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鈺 賁海娥
[摘 要]《司馬光》是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文言文課文,講的是司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教學這篇課文,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通過借助注釋、結(jié)合插圖等方法理解字詞意思,理解這篇文言文的內(nèi)容,感悟司馬光的機智勇敢,沉著冷靜,并通過反復朗讀使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關(guān)鍵詞]《司馬光》;朗讀;品讀;演一演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25-0077-02
[教材簡析]
《司馬光》是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文言文課文,講的是司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表現(xiàn)了司馬光的聰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端抉R光》以精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個機敏的七歲男孩的形象?!氨娊詶壢?,光持石擊甕破之”實為文眼,突顯了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全篇內(nèi)容簡單,言簡意賅,但故事情節(jié)完整。
[教學目標]
1.多種形式朗讀,把課文讀準、讀通,讀出停頓和節(jié)奏,嘗試背誦。
2.通過借助注釋、結(jié)合插圖等方法理解字詞意思,理解這篇文言文的內(nèi)容,感悟司馬光的機智勇敢,沉著冷靜。
3.通過反復朗讀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反復朗讀,讀準、讀通,讀出停頓和節(jié)奏,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點。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希沃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班里跟老師同姓的同學請舉手。
2.我們的姓氏里只有一個字,在中國的“百家姓”里只有一個字的姓氏稱之為單姓。
3.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一個人物,他有些特別(隨機板書——司馬),他的姓氏和我們不同,姓里有兩個字,超過一個漢字組成的姓氏我們稱它為復姓。今天我們認識的人物,他姓司馬,名光。
板書課題:司馬光
4.齊讀課題。
[設(shè)計意圖]從熟悉的姓氏導入,學生既認識單姓、復姓,又自然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一舉兩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讀,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02頁,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接下來大家?guī)е首x要求讀課文吧!
2.同學們讀書的聲音非常響亮,老師想聽聽你們讀得是否正確,誰來試試?
3.課文出現(xiàn)的“甕、跌、皆、棄、持、迸”字音比較難讀,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讀這幾個字呢?
4.現(xiàn)在大家都已經(jīng)讀準了字詞,對讀好句子一定更有信心了。試試看,老師相信你們肯定比第一遍朗讀時有明顯的進步。(指名讀并適時給予朗讀直觀的分值評價。)
5.齊讀。
二讀,讀出節(jié)奏。
1.聽著同學們的讀書聲,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請同學們認真聽,注意聽老師讀的時候在哪稍稍停頓,請你用斜線畫一畫。
2.剛才老師是按照這樣的節(jié)奏讀課文的,你畫對了嗎?
課件: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3.請同學們按照這樣的停頓方法,自己試著再讀課文。
4.男女生賽讀,根據(jù)學生的朗讀適時地進行直觀的分值評價。
5.跟著配樂有節(jié)奏地朗讀。
[設(shè)計意圖]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讀代講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節(jié)奏地朗讀,使學生在正確朗讀的基礎(chǔ)上對文言文有初步的認識,并體會古文的韻味。
三、品讀課文,理解文意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把課文讀通讀順了,其中的意思你知道多少了呢?要理解意思,當然少不了借助課文提供的注釋來幫忙。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借助文中的注釋,試著理解課文的意思。
1.誰能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內(nèi)容說一說?
2.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庭”“登”“甕”的意思,滲透“組詞法”等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板書:借助注釋、組詞法
3.當同伴落水時,司馬光是怎么做的?找出相關(guān)句子讀一讀?!肮獬质瘬舢Y破之”中的“之”如何理解,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板書:聯(lián)系上下文
4.“光持石擊甕破之”,是一下就擊破了嗎?請同學用動作演示一下。指導朗讀句子“光持石擊甕破之”讀出沉著的語氣、敬佩的語氣。
5.結(jié)果怎樣?齊讀“破之”“水迸”“兒得活”。聯(lián)系上下文并借助插圖,理解“迸”的意思。指導朗讀句子“水迸,兒得活”,讀出高興的語氣。
板書:看插圖
6.再次齊讀全文,體會文言文語言的精彩。
[設(shè)計意圖]以學生為主,層層深入,使學生在流利朗讀的基礎(chǔ)上,能夠理解古文的意思。同時運用啟發(fā)引導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為以后文言文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
四、我來說故事
1.我們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我們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吧!講故事要生動形象,只講意思不免有些枯燥乏味,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把故事講得既生動又形象呢?(相機出示講故事的星級評分標準。)
2.指名到講臺上講故事。
3.合作學習。
說一說:同伴落水時,其他孩子怎么做?司馬光怎么做?
