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云
(江蘇省淮海劇團 江蘇 淮安 223001)
淮海戲,是一種在蘇北地區(qū)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地方戲曲藝術。在長時間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藝術形式,既包含了唱念做打,也包含了音樂、服裝、道具等等,其中尤以其戲曲演奏頗具特色。在戲曲演奏中,主胡往往是該戲曲種類的代表性樂器,比如京胡之于京劇、笙胡之于滬劇、墜胡之于豫劇等等,都是其演奏中的領奏樂器,發(fā)揮著核心作用。對于淮海戲來說,其主胡就是淮海高胡。高胡的演奏,不但在整個戲曲樂隊中發(fā)揮著領奏作用,而且是對淮海戲演員唱腔最好的一種襯托,具有不可或缺的靈魂價值。
我國的戲曲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隨著各類戲曲的不斷發(fā)展,淮海戲成為獨立的地方戲曲,最早出現在清朝末期。在廣泛吸取了京劇、昆腔、徽劇等多種曲目的特色的基礎上,結合蘇北本地的地方唱段,逐漸形成了有著濃郁蘇北特色的淮海戲。在抗戰(zhàn)時期,很多淮海戲藝人義無反顧地投身抗日戰(zhàn)場,為了抵抗日本主義侵略者,甚至出現過一手拿步槍,一手拿三弦的場面。出現這樣的現象,一方面體現了我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另一方面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的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可以說最早期的淮海戲是伴隨著民族大義而產生的。解放后,江蘇政府正式將淮海小戲定名為“淮海戲”,并正式成立了專業(yè)劇團,且延續(xù)至今?;春蚵桓嗟娜怂熘?,甚至人們也開始接受這個戲種。
淮海戲在民間各個地方都有廣泛的影響力,而且淮海戲的起源和發(fā)展都和地域有著極大的關系,“淮?!鳖櫭剂x就是指淮北地區(qū),尤其在徐州、鹽城、淮安等地,更是得到了百姓的熱愛。淮海戲對人們的吸引力有著很多的方面,不僅因為它擁有獨特的曲調和戲風,更因為它伴隨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產生。每當淮海戲的曲調出現,就可以讓人們深深體會到那種偉大崇高的民族精神,不由讓人們被中華民族所震撼到。我國的某些歷史文化遺產正在慢慢消失,被人們遺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代年輕人對戲曲文化逐漸失去了興趣,一方面是社會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導致當代的青少年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興趣放在了網絡上,從而忽略了內涵豐富的戲曲;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戲曲文化的培養(yǎng)和傳承逐漸被忽視,沒有了新生代的繼承,那么遺忘甚至消失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本文旨在更深刻地理解和發(fā)掘淮海戲的深刻內涵,從淮海戲不同的角度進行討論和研究,希望可以讓讀者能更加全面地認識到淮海戲,更希望像淮海戲這樣的歷史文化遺產可以被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任何一種戲曲樂隊,都需要多種樂器相互配合和協(xié)調,更別說是淮海戲這種戲曲了,淮海戲主要就是靠著風格突出的曲調才吸引了大量的愛好者。在演奏的眾多樂器中,有各種各樣的樂器相互配合,比如弦樂、管樂等等。而所謂主胡,就是在戲曲樂隊的多種樂器中,與戲曲語言、風格、曲調最為匹配,且最能夠體現該戲曲特色的樂曲。在戲曲演奏中,主胡往往是該戲曲種類的代表性樂器,比如京胡之于京劇、笙胡之于滬劇、墜胡之于豫劇等等,都是其演奏中的領奏樂器,發(fā)揮著核心作用。而對于淮海戲樂隊來說,淮海高胡就是樂隊的主胡,發(fā)揮著重要的核心作用。每種戲曲中的主胡樂器都能演奏出極其突出的樂曲風格,就像淮海高胡,之所以可以成為淮海戲中的主胡就是靠著其獨特的曲調加上其他樂器的配合演奏,才能深受人們的喜愛。
淮海高胡作為主胡,在戲曲演奏的過程中擔任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演奏者必須熟練掌握淮海高胡的演奏技巧。其演奏技巧在樂隊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一領、二托、三伴”的三大功能上。
一領。就是在淮海戲演出的過程中,當需要樂曲伴奏時,必以高胡作為引領樂器,從而帶動其他樂器有序合奏。簡單來說,就是起到一個起頭的作用,就像西方音樂會在演奏之前,必須有指揮家來起頭和指揮演奏的節(jié)奏,類似的高胡也是這樣的,只有高胡起個頭,其他的樂曲及曲調才能開始配合演奏,其中需以高胡為主旋律,其他的樂器為輔助,圍繞主胡完成整個戲曲的演奏。同時,對于演員的演唱,同樣需要高胡發(fā)揮引領作用,一般來說,演員演唱之前,必有兩小節(jié)高胡演奏的過門,這也是提示和引領演員該唱了。這個引領的作用對于戲曲來說不可或缺,并廣泛應用在戲曲的各個部分。無論是演唱前,還是中途的間歇,都是通過高胡演奏出不同長短的曲調,或者用來定調,或者用來作為演唱陪襯,或者用來作為情緒醞釀的手段。由此可見高胡這一演奏技巧在整個戲曲的演奏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起到一個領頭和把控節(jié)奏的作用。
