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紅
摘要:以《多彩的鄉(xiāng)音——茉莉花》教學設計為例,通過聽、唱、動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獲得感性體驗,幫助學生在音樂實踐過程中將理性的知識化作具體的感受。
關鍵詞:音樂教學;教學設計;具體感受
【教學內容】廣東教育出版社小學第8冊第2課《多彩的鄉(xiāng)音——茉莉花》第2課時,欣賞不同地方的《茉莉花》。
【教學目標】
(1)聆聽不同地域、風格、表現(xiàn)形式的《茉莉花》,體驗歌曲的不同特色和風格特征,愿意欣賞和學唱我國優(yōu)秀的民歌。
(2)欣賞、學唱江蘇民歌《茉莉花》,能用優(yōu)美、自然的聲音表達歌曲的情緒及音樂風格。
(3)欣賞東北、河北民歌《茉莉花》,感受其風格特征,能分析它們的異同及形成的原因。
(4)欣賞霍尊的民歌新唱《茉莉花》,懂得傳承中國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要有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對不同地域《茉莉花》風格的認識與了解。
【教學難點】聽辨樂曲段落,運用旋律、節(jié)奏、音色、速度等音樂要素分析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國有一首歌曲廣為傳唱,在1997年香港回歸的政權交接儀式上曾奏響這首歌曲。這首歌還在2004年8月19日的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在世界舞臺唱響,優(yōu)美的旋律讓世界為之傾倒。這是哪首歌曲呢?對,就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盾岳蚧ā??!盾岳蚧ā酚泻芏鄠€版本,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了解不同版本的《茉莉花》。
設計意圖:指出我國民歌《茉莉花》在國內外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學兩組舞蹈動作
師:在欣賞之前,請跟王老師做兩組動作,學完之后,請說說這兩組動作分別適合什么性格的人、表達怎樣的情緒。
(老師示范兩組動作,一組是用數(shù)字2創(chuàng)編的柔美型動作,一組是采用二人轉元素的動作)
學生學習動作后,說說動作分別適合怎樣的人、表達怎樣的情緒。
設計意圖:學生學習兩組在速度、身韻上差異較大的動作,體會如何直觀地表達不同的情緒、塑造不同性格的形象。
師:現(xiàn)在,我們將要聆聽兩首《茉莉花》——《茉莉花》1和《茉莉花》2。老師給出了一些詞條和剛才兩組舞蹈動作的小視頻,你也可以自己跟著音樂跳一跳。請你根據(jù)聽到的歌曲,選擇出適合歌曲的詞條、動作填入下面的表格里(如表1所示)。
(1)學生聆聽歌曲,完成學習單的填寫。
(2)請學生到黑板前完成。
(3)全班一起討論確定學習單的內容。
(4)分別做兩組動作,用適合動作的情感語氣讀“好一朵茉莉花”。
設計意圖:學生有任務地聽歌曲,初步感知兩首歌曲的不同風格,引導學生用合適的語氣表現(xiàn)不同的風格。
師:為什么兩首《茉莉花》有那么大的不同呢?我們去到兩個地方了解一下。
三、欣賞江蘇蘇州民歌《茉莉花》
(1)先向學生講述歌曲的產生背景。
師:早在1942年,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南京六合金牛山演出,當時一個年僅14歲、名字叫何仿的小戰(zhàn)士,聽說這一帶有個民間藝人會唱很多的歌,于是便找到他。這名藝人拉起琴為何仿唱了一首《鮮花調》,它原本是寫很多鮮花,何仿取了其中的一種并且定名為《茉莉花》,表現(xiàn)少女嬌羞、害怕的情緒,就一直傳唱下來,成為家喻戶曉的一首民間歌曲。
(2)跟琴模唱旋律,感受旋律的走向及其節(jié)奏。
環(huán)繞音? 3235? 2161? ? 321? 2·3
江蘇《茉莉花》的旋律進行以級進、小跳為主,一字多音,節(jié)奏緊湊。
(3)聆聽方言版《茉莉花》,感受吳儂軟語,請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學習。
(4)試一試學用方言唱最喜歡的一句,并加上剛剛學習的舞蹈動作1。
(5)小結:江蘇民歌《茉莉花》旋律柔美婉轉、細膩流暢,如涓涓流水,沁人心脾,是一首表現(xiàn)江南水鄉(xiāng)少女嬌羞可愛樣子的民歌小調。
設計意圖:觀看PPT短片,感知江蘇的人文環(huán)境、風土人情、音樂文化,通過唱歌曲、學方言演唱、舞蹈動作等音樂活動,體驗江蘇民歌的音樂風格。
四、欣賞東北民歌《茉莉花》
(1)師:接下來的視頻又將帶我們去到哪里?那里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當?shù)氐娜藗兿矚g的主要音樂文化形式有哪些?
