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晨 姜國珍
摘要:在依法治國全面深入推進的背景下,高校加強依法治校是題中之義。加強大學生紀律教育,做好違紀行為的規(guī)范處理事關大學生的教育培養(yǎng)和長遠發(fā)展,需要學校給予高度重視。學校在管理中要加強大學生紀律教育的全員宣導,講明利害關系,打好“預防針”,規(guī)范大學生違紀行為處理,有力預防和糾正大學生違紀行為,充分保障大學生合法權益,把依法治校辦學落到實處。
關鍵詞:大學生;紀律教育;開除學籍;學校管理
一、問題的提出
什么是大學生違紀呢?簡言之,國家有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大學也有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學校針對學生管理制定出很多規(guī)章制度,用以規(guī)制學生的行為,確保學校能有正常的秩序。大學生在學校違紀,如果不加以糾正,走向社會后演變成行違法行為是極有可能的。從這個角度講,加強大學生紀律教育,強化紀律觀念是很有必要的。很多情況下大學生違紀是因為出于友情幫助而違紀,如幫助朋友代替別人考試、參與打架等等。還有一些大學生在違紀行為出現(xiàn)后,在被老師找談話甚至被處分時才發(fā)現(xiàn)出了問題。如此種種情況都非常讓人惋惜。因此,要深入關注和研究大學生違紀問題。通常來講,大學生被處分的文件要放入個人檔案,檔案會跟隨大學生一輩子,對此后面臨的各種重要人生機會,都有可能被翻找出來進行評價,可能直接影響到學生個人前途。因此,對于一名積極上進的大學生而言,對違紀必須要給予高度重視,要極力避免出現(xiàn)違紀行為。
二、開除學籍的八種情形
根據(jù)《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教育部令第41號)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對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本規(guī)定以及學校紀律行為的學生,學校應當給予批評教育,并可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的紀律處分??梢?,對大學生違紀行為的處分通常有五種。從嚴重程度上看,大學生最需要注意的是開除學籍這種違紀處分,這是作為學校行使的對大學生最有威懾力的權力。開除學籍是最為嚴重的處分,如果大學生被開除學籍,學籍將會被注銷,不能獲得畢業(yè)證和學位證。對于大學生而言代價是巨大的,其人生軌跡有可能被改寫。
要給予開除處分的違紀行為有八種?!镀胀ǜ叩葘W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教育部令41號)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了學校可以給予開除學籍的八種情形:(一)違反憲法,反對四項基本原則、破壞安定團結、擾亂社會秩序的;(二)觸犯國家法律,構成刑事犯罪的;(三)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情節(jié)嚴重、性質(zhì)惡劣的;(四)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組織作弊、使用通訊設備或其他器材作弊、向他人出售考試試題或答案牟取利益,以及其他嚴重作弊或擾亂考試秩序行為的;(五)學位論文、公開發(fā)表的研究成果存在抄襲、篡改、偽造等學術不端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或者代寫論文、買賣論文的;(六)違反本規(guī)定和學校規(guī)定,嚴重影響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場所管理秩序的;(七)侵害其他個人、組織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后果的;(八)屢次違反學校規(guī)定受到紀律處分,經(jīng)教育不改的。
第一種情形,最為嚴重,該條款規(guī)制的是反社會的行為,比如參與打砸搶,影響社會秩序,影響國家利益,而國家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標就是社會不亂,社會混亂中各利益主體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所以反社會的行為是尤其要反對的。顯然,大學生不能有此類行為。
第二種情形,是觸犯國家法律,構成刑事犯罪的。國家法律有很多,并不是凡觸犯法律就要開除。該條款指的必須是觸犯刑法,而觸犯刑法,必須是經(jīng)法院審判認定是犯罪才叫觸犯刑法。因此,加上如上限制條件之后,所指向的行為是嚴重的違法行為,而處分的依據(jù)必須要有法院的判決文書才可以進行開除處分。
第三種情形,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情節(jié)嚴重、性質(zhì)惡劣的。何者為治安管理處罰?治安管理處罰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即公安局,處罰的依據(j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主要內(nèi)容是關于維護社會秩序的規(guī)定,但是相較于刑法而言,程度上較輕,是一般的違法行為。此外,還要求情節(jié)嚴重、性質(zhì)惡劣才能開除,這種自由裁量權由學校自行把握,規(guī)范條款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學校認為確實符合即可給予處分。當然,可以結合既有案例進行定性,比如同一種情形,前次認為是情節(jié)嚴重、性質(zhì)惡劣,今次認為不是,則不妥。所以,一旦發(fā)生有案例,后續(xù)就要以此作為參照,否則會導致不公平,難以令人信服。