議一議: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4.學生交流匯報。
5.當同伴落水時,司馬光和其他孩子的做法是不一樣的。司馬光有沒有驚慌失措?他怎樣做?文中是怎么寫的?請找出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
6.從司馬光破甕救友這件事上,說一說你眼中的司馬光是個怎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什么?
7.帶著對司馬光的敬佩之情再讀一讀課文。
[設(shè)計意圖]通過“說故事”活動,引導學生將凝練的文言文還原成畫面,輔以想象,再將畫面轉(zhuǎn)換成具體生動的故事,這樣大家不但認識了一個機智的司馬光,而且把故事講得有聲有色,為背誦文言文做好了鋪墊。
五、演一演
全文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句話,可司馬光砸缸的場景卻好像發(fā)生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一起重現(xiàn)當時的場景吧!
1.出示表演要求,合作表演,再現(xiàn)故事場景。
2.教師對表演后的學生進行隨機采訪。
采訪觀看的學生,說一說“落水者“和“司馬光”表演得對不對?依據(jù)是什么?
采訪眾人:你們?yōu)槭裁磁芰搜剑?/p>
采訪司馬光:你為什么不跑呀?
[設(shè)計意圖]通過“演一演”的活動,再現(xiàn)了故事場景,當遇到緊急情況時,眾人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xiàn)形成對比,從司馬光表現(xiàn)出的冷靜和智慧,進一步體會到司馬光美好的品質(zhì)。
六、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
1.出示文言文《司馬光》及現(xiàn)代文《司馬光砸缸》兩篇文章,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2.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
[設(shè)計意圖]通過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對比,發(fā)現(xiàn)和了解文言文的特點:精煉簡潔、概括力強。
七、嘗試背誦
剛才同學們將《司馬光》這篇文言文的故事進行了表演,演得真精彩!你們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記住呢?下面,就請同學嘗試背一背這篇文言文吧!
1.關(guān)鍵詞句引導背誦。
出示:群兒___________,一兒________,足跌________。眾________,
光________破之,水________,兒________。
2.結(jié)合板書背誦。
過渡:所謂“熟讀成誦”,你們在得到提示的情況下都把課文背誦下來了。給你們再增加難度,還敢挑戰(zhàn)嗎?
3.最高級別的挑戰(zhàn)來了,請全班同學起立,背對著黑板,挑戰(zhàn)“無字天書”背誦。
[設(shè)計意圖]文言文的語言精煉,內(nèi)涵豐富,充滿韻味。這種表達上的特色,是學生需要體會感悟的。因此,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鼓勵學生嘗試背誦,在熟讀成誦中積累語言,豐厚素養(yǎng)。
八、拓展閱讀,活用知識
今天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聰明、有智慧的司馬光。在古代,像司馬光這么有智慧的人還有很多,請看老師出示的這篇文言文《文彥博》,課后同學們可以讀一讀,了解文彥博是個怎樣的人?
[設(shè)計意圖]拓展閱讀版塊安排了另一篇簡單的文言文學習,讓學生嘗試用本節(jié)課學過的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拓展閱讀文言文大意。
九、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司馬光》這篇課文,從司馬光破甕救友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出司馬光小時候是一個機智勇敢、沉著冷靜的孩子;我們還第一次學習了文言文,初步了解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如可以借助注釋、插圖,碰到難句反復多讀幾遍。今后,我們可以用上今天我們學習的文言文的方法去學習更多的文言文。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