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蔚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 100031)
倪洪進是我國十分著名的鋼琴作曲家、演奏家以及教育家。她生于1935 年,自幼學習鋼琴。倪洪進富有才華,是一位天生的音樂家,同時加上后天長期的練習,12 歲時被國立上海音樂??茖W校(上海音樂學院前身)破格錄取為鋼琴本科生。在跟導師周廣仁學習鋼琴的那段時間,她的鋼琴演奏水平突飛猛進。1954 年,倪洪進被國家選派前往蘇聯(lián)留學。1957 年,在蘇聯(lián)學習的她參加了第六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鋼琴比賽,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蘇聯(lián)學習的那段日子,倪洪進的鋼琴演奏水平明顯提升。1959 年學成回國后,倪洪進曾在中央音樂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高校任教。在長期的鋼琴教學生涯中,倪洪進堅持音樂會演奏,并致力于鋼琴作品的寫作。
第一,倪洪進創(chuàng)作《鋼琴練習曲四首》是受時代驅使的。這首作品創(chuàng)作于“文化大革命”時期。當時,文化藝術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在那段時間,鋼琴藝術被看作西方資本主義的產(chǎn)物,人們把鋼琴當作廢物處理。面對這樣的局面,倪洪進依舊保持著堅定的信念,繼續(xù)為國內(nèi)鋼琴音樂尋找“出路”,為我國鋼琴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二,倪洪進創(chuàng)作的這首《鋼琴練習曲四首》也和她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倪洪進出生于民族音樂世家,長期受到音樂的熏陶。這為她走上音樂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的父親倪秋平先生是梅蘭芳先生的京劇琴師,而且其外祖母也是一個愛聽評彈的人,如此濃郁的家庭文化氛圍影響著倪洪進。她對我國京劇曲牌音樂有著獨特的思考,這也激發(fā)了其創(chuàng)作靈感。
1.曲牌音調的應用
倪洪進創(chuàng)作的《鋼琴練習曲四首》主要采用了四種戲曲曲牌音調,其一是京劇曲牌《小開門》,其二是京劇曲牌《柳青娘》,其三是昆曲曲牌《石榴花》,還有一個則是京劇曲牌《柳搖金》。其中,《小開門》作為京劇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曲牌,其類型有上百種,主要運用于戲曲表演中帝王之師的擺駕上場及文武百官的參拜,還有行路過場、寫信、打掃及設宴等諸多場合。而且,在《鋼琴練習曲四首》當中,第一首應用的也是京劇曲牌《小開門》的音調。如譜例1,這是《小開門》的音調呈現(xiàn)。
倪洪進通過應用京劇曲牌以及昆曲曲牌兩種音調改編創(chuàng)作《鋼琴練習曲四首》。但是,倪洪進不是在某個單一的曲譜上實施改編和創(chuàng)作的,而是在以上所述四首曲牌的音調及旋律等基礎之上,提取了一些個性十分鮮明的題材,并將其改編和創(chuàng)作,從而形成了《鋼琴練習曲四首》。因此,一般人幾乎找不到四首鋼琴練習曲原本相對應的固定曲牌及曲譜。
譜例1:《鋼琴練習曲四首》第一首第14-22 小節(jié)
2.西皮音腔的借鑒
第一,“西皮原板的樂句,唱詞的第一字是從弱拍(眼)開始的,最后一個字落在強拍(板)上?!边@也被稱為眼起板落規(guī)律。另外,我們從《鋼琴練習曲四首》中的第一首作品可以看出,樂曲在開始部分是從弱拍開始的,而最后一首作品則是在第一拍強拍上結束的。此類典型的由弱拍起以強拍結束的曲調規(guī)律和西皮所呈現(xiàn)的眼起板落這一規(guī)律是完全相同的,如譜例2、譜例3 所示。
整部作品不單單在開頭以及結尾部分出現(xiàn)了明顯的由弱拍起以強拍結束的情況,而且在作品的主題呈現(xiàn)即《小開門》部分也采取了同樣的以弱拍起強拍結束的創(chuàng)作手法。此外,在作品第14 小節(jié)中,整個《小開門》音樂的旋律也是從弱拍上開始進入,然而在強拍上結束的。隨著旋律不斷發(fā)展,音樂始終保持以弱拍起強拍結束的狀況,這也是西皮典型的音腔色彩。
第二,京胡的兩條弦是通過五度關系進行定音的。京劇曲牌不同,所呈現(xiàn)的定調也是不同的。西皮音的調定音主要集中在A、E,即我們所說的“l(fā)a”“mi”的五度音程上。在《鋼琴練習曲四首》當中,第一首從第14 小節(jié)開始呈現(xiàn)《小開門》的旋律,而整部作品中右手的旋律則從“l(fā)a”開始,圍繞“l(fā)a”和“mi”兩個音不斷上下浮動,而且在旋律持續(xù)進行的階段也出現(xiàn)了很多次的“l(fā)a”音和“mi”音。所以,從旋律音“l(fā)a”以及“mi”的定音當中能夠看出,這部作品在選擇旋律音程方面模仿的是西皮音腔,并且是在西皮音腔基礎之上改編的,如譜例4 所示。
