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師玲艷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陜西西安 710119)
改革開放40年來,在黨中央的有力領導下我國社會各方面繁榮發(fā)展。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體育工作,強調體育強國夢與中國夢息息相關[1]。學校體育是體育事業(y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素質教育實施的主要陣地,也是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思想及習慣的搖籃。在1978—2018年的進程中,學校體育緊緊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取得許多重大突破和成就,為繼續(xù)深化學校體育發(fā)展的綜合改革,梳理學校體育40年歷程顯得尤為重要。
以改革開放40年我國學校體育發(fā)展作為研究對象。
2.1.1 社會背景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1978年3月,教育部頒發(fā)了十年制學校中學和小學《體育教學大綱(試行草案)》,1979年,召開了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揚州會議”[1],這都為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撥開迷霧,學校體育在此社會背景下進入了恢復調整的階段。
2.1.2 代表思想
1979年10月,相關部門頒布《中小學體育工作暫行規(guī)定(試行草案)》。該規(guī)定強調要把“學生的體質是否增強”作為考核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好壞與否的重要依據,“體質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體質教育推崇完善人的身體,增強學生體質。將青少年學生培養(yǎng)成為體質強健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與建設者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2]。
2.1.3 階段特征
(1)進步性
在改革開放的起步之時,學校體育通過一系列政策、思想和制度的調整使學校體育開始走向現(xiàn)代化。經過調整恢復階段,學校體育初步實現(xiàn)了從高度政治化、工具化價值定位向人本化、教育化價值定位的轉變[3]。
(2)片面性
體質論以增強體質為目的,認為體育教學就是為了鍛煉身體[4]?!绑w質教育”只關注了“體育”中的“體”,沒有完全認識到體育的整體性和全面性,也片面地把體質健康作為衡量體育工作的標準。
(3)學校體育管理重心偏高
由于我國國土領域寬廣,民族差異明顯,學校體育管理和政策的實施都存在很大的挑戰(zhàn)。通過恢復與重建學校體育的組織管理機構,使學校體育的組織開展逐步有序,但仍存在管理重心偏高的現(xiàn)象[3]。
2.1.4 階段意義
在此階段,通過法規(guī)、政策的調整使得學校體育工作開始和時代潮流接軌。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要經歷從表淺到實質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對于人們來說是十分寶貴的,為下一步的學校體育教學思想的進步奠定了基礎,同時學校體育政策和改革發(fā)展的方面也逐漸走上了法制化、現(xiàn)代化的道路。
2.2.1 社會背景
1992年,鄧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提出中國經濟體制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5];開展市場經濟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帶領著改革開放進入了全新探索階段,為學校體育的繼續(xù)推進添加了新活力。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申辦無疑是我國體育發(fā)展歷程中的里程碑,成為我國體育改革的重要契機,引發(fā)我國體育更深入、更徹底地改革[6]。之后我國體育事業(yè)迎來了重要的轉折點和契機。
2.2.2 代表思想
20世紀90年代末,改革開放深入開展,國內外學校體育思想激蕩,如引進了國外的“成功體育”“快樂體育”等,《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素質”一詞出現(xiàn)了20余次,雖然還未直接提出“素質教育”,但已經從政策層面肯定和反映了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推動了素質教育在學術領域的深入探討[7]。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引起了全民體育的熱潮。在眾多指導思想中,“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更具代表性和公信力,影響更深遠。
2.2.3 階段特征
(1)豐富性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指導思想呈現(xiàn)百家爭鳴的局面[8];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對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9]。這一階段在時代發(fā)展的推進下,學校體育的發(fā)展全面開花,具有豐富性、多樣性等特點。
(2)科學性
學校體育經過15年的努力,從學校體育的政策管理到指導思想層面,都積極地總結了經驗和教訓,學校體育各項工作得到完善,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都更具科學性。
(3)全面性
從“體質教育”到“素質教育”,學校體育思想的著眼點不只落在了學生的體質問題上,其內涵和意義具有全面性;同時,設施場地及制度管理等都逐步發(fā)展壯大。1998年,我國進行了建國后力度最大的一次機構改革,國務院機關和省級機關的人員精簡一半,國家體委改組為國家體育總局[10]。
2.2.4 階段意義
在積極探索階段,國外思想的沖擊,以及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促使學校體育從思想、制度、管理與發(fā)展方面都進行了深層次的探究?!八刭|教育”使學校體育思想在全面性、系統(tǒng)性的目標上更進一步,同時它一直貫穿于學校體育思想的發(fā)展進程中并得到不斷的完善。另外,學校體育組織管理也愈加健全和完善,學校體育管理重心偏高問題逐漸得到改善。
2.3.1 社會背景
隨著黨的十八大的召開,我國各項事業(yè)和工作都呈現(xiàn)出煥然一新的局面,國家層面也十分看重對學校體育方面的發(fā)展和改革,這無疑為這個階段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亮明了方向,學校體育的各項工作繼續(xù)前進和深化。在“健康中國”的社會背景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而對于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也得到重視。
2.3.2 代表思想
深化落實“健康第一”,注重學生體質健康,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學校體育發(fā)展道路成為了這一階段(21世紀初至今)學校體育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11]?!敖】档谝弧钡闹笇枷朐跁r代的呼喚下出現(xiàn),其內涵的進步體現(xiàn)在多方面、多方位的健康。
2.3.3 階段特征
(1)出臺新規(guī)
1999年《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學校體育教學應以“健康第一”為總體思想。2012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總體達到國家標準,初步配齊體育教師,基本形成學校體育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保障機制。
(2)價值多元
“健康第一”指導思想要求學校體育不僅要為學生在校期間發(fā)展體質、健康地學習與生活而進行的體育鍛煉提供理論和實踐的方法和指導,更要為學生的身體健康提供科學鍛煉身體的理論和方法[12]。2017年課程標準高度重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視發(fā)揮課程健身育人功能”,非常強調要“培養(yǎng)高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13]。改革開放的持續(xù)深入,促使學校體育的各方面工作向前發(fā)展,促使學校體育的功能更加多元化。
(3)影響深遠
無論是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還是全民參與體育的熱潮,都為學校體育的繼續(xù)深化和發(fā)展提供了良好契機,對學校體育各方面工作的加強影響深遠。
2.3.4 階段意義
在鞏固發(fā)展階段,“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現(xiàn)了學校體育的發(fā)展對學校體育的新要求,它的內涵顯示了學校體育豐富的人文思想,對學生的身體、心理、道德、人格等方面都有良好效益,為終身體育奠定了基礎。學校體育的管理和改革方面也愈加成熟,多種政策法規(guī)的頒布落實了學生、教師及學校體育的基本權益,使學校體育工作走向現(xiàn)代化、法制化。
研究通過梳理改革開放40年的發(fā)展歷程,依據時代變化的重要節(jié)點及學校體育重要政策將其發(fā)展歷程分為3個階段:恢復重建(1978—1993年)、積極探索(1993—2010年)、鞏固發(fā)展階段(2010—2018年);通過比較分析各階段特征分析,發(fā)現(xiàn)每個時期學校體育的特征與該階段的社會背景緊密相連。以史為鑒,是為了更好地籌謀未來,如今學校體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必將順大勢、隨政策繼續(xù)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