第四情形,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組織作弊、使用通訊設備或其他器材作弊、向他人出售考試試題或答案牟取利益,以及其他嚴重作弊或擾亂考試秩序行為的。本條款規(guī)定,不論是代他人考試還是請他人代考都是同樣處罰,而此處所指的考試,沒有作特別排除說明,因此日常的普通課程考試也納入其中。
結合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規(guī)定,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說明,代替考試已經(jīng)入刑。此處所稱的考試是比較重大的考試,如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司法考試、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醫(yī)生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和地方公務員考試等。
第五種情形,代寫論文、買賣論文要特別注意,是不可以為的,幫別人代寫,或是購買一篇文章去發(fā)表,這些都是學術不誠信行為,是要開除的。
第六種情形,主要針對學校管理的幾種重要場合要保持良好秩序,不得影響秩序。從表述上看,比較籠統(tǒng),但秩序包括的內(nèi)容很豐富,用以作為規(guī)制條款,意在限制諸多不良行為,幾涉及到正常進行教學、科研、工作、生活、公眾活動等可以算是與秩序有關。
第七種情形,侵害其他個人、組織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后果的。這種情況主要是其他個人、組織權益被侵害,一般會找到學校要求給說法或者是賠償,對于是否造成嚴重后果,沒有具體參照標準,由學校參照既有案例和實際情況把握,在此過程中,學校的自由裁量權較大。而什么是其他個人合法權益?從民法角度看,范圍很大,包括人格權、人身權利、物權、債權、知識產(chǎn)權、繼承權、投資性權利及其他民事權益。因此,通常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不可為。
第八種情形,屢次違反學校規(guī)定受到紀律處分,經(jīng)教育不改的。本條款中要準確理解“屢次”的意思,筆者認為,屢次應該是三次及以上,習慣上講“事不過三”,如果達到三次及以上,就可以稱之為屢次。本條款要求,每一次違紀行為都必須要受到了處分,而且處分完結,然后對違紀學生進行了教育,違紀學生依然沒有改正,如此才可以開除。實踐過程中,如果違紀行為沒有被處分,被耽擱了,也暫不能開除,要真正完成了累次處分,如果還是再犯,才可以開除。
至于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四種處分,因程度相對較輕,在此不作贅述。
三、規(guī)范違紀行為的處理
學校對大學生違紀行為的處理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范,不能隨意處之,這是依法治校辦學保障學生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
(一)要有處分文件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教育部令第41號)第五十三條規(guī)定,學校對學生做出處分,應當出具處分決定書。處分決定書應當包括下列內(nèi)容:(一)學生的基本信息;(二)作出處分的事實和證據(jù);(三)處分的種類、依據(jù)、期限;(四)申訴的途徑和期限;(五)其他必要內(nèi)容??梢?,一個大學生被處分,首先要看學校有沒有發(fā)過文件,如果只是停留于班主任、輔導員或老師的口頭批評教育,則不能稱之為受到處分。處分文件中的基本內(nèi)容也是剛性的,必須要有事實、依據(jù)、處分種類及期限、申訴等信息,更多體現(xiàn)的是約束學校對大學生違紀行為的處理要嚴謹,要有理有據(jù),令人信服。
(二)輕重得當、程序正當
在處理大學生違紀行為時,學校應慎重行使權力并接受監(jiān)督。《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教育部令第41號)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學校給予學生處分,應當堅持教育與懲戒相結合,與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的性質(zhì)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相適應。學校對學生的處分,應當做到證據(jù)充分、依據(jù)明確、定性準確、程序正當、處分適當。
本條款要求處分要合理,與違紀行為的惡性程度相當,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要立足于行為事實,要對照制度規(guī)定,要避免主觀性,不能感情用事??膳u教育的,不需要給予處分。對故意或是過失,一次或是屢次,損失很大或是較小等都要作區(qū)別對待。對違紀行為要有證據(jù)加以證明,不能僅聽一方說詞。
至于程序正當,主要是給學生一個申辯、申訴機會,而是否處分適當,主要由學校結合實際情況來認定。本條款主要是限制學校的處分權,老師發(fā)現(xiàn)處理學生違紀的同時要給予學生以監(jiān)督權,給學生提出異議的機會,讓違紀學生對事關自己切身利益的處分提出不同意見,為自己發(fā)聲,這是程序正義的要求。之后,學校再一次研究處分的合理性、正當性,回應學生提出的異議和主張。如此,保證最終的處分得到學生個人的認同,達到育人的目的。
