下棋、遛彎。真正感受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學生扮演記者去采訪的途中也可參加一些志愿活動。每個小組要將自己一天中拜訪到的和自己參與的事情進行總結(jié),上課時要派一個代表講給學生聽。鼓勵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自己體會、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了解國情,對學生的價值觀會有積極的影響,可讓初中學生更好的了解國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們,較為重視主科的學習,道德與法治教育被遺忘。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教育時,良好的師生關系才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始終是一大難題。在課堂中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配合教師的教學,激發(fā)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師生之間的間隔也會越來越小。教師在向?qū)W生傳授道德與法治理念時,學生可以大膽的表達自己對于此內(nèi)容的見解,教師需圍繞我國的國情進行開展,向?qū)W生傳授屬于我們中國的故事,更好的將道德與法治融入到健康生活教學中。
例如:教師在教授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八課《中國人 中國夢》時,想要融入到學生生活實際教學中,就需圍繞學情為主體進行開展教學。當今時代,我們的國家是“共筑中國夢”的階段,每一個中國人都擁有健康的生活,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才可以實現(xiàn)美好的未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教學時,圍繞我國社會狀況出發(fā),可以播放相關的生活視頻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生活視頻播放完畢后,學生一定會被其中的情懷所打動,和學生們一起探討視頻內(nèi)容,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視頻中所表達的情懷。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格
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品格修養(yǎng),只有品格高尚,才能夠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將道德與法治融入到國情課堂上的目的也就是為了熏陶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品格,讓學生知法、懂法、明理尚德,這樣學生才能夠遇到許多事情時,以德先行,立德樹人。讓學生可以在關乎個人利益國家利益時,可以以國家利益為先,這樣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才能培養(yǎng)成時代新人,尤其對于現(xiàn)在一些畢業(yè)班的學生而言更加重要。
例如: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少年的擔當》時,教師在道法課堂上將學生健康生活融入到課堂上,為學生找到一些好的時事新聞。當前社會上的很多時事新聞都與道德與法治有聯(lián)系,其中很多都是因為道德上的缺失或者法治上的不足導致出現(xiàn)問題。,這時教師可以將道德與法治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講解,然后向?qū)W生講述一些案例,很多的案例都是品格上的問題造成的。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只有在良好的品格基礎上,學生才能夠有愛國意識,才能夠有家國情懷,教師要不斷為學生列舉出一些好的例子,講好中國故事,滲透健康生活的理念。真正成為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真正的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對祖國的發(fā)展才能一直處于支持關注的態(tài)度,從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毫無道德底線,無視法律的人,只有在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下才能讓學生健康發(fā)展,快樂成長。
結(jié)束語: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素養(yǎng)和能力,學生通過強化了自身對知識的記憶,養(yǎng)成良好習慣。教師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學生要提升自己的分析問題能力。學生要努力學習,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初中生肩負著發(fā)揚中華文化的使命,教師要迎合人才的要求和標準,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師要使得學生自身的潛能和動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佘長飛. 構建四聯(lián)模式,培育學生健康生活素養(yǎng)[J]. 文理導航(上旬),2021,No.424(10):76-77.
[2]范多俊. 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J]. 當代家庭教育,2021,No.135(28):111-112.
本文系南京市第十一期個人課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培育健康生活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