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瑤
【教學目標】
1.認識“相、遇、喜、歡、怕”等12個生字,會寫“字、左、右”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字謎,通過線索發(fā)現謎
底,進一步了解構字規(guī)律。
3.激發(fā)學生的識字熱情,感受漢字的獨特魅力,培養(yǎng)對漢字文化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學們,今天是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的正月十五,人們會吃元宵,逛燈會,猜燈謎。老師這兒正好有一個燈謎,誰想來挑戰(zhàn)一下?(出示燈籠字謎:一加一不等于二。)
學生猜出謎底:“王”。
像這樣燈籠上的字就是“謎面”,我們猜出的答案叫作“謎底”,而答案是一個字的謎語就是“字謎”。今天,老師也要在教室里舉辦一場“遠思班元宵花燈會”,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識字第4課《猜字謎》。
1.板書課題,讀課題。
2.指導書寫“字謎”的“字”。
指導觀字三步法:一看結構,二看筆順,三看關鍵筆畫。
教師范寫,邊寫邊念書寫要點:上點居中左點斜,橫長勾小寬適中,橫畫上斜撇要短,長橫托住穩(wěn)重心。
學生眼睛看,耳朵聽,伸手跟隨書空。
3.學生在課本上描紅,教師巡視指導,展示評價。
【設計意圖:輕松愉悅的氛圍,會讓課堂充滿活力。這一天剛好是元宵節(jié),通過“花燈會”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一個簡單字謎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
二、游戲識字,激活識字樂趣
1.初步讀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讀要求)
(1)用1號音量自讀
課文。
(2)讀準字音,讀通
句子。
2.點名讀文,相機正音。
(1)看看課文中一共有幾則謎語,明確學習任務:本節(jié)課學習第一則字謎。
(2)請學生朗讀課文,
教師相機正音,并將生字卡片放在聽得認真的學生桌上,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
3.趣味游戲,識記生字。
(1)游戲:生字寶寶在哪里。教師喊出字寶寶的名字,學生持字卡上講臺,高舉領讀,全體跟讀。
(2)小老師領讀生字。
注意營造并強化儀式感。教師選好小老師后,帶領全班學生向小老師問好。在小老師領讀后,教師帶領全班學生感謝小老師。
(3)識字方法交流。
參加“花燈會”,猜謎本領不能少。老師出了好幾個謎語,請你在卡片中找找答案。
出示字謎:
口上十個豆(喜)
通過給“喜”字找朋友,識記生字“歡”。
學習又字旁:引導學生觀察“又”字與又字旁的區(qū)別,變偏旁改捺為點。帶領學生書空偏旁。
見信未見人(言)
今天多一點(令)
鼓勵引導學生用以往所學的多種識字方法進行自主學習、交流匯報。(加一加:相、怕、凈;組詞法:相遇、互相;生活識字:純凈水的“純凈”。)
學習兩點水旁:引導學生觀察偏旁筆畫,一筆點,二筆提。帶領學生書空偏旁。
4.游戲:開火車認讀生字。
【設計意圖:運用大量游戲活動讓生字反復出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花燈會,猜字謎”的情境中掌握運用各種方法識記生字,獲得識字的成就感?!?/p>
三、學習課文,感悟字謎理趣
1.齊讀課文,圈畫謎面找線索。
線索:左、右、綠、紅、起涼風、及時雨、最怕水。
2.逐行分析,引導學生猜字謎。
左邊綠,右邊紅。(推理出左右結構)
左右相遇起涼風。(推理出字義)
綠的喜歡及時雨。(推理出左部為一種農作物)
紅的最怕水來攻。(推理出右部為火)
綜上得出,謎底為“秋”。
3.指導朗讀,多種形式讀課文。
指導要點:節(jié)奏明朗輕快,注意“風”的讀音。
【設計意圖:字謎將“秋”分解成“禾”“火”兩個部分,主要揭示了合體字的構字規(guī)律。在學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逐行找線索,最后猜出謎底,以此鍛煉學生提煉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感悟字謎的理趣,獲得學習成就感?!?/p>
四、指導書寫,享受書法妙趣
1.出示“左”“右”。
2.引導觀察交流相似點與不同點。
相似點:都是半包圍結構,第一、二畫相同。
不同點:“左”下面是“工”,“右”下面是“口”。
3.引導使用三步法觀察生字書寫要點。
一看結構;二看筆順;三看關鍵筆畫。
4.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左”字書寫要點:橫要短,撇要長。豎要稍稍往右靠,長橫微微右出頭。
“右”字書寫要點:橫要長,撇要短。“口”字寫得小又扁,躲在橫的正下方。
5.學生書寫描紅,教師巡視指導,展示評價。
【設計意圖:“左”“右”兩字結構相似,放在一起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其字形特點。寫字環(huán)節(jié)貫徹三步觀察法能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寫字過程中自主分析生字,抓住字的特點與關鍵筆畫,將字寫規(guī)范,寫美觀。多加練習,學生從中感受漢字之形美,享受書法之妙趣?!?/p>
(作者單位:廣東珠海市香洲區(qū)潮聯(lián)學校)
責任編輯 楊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