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小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一直是教學難點。很少有學生的作文能貼近生活,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的生活單一,也沒有觀察生活的習慣,寫作素材不足,以致在作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無從下手,無話可說的情況。因此小學作文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寫作素材,這樣在作文中就能寫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文章自然就真實且耐人尋味。本文著重從作文生活化教學的影響與意義,作文生活化教學面臨的問題以及生活化教學開展的具體方法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的影響與意義
當前小學作文教學的狀況是大部分教師忽略學生的生活實際,一味地要求學生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仿寫,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思維就局限在教學的框架里,很難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因此作文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是十分必要的。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活”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通過仔細的觀察,有了生活經(jīng)驗與感悟,才能夠?qū)懗稣鎸嵡腋挥懈星榈淖魑摹?/p>
作文生活化教學,除了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以外,學生還能從日常生活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大部分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思路和缺少寫作素材,只能按照教師的要求來寫,缺少個人情感的表達。作文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對生活中的點滴加以記錄,從而能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豐富的情感,讓寫出來的文章更真實,更能打動人。
二、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雖然已經(jīng)意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仍面臨諸多問題。
首先,教師對小學作文教學不夠重視,認為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限,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全面提高能力。為了教學方便,教師會設(shè)定一些框架,這使得學生的作文訓練簡單了,但寫出來的文章缺少主觀思想,很難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其次,作文生活化教學重點不夠明確,生活化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轉(zhuǎn)變寫作觀念,由以往的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wù)變?yōu)橛米魑挠涗浬睿惆l(fā)情感。但目前很多教師只是一味地關(guān)注學生作文的組詞造句和文章結(jié)構(gòu),沒有從構(gòu)思和積累生活素材方面鍛煉學生的能力,導致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空洞,缺乏新意。
三、作文生活化教學開展的具體方法
1.在校園活動中積累寫作素材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然而大部分學生都不曾留心生活,更沒有意識到生活其實很精彩,以致于缺少生活素材,寫出來的文章不真實,很難引起別人的閱讀興趣。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且校園生活就很豐富多彩,因此可以從這里挖掘?qū)懽魉夭?。小學生有豐富的課外活動,如足球、籃球、合唱、美術(shù)、書法等,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這些活動?;顒咏Y(jié)束,學生可以將自己在活動中遇到的新鮮事或有趣的人等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為日后的作文積累生活素材。教師還可以在每一次課外活動結(jié)束后組織集體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從而增強個人的活動體驗。要讓學生將作文作為個人表達思想情感的一種方式,讓他們愿意寫作,進而愛上寫作。
2.構(gòu)建多元化的活動形式,積累特色寫作素材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將寫作方法與技巧教給學生以外,還應當組織多元化的活動,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盡情地參與到活動中,以豐富其生活體驗和個人情感。
例如,在《秋天的記憶》這篇作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帶領(lǐng)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或者去當?shù)氐墓珗@仔細觀察秋天大自然發(fā)生的變化,其中包括各種昆蟲和動物等。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去看,這樣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觀察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搜集自己喜歡的樹葉花瓣,回到教室,讓學生利用這些樹葉花瓣做剪貼畫,創(chuàng)作出一幅秋天的美麗畫卷。這樣學生對秋天會有更深刻的認識,這個過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還能將語文教學與美術(shù)創(chuàng)作活動相結(jié)合,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再如,在事件記敘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活動,如“劇情演練、大掃除、植樹活動等”,在豐富有趣的校內(nèi)活動中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真實的活動體驗,為日后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3.構(gòu)建家校合作體系,開展親子活動
家庭與學校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在校園活動中積累寫作素材,也要知道家庭生活也是學生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之一。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建立家校合作教學體系,開展親子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活動,這也能積累寫作素材也大有裨益。如此,不僅能將家庭教育應用于寫作教學中,還能夠讓學生與家長更好地溝通互動,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chuàng)建“親情活動”,如布置“為媽媽洗腳、學習做一項家務(wù)”任務(wù),讓學生主動與家長溝通互動,這樣學生在以后的作文中就可以寫出自己的真實體驗,表達真情實感。教師還可以在家長群中讓家長陪孩子玩游戲、旅行、參觀等。讓家長主動與孩子溝通,從而為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建良好的環(huán)境。如可以要求家長利用周末或休假時間帶領(lǐng)孩子參觀名勝古跡或附近的博物館,開拓學生的視野;也可以帶孩子去郊游、采草莓、摘蘋果等。這些親子活動不僅僅能為學生的作文提供寫作素材,更能使學生在愛的氛圍中健康地成長。
作文教學只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才能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參加豐富的活動,讓他們真正地走進生活、留心生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感知與思考,增強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而寫出更高質(zhì)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