學生欣賞PPT,聆聽東北民歌《茉莉花》,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試著猜測東北人的性格。
(2)學生跟著龔琳娜老師學唱東北民歌,觀看龔琳娜老師清唱東北民歌《茉莉花》的視頻。
(3)學唱東北《茉莉花》的前兩句。學生說說東北《茉莉花》的歌曲風格,感受旋律中的下滑音給歌曲帶來的明顯的風格特征。學生加上學的舞蹈動作2,唱東北《茉莉花》的前兩句。
(4)兩首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比較。東北《茉莉花》的旋律進行以大跳為主,節(jié)奏寬松。
(5)小結:東北民歌《茉莉花》就像東北人率直豪爽的性格一樣,熱情風趣。
五、欣賞河北民歌《茉莉花》
師:在河北也有一首《茉莉花》,它吸取河北甩腔的方式,同時加以板胡、嗩吶、笛子的演奏,節(jié)奏具有舞蹈性,帶有戲劇味,以表現(xiàn)北方女子爽朗熱情的性格。
(2)欣賞河北南皮《茉莉花》。
(3)師: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后有一個較長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呂劇“四平腔”的常用拖腔。歌曲中還加入了很多的襯詞、襯腔,為這首歌曲增添了地方色彩。
六、小結
茉莉花以它獨特的芬芳、美麗和樸實無華,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風土人情,同一主題的歌曲就有不同的地域音樂風格,演繹著不一樣的聲韻情味。南方音樂柔美清秀,北方音樂熱情高亢。這就是我們民族民間音樂的魅力,民族民間音樂是我國音樂藝術中的瑰寶。
經典永流傳,隨著時代的進步發(fā)展,音樂文化日益繁榮,民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推陳出新,通過改編、翻唱等方式給我們傳統(tǒng)的民歌注入新的活力與生命力。
七、欣賞民歌新唱:霍尊演唱的《茉莉花》
對比現(xiàn)代流行歌曲風格(通俗歌曲唱法)+江蘇揚州版+河北版的異同。
這里面融合了流行歌曲、江蘇揚州、河北民歌的《茉莉花》版本及不同的演唱技巧,用流行歌曲的創(chuàng)作手法,加入電聲樂隊配置,演繹出新版《茉莉花》。
設計意圖:傳承中國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要有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精神。只有繼承和發(fā)揚并舉,才能使民族民間音樂文化永遠流傳下去。
八、總結
江蘇地區(qū)版本的《茉莉花》儼然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它向世界展示出中國文化的和緩、柔美和善意?!盾岳蚧ā纺壑祟悓κ澜绾推?、美好的信仰、希望和情感。它既是中國的,又是全世界的。
九、課后練習
課后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其他版本的《茉莉花》,通過了解當?shù)氐娜宋娘L俗、地方音樂文化感受當?shù)亍盾岳蚧ā返母枨L格,帶來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
參考文獻:
[1] 胡梅芳.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與小學音樂教育的聯(lián)系研究[J].中文信息,2014(07).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