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敏
摘?要:在新時期的教學環(huán)境中,我國越來越重視對人才的審美素質培養(yǎng),不僅社會需要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才,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也需要人們善于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應用美,而古詩文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其內容涵蓋面廣泛,凝聚了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具有豐富的美學教育意義。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未能意識到古詩詞對美元素的充分內化,因此對語文課堂中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感悟力缺乏針對性訓練,阻礙了初中生語文學習的發(fā)展。因此,文章將充分明確并分析當前初中古詩詞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弊病現(xiàn)狀,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索具有實效性的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初中教學;古詩詞;審美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
一、 引言
初中階段的古詩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它不僅承載著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使命,更是提升當代初中生整體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所以初中校園、教師和同學都應該充分明確并重視古詩詞的審美教育培養(yǎng)意義。學校要懂得合理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教師要懂得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打造符合學生及時代發(fā)展需求的課堂,學生要懂得積極配合教育工作,提升個人的審美素養(yǎng),樹立高品質審美意識。所以筆者將針對以上觀點,從校園、教師、學生三個方面具體分析古詩文審美教育融入初中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為提升初中語文審美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提供理論支撐。
二、 當前初中古詩詞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校園審美教學氛圍低迷,環(huán)境缺乏新意
當前很多學校都有意識加強對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而古詩文教學也恰好需要日常生活學習氛圍的烘托培養(yǎng),所以這種做法無疑是積極正向的,但是學校的具體改善設計缺乏新意,忽視氛圍烘托的引導作用。比如,在走廊中懸掛古詩詞書法及相關畫作、在校園內設置讀書角等,雖然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但是往往忽視了初中生的興趣特點。初中階段的學生更喜愛時下流行的內容,他們本身對古詩詞文化缺少探求欲望,即便有部分同學志趣在此,但仍舊占據少數,無法起到帶動作用。所以學校僅僅局限于增強表面的古詩文文化氛圍是遠遠不夠的,環(huán)境熏陶固然重要,但同時還需要結合相關的古詩文活動和積極引導介紹,才能夠達到審美教育的效果。學??梢詧猿侄ㄆ陂_展午自習帶讀古詩文的活動,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到校園的讀書角進行集體朗讀展示,并依據班級整體表現(xiàn)評選出朗讀之星,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積極投入到詩文誦讀過程中,進而充分利用校園搭建的審美教學環(huán)境,將審美教育落到實處,增強環(huán)境暗示,拓寬學生接觸和理解古詩詞的渠道。
(二)教師審美教學認識及個人審美能力不夠扎實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其個人綜合素質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只有教師具備優(yōu)秀的審美素養(yǎng),才能夠將其內化成為自身的審美教學能力,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才能夠為學生樹立起模范榜樣,發(fā)揮帶動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審美學習中,對文學作品的外在形式及內在含義展開深入理解感知。
但是在現(xiàn)如今的古詩文教學中,很多教師自身對古詩詞的教學就存在抵觸情緒。雖然認同古詩詞的審美教育價值,但是在授課時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一旦脫離教師的引導便會很難對詩詞內容進行深入探討,長此以往學生對美的理解始終停留在教師的引導范圍內,審美教育成效不容樂觀。而且教師們受到課時限制,加之語文教學任務較重,為完成教學既定任務,把握教學內容的準確性,往往習慣于進行傳授式教學,忽視了在課堂中為學生預留充足的審美鑒賞思考時間,久而久之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環(huán)境,很容易造成思維固化,又談何培養(yǎng)審美能力。
初中生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在教學引導中要注重感同身受,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投射力,但是師生的興趣愛好往往存在差異,且教師的審美理解仍存在片面性,個人審美功底不夠扎實,教學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這些都會阻礙對學生的審美引導。
(三)學生審美意識薄弱,缺乏古詩文鑒賞興趣
審美意識是促使學生主動進行鑒賞實踐的思想基礎,是促成審美沖動的動力,學生只有在自身觀念中形成獨立完善的審美意識,才能夠在古詩詞學習中自然流露審美取向,進而產生不同的審美觀點和態(tài)度。但是當代初中生在古詩文課堂學習中的審美欲望有待激發(fā),甚至很多學生學習古詩文只是為了應對考試,這種功利性的學習態(tài)度都會在潛移默化中淡化古詩文的教育意義。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自然無法促成審美沖動,從而很難在審美鑒賞中產生愉悅情緒達成教學目標。學生的古詩文鑒賞興趣得不到有效激發(fā),導致課堂教學氛圍低迷,部分學生的課堂專注力低下,甚至會出現(xiàn)睡覺或選擇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情況,孩子們長期處于這種學習環(huán)境中,而且處于青春期,很容易產生逆反,破壞班級整體學習風氣,嚴重阻礙初中生審美教育的有序開展。
三、 有效加強初中古詩詞教學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具體策略
(一)注重詩文韻律感悟,提升審美感知力
初中的古詩文教學內容是經過教育專家結合實際教學現(xiàn)狀細致選取的精華,其教育意義不言而喻。但是古詩文不同于語文課文講解,它作為一種特殊文體,在學習研究中需要依靠學生的理解感悟才能達成審美教學目的,但是傳統(tǒng)教育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很難促進學生的思考分析。所以教師們應當加快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嘗試將古詩文理解精細化,增強對詩詞韻律的感悟,進而幫助學生體驗詩詞意境,在感受古詩文音律起伏的特點中,渲染課堂審美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審美熱情,進而引起情感共鳴,提升審美感知力。
比如,在學習《登飛來峰》一課時,對于文中詞句富有節(jié)奏韻律,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七字句結合詩句內容,劃分成二二一二的四處停頓進行朗誦,如:“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蓖ㄟ^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讓學生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創(chuàng)作情緒,了解古詩詞的韻律美。
(二)創(chuàng)設詩文教學情境,提升審美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