1.傳統(tǒng)鼓點節(jié)奏的借鑒
為了讓《鋼琴練習曲四首》當中的第一首能夠更具音樂色彩,整首樂曲還模仿了很多鼓點以及鼓點敲擊的聲音,有著很強的節(jié)奏感。在leggiero 處,也就是下聲部,都是通過對板鼓的鼓點進行模仿而形成的。板鼓的鼓質非常硬,鼓皮位置非常緊,所以余音很少,能夠呈現(xiàn)出非常清脆但又稍微有點暗沉的獨特的音樂效果。對此,倪洪進采用二度和三度上下級進的旋律展開演繹,這種聲音效果其實和敲擊板鼓產(chǎn)生的聲音是十分相似的。
2.京劇曲調節(jié)奏的借鑒
《鋼琴練習曲四首》充分借鑒了弱拍節(jié)奏。整個京劇聲腔所呈現(xiàn)出的節(jié)奏都是由“板式”來決定的,從京劇曲牌《小開門》中所用的板式可以看出,比較常用的是弱起以及切分等音樂節(jié)奏,如譜例5 所示。
譜例2:《鋼琴練習曲四首》第一首開頭
譜例3:《鋼琴練習曲四首》第一首結尾
譜例4:《鋼琴練習曲四首》第一首第14-22 小節(jié)
譜例5:京劇曲牌《小開門》
《鋼琴練習曲四首》第一首采用的是2/4 拍節(jié)奏,也稱之為原板。并且,在節(jié)奏方面,這一曲子很多地方都借鑒了京劇曲牌《小開門》中比較經(jīng)典的一些音調節(jié)奏,即借鑒了我國民族音樂常用的弱起以及切分等一些節(jié)奏音型。聽眾從這首曲子中也能聽出民族音樂特有的神韻。整部作品大部分都是以弱拍開始的。同時,從樂譜的中間部分同樣能夠看出,每一個樂句的開始位置都是從第四拍開始的,演奏此類節(jié)奏型能充分展現(xiàn)京劇曲牌獨具特色的京腔韻味。而且,結束部分都集中在第一拍重拍上,從最后一拍弱拍處開始。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也充分借鑒了我國京劇曲牌《小開門》的板式特征。
1.左手技巧訓練
倪洪進創(chuàng)作的《鋼琴練習曲四首》中的第一首是通過對西皮音調進行模仿而寫成的,這首練習曲主要針對左手展開技術性訓練。在整個練習曲當中應用到的左手部分不僅對右手旋律具有烘托的作用,同時也具有非常強的獨立性。我們從第14 小節(jié)可以看出,這里出現(xiàn)了典型的《小開門》音調,此時右手用十分輕松愉快以及流水般的音樂旋律進入到了主題,而左手則以伴奏的方式對右手彈奏出的音樂旋律進行襯托,從而增加了作品厚度以及層次感,如譜例6 所示。
譜例6:《鋼琴練習曲四首》第一首第14-15 小節(jié)
2.右手雙音訓練
從第二首的第1 節(jié)到第10 小節(jié),右手的雙音采取的是連著的方式進行彈奏的,即使中間并未出現(xiàn)連接線,然而還是有必要彈出完整的旋律線,保證前后音的演奏不會因此斷開。而且,在樂譜上,左手在彈奏音符時出現(xiàn)了橫線的斷奏符號以及小點點的跳音符號,二者都表示斷開的意思。另外,在音符上也有跳音記號的音符,在具體彈奏的過程中卻只彈出了原音符一半的時值。對于音符上標記了橫線的音則需要彈出原音符的全時值,且要特別注意斷開,如譜例7 所示。
從第1 節(jié)到第6 小節(jié),呈現(xiàn)的是左手和右手二者相差了一個八度的同向音階跑動練習。對于這一部分的訓練,通常需要兩只手一起演奏。然而,在演奏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注意左手和右手的旋律線條以及獨立走向,不能把左右手看成一個整體。因為一般人的左手天生就比右手反應遲鈍,假如把左右手看成一個整體,那么在演奏的過程中必然會發(fā)生左手無法追趕上右手的現(xiàn)象,而且演奏的聲音效果也必定是模糊混亂的。在《鋼琴練習曲四首》的第二首曲子中,從第1節(jié)到第10 小節(jié),都需要左右手二者同時進行演奏。左手演奏的是一條單獨的旋律線,而右手也在演奏一條單獨的旋律線,兩條旋律線都是單獨演奏的。右手作為旋律最主要的部分,所呈現(xiàn)出的音符連接得更加緊密,而且織體更加豐富,通過連線的方式演奏,音和音之間也是連接的關系。而此時左手的音符則較為分散,并且左手大部分以斷奏及跳音的形式呈現(xiàn)。所以,在演奏這首作品的時候,左右手需要分別進行獨立訓練,左手要對線性旋律進行獨立性演奏,而右手手指則需要進行靈活度方面的獨立性訓練,這也充分說明了這是一首很好的訓練左右手的鋼琴曲。
倪洪進創(chuàng)作的《鋼琴練習曲四首》是中西音樂文化結合的產(chǎn)物。倪洪進音樂作品的特點以及演奏技法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通過研究《鋼琴練習曲四首》,有助于將中國戲曲元素有效地運用到我國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上,同時有利于更深一步地感受我國戲曲音樂特有的藝術魅力。通過研究《鋼琴練習曲四首》,筆者深深地感受到,倪洪進先生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繼承并發(fā)揚了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文化。
譜例7:《鋼琴練習曲四首》第二首第1-10 小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