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群
◆摘? 要:低年級的小學生在音樂學習期間經(jīng)常出現(xiàn)節(jié)拍不穩(wěn)、歌唱不準的問題,很難理解樂理方面的知識,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在音樂教學中引入柯爾文手勢。本文簡要闡述了柯爾文手勢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并分別指出了柯爾文手勢在小學音樂音準訓練、音階教學和歌唱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此來提高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
◆關鍵詞:柯爾文手勢;小學音樂;音樂教學;運用策略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與發(fā)展,小學音樂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過去的音樂教學中,教學的方法和形式較為單一,音樂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如何提升音樂教學有效性是音樂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聽栁氖謩菔且环N身體語言,把七個音階用七種不同的手勢與位置高低進行表示,令音高的概念更具形象化和視覺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使用柯爾文手勢能夠令小學生對音樂形成深刻的認識。
一、柯爾文手勢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從字面上不難理解,柯爾文手勢是一種手勢,是柯達伊音樂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把手勢與唱名結合在一起,一共分成7個等級,把手勢的學習和重低音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對音準、音階等內(nèi)容形成直觀的印象??聽栁氖謩菰谛W音樂教學中的使用,可以提升樂理知識學習的生動性和形象性,便于學生區(qū)分高音和低音,正確把握音準。同時,音樂教師在利用柯爾文手勢開展課堂教學時,還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受到各科教師的關注,柯爾文手勢的引入有利于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講,音樂學習中的理論知識十分復雜,為了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把握,教師可以使用柯爾文手勢提升抽象的歌曲演唱技巧的形象性,調(diào)動低年級小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保證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果。
二、柯爾文手勢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小學的音樂教學受到廣泛關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將柯爾文手勢使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可以順利地處理這些問題,提升音樂教學的效果,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師對柯爾文手勢認識不全面,不知道該如何高效地利用柯爾文手勢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影響著柯爾文手勢的實踐效果。
(一)利用柯爾文手勢強化音準訓練
一年級的小學生初次正式學習音樂知識,他們的音準比較差,在音樂學習中,音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而且音準還決定著歌曲演唱的效果,為了幫助一年級的小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教師可以在音準訓練中引入柯爾文手勢進行教學,使用各種手勢及空間位置代表不同的唱音,利用手勢糾正小學生的音準,明確音高的具體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教會學生知道什么是半音和全音,讓小學生知道基本音的關系。音樂教師可以依據(jù)聽→單音唱→跟著節(jié)拍唱的順序,同時使用柯爾文手勢指導學生開展音準練習,讓小學生反復地聽和唱,把基本音唱準。
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年級的小學生在唱fa和si時普遍唱不準,所以筆者使用手勢分別對這兩個音做出說明,在給學講解fa時,將手握拳豎起大拇指之后翻轉(zhuǎn)過來,這個手勢的高度稍微高于mi,同時還比sol低一點,告訴學生們在唱fa這個音時要和mi與sol靠近,但又不完全一樣,同時給學生們做示范,糾正他們的音準。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歌曲,然后結合歌曲的旋律為學生展示柯爾文手勢,在演示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思考教師都做了哪些動作,每個動作出現(xiàn)了幾次,之后由教師指導小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手勢展開練習,最后教師在講臺上做手勢,讓學生在臺下跟著旋律進行歌曲的演唱。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唱準音,同時還可以讓他們掌握歌曲的規(guī)律,鍛煉他們的視聽能力,一舉多得。
(二)利用柯爾文手勢展開音階教學
若學生對音階把握不準,在歌曲的演唱期間很有可能出現(xiàn)找不到調(diào)或者跑調(diào)的問題,因而音樂教師需要加強對音階教學的重視程度,幫助小學生把音唱準,把調(diào)子找準確,提高學生對音樂旋律學習的積極性。在音階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地應用柯爾文手勢,利用不同手勢的空間位置變化代表不同的音階,在模仿和反復練習期間提高小學生對音階的認知,使其感受到音階的特質(zhì)。
比方說,在《大雨和小雨》的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樂器演奏其中的某一段旋律,使用手勢表示這段旋律的音階,為學生范唱,之后讓學生模仿手勢和唱音。在練習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進行聽旋律做手勢的小游戲,彈奏旋律當中的某個音,讓學生做相應的手勢和唱音,讓回答正確的同學隨機挑選其他同學做前一個或后一個的音的手勢,,并唱出來。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保證學生相同音的手勢高度是一致的,展現(xiàn)出不同音手勢的高度差,更好地促進學生對音階變化的理解。
(三)利用柯爾文手勢進行歌唱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歌曲的演唱教學十分重要,在過去的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只關注低年級的學生是否可以把歌曲完整的唱出來,對學生的演唱效果重視程度不足,此種教學形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教師可以把柯爾文手勢應用到歌曲的演唱教學中,利用手勢展現(xiàn)歌曲的旋律變化,指導學生掌握歌曲的音調(diào)變化,讓小學生把音唱準,提高歌曲演唱的質(zhì)量,提高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
比方說,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小青蛙找家》的演唱時,可以先利用樂器演奏歌曲的旋律,然后按照旋律依次做對應的柯爾文手勢,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手勢對應著哪個音,指導學生把音唱準,然后鼓勵小學生們把各個音連在一起,共同構成完整的歌曲旋律,最后帶領學生按照歌詞展開歌曲的演唱,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使用柯爾文手勢,能夠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降低音樂學習的難度,便于低年級學生理解和掌握樂理知識,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音樂教師可以充分參考上述內(nèi)容,將柯爾文手勢引入小學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的形式與方法,保障音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學玉.柯爾文手勢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的優(yōu)勢分析[J].新課程,2021(09):76.
[2]顧粟.柯爾文手勢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析[J].黃河之聲,2019(12):127.
[3]顏瑩.淺談柯爾文手勢在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文存閱刊,2017(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