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紅巖
【摘? 要】當前的教育教學為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加強了對課程的研究。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升教學教研能力,將趣味教學模式融入數學教學中,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綜合素質能力。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數學;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7-0023-02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in Lower Grades Based on Interesting Teaching Mode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Feicheng City,Tai'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PANG Hongyan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curr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as strengthened the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the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teach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incorporate interesting teaching models into mathematics teaching, improv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mathematics, and then cultivat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s ability.
【Keywords】Interesting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Quality education
一、開展趣味課堂是培養(yǎng)面向現代化人才的教育需要
當今社會是一個現代化的社會,培養(yǎng)的是現代化的人才,開展趣味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現代化人才的重要教育舉措。在小學課堂中開展趣味課堂教學,需要一線教師堅持“五育”教育理念,不斷深入對數學方法、內容和策略的精細化研究,強化數學學科的整體育人功能。要因地制宜地加強對教研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進行教研,切實推動趣味課堂教學的扎實開展。
(一)全新素質教育育人模式需要開展趣味課堂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包括啟發(fā)式、討論式、探究式教學等,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實踐調查中不斷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和效率。傳統教學中的一些枯燥的學習方法已經明顯不適用當前學生發(fā)展需求,數學教學要立足于課堂實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做鞏固課前、課上以及課后的學習和知識,不斷打造趣味性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實現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變。
(二)推動互聯網+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趣味課堂
在教育教學中采用互聯網教學,是教育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也是構建趣味課堂的有效舉措。當前的教育教學中,很多學校都重視起信息化技術,通過采取政策法規(guī)促進更多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得到共享與普及。教師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中融入多媒體信息技術,一方面有利于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另一方面使趣味課堂教學目標成為現實,教師通過開展趣味課堂,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提升課堂授課質量。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收集學習趣味視頻的微教學,讓學生充分接受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
二、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低年級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特點,更容易受到趣味性事物的影響。有趣的學習能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課堂教學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趣味性教學,讓學生在扎實數學知識學習的同時,更好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一)趣味課堂需要增強對學生的實踐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實踐教育,要引導孩子主動走出去,通過動手實踐了解生活,并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創(chuàng)新。特別是對于趣味實踐教學而言,其核心是讓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學生在趣味課堂上可以主動動手操作,在體驗中學習數學并增強知識掌握能力,在不斷地動手操作過程之中,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造能力不但有所增強,讓趣味課堂更加高效的同時,更能讓學生牢牢掌握相關知識點并應用到實際之中,為將來學習更為困難的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chuàng)設趣味性情境化生活化數學學習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
科學合理地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是提升低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想讓低年級的孩子對較為枯燥的數學感興趣,就需要教師優(yōu)化教學手段,讓教學內容與現實結合起來,讓學生真正愛上課堂。低年級的學生自身的經歷較少,這就要求教師高度重視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找尋數學教學素材,讓單調枯燥的數字變得更有趣味性。學生也能在趣味情境下學會在生活中找尋數學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法,提升自身的數學能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根本目標。例如,教師在進行課件制作的時候,將本學校的升旗旗桿圖片放到PPT中,并在課件中標明國旗的高度,然后將本市范圍內最高的山的圖片放到課件中,并標注好山峰的高度。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計算出來兩者之間的高度差,讓學生在了解實際知識的時候也能學習數學知識。此外,教師在開展“數一數”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候,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讓學生都來數數本班有多少女同學多少男同學,一共有多少學生,然后再數數本年級有多少個班,最后再估算一下本年級一共有多少個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孩子理解一百、一千等大數,從而加深對于數字的理解。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始終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培養(yǎng)自我學習探索能力,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將數學游戲融入對比教學法提高課堂趣味性
科學合理地運用對比教學法是做好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措施。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特別是對于剛剛從幼兒園來到小學的學生而言,還沒有適應小學生的身份,沒有完全從以玩為主變?yōu)橐詫W習為主。這就需要數學教師進行科學引導,不能強行壓制學生的天性,要科學合理地設置數學游戲,進行數學游戲教學,讓學生在有趣的數學游戲中學習知識,愛上數學。教師需要注意在開展數學游戲的過程中,要靈活地運用對比教學這一教學手段,從而讓整個數學教學更為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比教學法能賦予數學知識更多的趣味性,拓展學生思維邊界,鍛煉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數學游戲中穿插數學概念對比,夯實學生數學基礎,引導學生游戲中合作學習。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開展游戲課堂,讓學生站起來做位置體操,教師帶領學生上上下下分別用胳膊上下互相指,前前后后來回甩胳膊,舉起左手再舉起右手拍手鼓掌左左右右循環(huán)。在學生有了位置認知后以同桌兩兩為一組開展數學游戲。教師在講臺發(fā)出指令“摸摸自己的左耳”,同學們紛紛舉起手觸摸自己的左耳朵,教師再發(fā)出指令“摸摸你的右肩”,同學們一聲令下碰自己的右肩膀。待學生熟悉游戲套路后教師可以在指令中加大難度,比如要求學生“用你的左手拍拍同桌的右肩膀”,讓學生在相對復雜的位置關系中能用數學邏輯完成推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同桌間面對面站立,發(fā)出指令“用你的右手摸摸同桌的左耳朵”讓學生在鏡像對比中完成位置推理,并通過對比,初步認識位置的相對性概念。在游戲結束后,讓學生用右手對同桌比一個大大的贊,既是對學習伙伴同桌的鼓勵也是對自己的鼓勵,營造和諧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階段,特別是低年級更是如此。數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將趣味性教學科學合理的運用到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愛上學習主動學習,更加高效踏實地掌握相關知識并學會靈活運用,最終推動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高質量開展。
參考文獻:
[1]周丹菊.趣味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的運用探究[J].文理導航,2019(30).
[2]萬素玲.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12).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