二托。在淮海戲演員演唱時,一方面需要對曲譜、曲調有明確的認識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必須對其他演員的唱腔特點有充分的了解。不同演員有著不同的唱腔規(guī)律、氣息調節(jié)習慣。高胡的演奏有著很高的技巧性,演奏者必須根據自己的習慣,外加配合高胡的演奏,才能更加完美地演奏出想要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高胡的演奏,一方面能夠有效調節(jié)不同演員之間的強調,從而實現剛柔并濟的相互銜接,讓演員之間的演奏銜接顯得不那么突兀,而是一個較為自然且順暢的過渡,給觀眾帶來最好的體驗感;另一方面通過對演員演唱的襯托,通過高胡的曲調風格讓演奏者顯得更加有深度,從而讓聽者感受到更加豐富的層次,以一種心領神會的覺悟感欣賞完整個演奏過程。高胡的演奏,不只是發(fā)揮一種樂器的作用,更發(fā)揮著舞臺氣氛的調節(jié)作用,將舞臺的高潮氣氛推到極致,也是對演員表演的最好的配合和襯托,所以其價值十分出眾??梢哉f,作為高胡第二種獨特的演奏手法,雖然沒有起到“領”的帶頭作用,但是它的襯托和銜接的作用也是絕對不容小覷的。
三伴。戲曲樂隊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伴奏作用。作為一種樂器,我們最先想到一定就是它最原始最本質的作用,那就是伴奏。任何一個曲子都是由不同的樂器相互配合銜接從而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曲調,而我們常說的曲子也就是最普通的伴奏。像淮海戲這種依賴曲調的戲曲,伴奏更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為主胡的高胡,為唱腔伴奏也是其重要作用。高胡的伴奏,對于演唱的“托腔保調”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擅長于抒情唱腔伴奏。不管演唱者是男是女,使用的唱腔是哪一種,演唱的是傳統(tǒng)段子或者現代腔,高胡都能夠出色地完成其伴奏效果,在傳達演員情感的過程中讓人感到聲情并茂。另外,高胡的伴奏,不僅僅只是對演員演唱的伴奏,還能夠充分結合戲劇發(fā)展,在不改變曲調的基礎上,對各段落音符作出適當的調節(jié),進而讓淮海戲抑揚頓挫、宛轉悠揚的特色更加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也讓聽眾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淮海戲的跌宕起伏,這種高胡傳達的感染力是其他樂器無法比擬的。
高胡,是一種特點十分鮮明的民族拉弦樂器,在樂器的大分類上,屬于胡琴的一種。胡琴是弦樂中種類極為廣泛的一種樂器類,其演奏具有十分鮮明的特色,尤其是音色的明亮和清澈。我們常見的胡琴還有二胡、京胡、四胡等,而且在應用到這幾種琴類的戲劇中都有著頗為驚艷的表現。高胡也不例外,它有著婉轉動人的音色,這種音色用來作為淮海戲的演奏,可以與該劇中的特色完美契合在一起,從而達到了高度融合的效果。觀眾在觀看淮海戲演奏的過程中,一定會很深刻地體會到高胡那種讓人跌宕起伏的感覺,因為淮海戲本就很重視唱腔的婉轉和敘事的跌宕,而高胡的演奏特別適合于抒情敘事性演奏,所以兩者的結合,讓淮海戲的魅力得到了更大的顯現。在淮海戲的演奏過程中,高胡一方面作為主奏樂器為戲曲的進展提供核心伴奏,另一方面也是淮海戲藝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淮海戲演員、音樂完美契合的關鍵。因此,對于高胡演奏的演員也有極高的要求,首先需要具備良好的演奏技能,其次要熟悉和把握演員的演唱節(jié)奏、氣息調節(jié)等等,此外還必須對戲曲的走勢有良好的判斷并充分發(fā)揮其調節(jié)作用。可以說,高胡演奏的成敗,直接決定了一出淮海戲的成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淮海戲的主胡演奏在樂隊中有著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其演奏價值非常巨大,也是淮海戲魅力的重要體現,給戲曲欣賞者帶來美妙的聽覺享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fā)揚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是我們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當代年輕人最缺乏的文化精神。所以,在淮海戲樂隊演奏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發(fā)揮高胡的價值,惟其如此,才能夠讓淮海戲的魅力得到更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