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芳,董燕斌,郁晨陽,董雄輜,3,4@
(1.安徽醫(yī)學高等??茖W校 藥學系,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師范學院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3.連云港市工投集團 利?;び邢薰荆K 連云港 222001;4.南京理工大學 化工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4)
使用硝硫混酸進行芳烴硝化反應是化學工業(yè)上最廣泛和重要的過程之一。該工業(yè)過程從19世紀開始就在塑料、制藥、染料、炸藥和殺蟲劑工業(yè)中以間歇、半間歇或連續(xù)方式生產各種硝基芳烴[1]。該工業(yè)生產方法主要依賴于硝酸過量的硝硫混酸硝化法,但該方法具有諸多缺點,如異構體的選擇性低、廢酸和氮氧化物煙霧的產生等安全問題[2]。近年來,為解決該硝化過程的諸多問題,眾多研究者在硝化試劑[3-8]和硝化催化劑[9-11]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對于硝化反應機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12-15]。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16]的基礎上,繼續(xù)探討在微波輔助下,使用硝酸鉍為硝化試劑的選擇性硝化對氯甲苯,并討論反應條件的影響。
試劑為市售分析純。
新儀UWave-1000微波·紫外·超聲三位一體合成儀。
島津Shimadzu 2014-C氣相色譜儀,OV-101色譜柱(df =1.5 μm × 0.53 mm I.D.× 30 m),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內標物對硝基甲苯。
Bruker Advanced Digital 400MHz1H NMR核磁共振譜儀,內標物TMS,溶劑CDCl3。
使用電子天平分別稱取10份不同質量的對氯甲苯于小試劑瓶中,然后分別加入定量的內標物對硝基甲苯,加入約10 mL的二氯甲烷溶劑溶解,氣相色譜進行分析,繪制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得到對氯甲苯的相對校正因子,同理得到4-氯-2-硝基甲苯和4-氯-3-硝基甲苯的相對校正因子,見表1。
表1 各物質的保留時間及相對校正因子
進樣口溫度設置為220 ℃,檢測器溫度設置為220 ℃,柱溫采用程序升溫,初始溫度為80 ℃,以每分鐘10 ℃升溫至120 ℃,保溫9分鐘。
該條件下,各物質的出峰位置(表1)。
磁力攪拌下向50 mL的四口圓底燒瓶中依次加入5 mL溶劑、0.35mL(3 mmol)對氯甲苯、0.56 mL(6 mmol)乙酸酐、0.49 g(1 mmol)五水硝酸鉍,在三位一體合成反應儀中以微波方式加熱5 min。加5 mL去離子水終止反應。將反應混合物轉移至分液漏斗中,用5 mL二氯甲烷洗滌燒瓶,合并溶液。分別用5 mL去離子水、5mL 10% NaHCO3溶液、5 mL去離子水洗滌,無水硫酸鎂干燥,加入定量(0.02 g左右)的對硝基甲苯作為內標物,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用氣相色譜儀進行分析,計算轉化率、產率和選擇性。
將反應混合物洗滌后經柱色譜分離,得到4-氯-2-硝基甲苯和4-氯-3-硝基甲苯純品,核磁共振氫譜表征:
4-氯-2-硝基甲苯:1H NMR (400 MHz,CDCl3)δ 7.975 (d,J=2.4 Hz,1H),7.476 (dd,J=2.4,8.0 Hz,1H),7.295 (d,J=8.0 Hz,1H),2.575 (s,3H);
4-氯-3-硝基甲苯:1H NMR (400 MHz,CDCl3)δ 7.675 (d,J=2.0 Hz,1H),7.415 (d,J=8.4 Hz,1H),7.317 (d,J=2.0,8.4 Hz,1H),2.412 (s,3H)。
其硝化反應方程式為:
考察溶劑對反應的影響,分別選擇正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等為溶劑進行對氯甲苯硝化反應,結果見表2。
表2 溶劑對硝化反應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溶劑條件下,硝化反應的產率差別較大,當溶劑為二氯甲烷時,硝基對氯甲苯的產率為37.3%,4-氯-2-硝基甲苯的反應選擇性為52.8%。
為考察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在硝化反應體系中加入0.1 g不同金屬鹽改性后的β沸石分子篩催化劑,反應結束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結果為:加入催化劑后,對氯甲苯硝化反應的產率和4-氯-2-硝基甲苯的選擇性與不加催化劑的硝化反應相比都有較大增加,當使用硝酸鉍改性的β沸石分子篩Biβ時,硝基氯甲苯的產率為55.9%,4-氯-2-硝基甲苯的選擇性為65.6%,比較影響關系匯成表3。
為考察催化劑用量對硝化反應的影響,在不同用量Biβ沸石分子篩催化下進行對氯甲苯硝化反應。隨著催化劑Biβ用量的增加,4-氯-2-硝基甲苯的選擇性逐漸增加,但硝基對氯甲苯的產率先增加后減少,當催化劑用量從0.1 g增加至0.2 g時,產率從55.9%增加到60.2%,隨著催化劑用量的繼續(xù)增加,反應產率反而下降,最后確定最佳催化劑用量為0.2 g,表4。
表4 催化劑用量的影響
考察硝化試劑的用量對硝化反應的影響,在硝化試劑五水硝酸鉍的不同用量條件下進行硝化反應,當硝化劑用量由1 mmol增加到2 mmol時,產率逐漸升高,而硝化劑用量繼續(xù)由2 mmol增加到3.5 mmol時,產率反而降低,而4-氯-2-硝基甲苯的選擇性變化不大。因此確定硝化劑五水硝酸鉍的最佳用量為2 mmol,此時硝基對氯甲苯的產率為70.6%,表5。
表5 硝化試劑用量的影響
采用m062x[17,18]/6-311+G(2d,p)//b3lyp/6-311+g(2d,p)方法對對氯甲苯兩種硝化反應產物中間體的能量進行計算,發(fā)現(xiàn)甲基鄰位硝化中間體的能量比甲基間位硝化中間體的能量低5.81 kJ/mol(考慮二氯甲烷溶劑效應采用SMD[19]模型,通過高斯09 D.01[20]程序軟件實現(xiàn)),因此該反應路徑更有利。同時,甲基與氯原子都是鄰對位定位基,且甲基的定位作用比氯原子的定位作用略強,因此,4-氯-2-硝基甲苯的選擇性比4-氯-3-硝基甲苯高。
硝酸鉍可作為硝化試劑進行對氯甲苯硝化反應,改性沸石分子篩催化劑Biβ能提高4-氯-2-硝基甲苯選擇性,微波輔助硝化反應相比回流加熱反應能節(jié)省反應時間。優(yōu)化條件下,硝基對氯甲苯的產率為70.6%,4-氯-2-硝基甲苯的選擇性為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