(三)重大處分要專門研究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教育部令第41號)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對學生做出取消入學資格、取消學籍、退學、開除學籍或者其他涉及學生重大利益的處理或者處分決定的,應當提交校長辦公會或者校長授權的專門會議研究決定,并應當事先進行合法性審查。據(jù)此,對于對學生影響特別重大的處理處分,要提交專門會議進行研究決定,實質(zhì)上也是為了審慎行使權力的表現(xiàn),正因為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所以學生個人會特別重視和關注,處理處分過程中所有管理行為都要經(jīng)得起推敲,避免出現(xiàn)考慮不充分處理處分不當而導致上訪、訴訟的情況發(fā)生。有些高校成立專門議事機構,如北部灣大學涉及學生重大利益事項專門議事委員會,由此專門議事委員會來研究開除學生等事項,并將合法性審查置于會議程序之中,以此保障大學生的違紀行為都能得到科學的處理。
(四)要有檔案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教育部令第41號)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對學生的獎勵、處理、處分及解除處分材料,學校應當真實完整地歸入學校文書檔案和本人檔案。
根據(jù)本條款,學校對于大學生違紀行為處理有兩種檔案,一種是正式處分文件和解除處分的文件要送達被處分人并放入其個人檔案。另一種是過程中形成一些材料,包括事實陳述、談話記錄、現(xiàn)場照片、開會記錄等證據(jù)材料要做成專門檔案以備存,包括個別違紀案件涉及到司法文書如法院判決,都應完整地存入學生管理部門的工作檔案中。確保事后可以有據(jù)可查,能夠掌握事件全貌,起到教育育人作用。
四、經(jīng)驗總結
實踐中,對如何做好大學生違紀行為處理和學校管理需要進一步規(guī)范。
(一)加強紀律教育。讓大學生遵守紀律,做好預防更為重要,寧可多做預防工作。首先要做實做細規(guī)章制度的宣導工作,盡到提醒注意的義務,讓學生知道紅線在哪里?有什么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和危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認知,排除學生認識不清的情形。尤其是重大的違紀行為及具體表現(xiàn)和既發(fā)案例,要通過有效渠道進行宣導和通報,使同學們有足夠的認知,避免有出現(xiàn)重大違紀受到處分時學生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的情況。
(二)規(guī)范查處行為。學校從教育角度出發(fā),對大學生發(fā)生的違紀行為要做好查證工作,所有違紀行為要有證據(jù)支撐,證明確實有違紀行為發(fā)生,一般要派兩名工作人員進行查證,要充分查證當事人和相關人員的事實陳述、現(xiàn)場案件情況,做好記錄。如違紀行為涉及行政機關和司法部門介入,要等待行政機關和司法部門處理完畢后才能進行違紀行為的處理。
(三)嚴格制度執(zhí)行。學生管理制度一經(jīng)印發(fā),就要嚴格按照制度執(zhí)行,如出現(xiàn)學生違紀行為就要按制度進行處理,不能一時緊一時松,有時按制度執(zhí)行,而有時不按制度執(zhí)行,要避免選擇性的執(zhí)行制度。對于以外部司法機關作出正式處理決定的處分,必須要正式處理文件出具后才能進行相應的紀律處理,不能僅憑案件進入到司法機關程序或僅得到受理就認為是違法行為而進行紀律處分。此外,嚴格性還在于適用規(guī)則條款時要全部吻合違紀行為事實,不符合條款的情形不得強制適用規(guī)則。
(四)加強把關審核。大學生違紀處分通常由所在教學單位即學院輔導員提交學校學工部門進行處理。首先在所在學院層級要加強審核,不能偏袒,失之于寬,不能隱瞞,要及時處理,不能習慣從輕處理做老好人,而將問題推到學校部門。學校學工部門要加強調(diào)查核實,深入現(xiàn)場一線、師生群眾核實完善證據(jù)材料,多方位進行印證,排除疑點,對照制度條文,提出處理意見,做好全套檔案工作。對復雜案件要提交學校專門法務部門進行審核把關,征求意見,獲得專業(yè)性指導。最后要通過有關程序報學校決定,印發(fā)處分文件,做細各環(huán)節(jié),確保違紀行為得到妥善處理。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ER/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2/t20170216_296385.html,2017-02-16/2017-02-16.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部灣大學輔導員科研課題:現(xiàn)代治理體系視域下大學生法治素養(yǎng)提升對策研究——以北部灣大學海洋學院為例(編號:2020FDYKY203)。
資助項目:北部灣大學輔導員科研課題:現(xiàn)代治理體系視域下大學生法治素養(yǎng)提升對策研究——以北部灣大學海洋學院為例(編號:2020FDYKY203)。
作者簡介:
唐秋晨(1984.9-),女,漢,廣西資源縣人,廣西師范大學法學院2009級碩士研究生,北部灣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姜國珍(1987.2-),男,漢,湖南省平江縣人,廣西師范大學法學院2009級碩士研究生,北部灣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文秘科(法制科)科長,經(jīng)濟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學理論、高校治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