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延杰
摘? ?要:書法中的美育可以通過漢字構字規(guī)律、字形演變等方面來進行探究,這些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漢字藝術的興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文化的自信。
關鍵詞:書法藝術;美育土壤;人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1)20/23-0047-02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美育不僅僅是針對個別學生的藝術專長,而是面對全體學生的教育,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問題。學校進行審美教育的方式很多,但應用頻率最高、影響面最大、與學生聯(lián)系最緊密的是書法,即漢字書寫藝術。書法教育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祖國文字的情感,還可從對漢字書寫的意向構思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從體悟欣賞中提升學生審美素養(yǎng)。
一、書法,美育之魂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指學生通過了解漢字構字規(guī)律、學習漢字書寫技巧,然后反復練習,把漢字變成一幅幅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漢字從原始圖畫到表意符號,再到形聲兼?zhèn)?,經歷了圖畫文字、表意文字、形聲字三個階段,無論在哪個時期,從沒有放棄過對其形體美的追求,也正是因此激發(fā)了中國人對漢字的熱愛之情,使得漢字從傳遞信息的工具逐步發(fā)展為以漢字書寫為表現(xiàn)形式的書法藝術。書寫的過程就是通過分析字體特點、字體結構及挖掘字中意蘊,結合作者想要抒發(fā)的情感,把漢字變成極具美感的藝術品的過程。
學生在書寫漢字時,會調動所有的審美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中,將靈魂與漢字融為一體,在一筆一劃的書寫和品味中生發(fā)美感,獲得美的享受。因此,書法曾被藝術家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鄧以蟄先生曾說,“吾國書法不獨為美術之一種,而且為純美術,為藝術之最高境?!笨梢哉f,書法用最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書寫者深刻的思想內涵、審美傾向以及層次豐富的情感,將線條簡潔流暢感和簡約的美感發(fā)揮到淋漓盡致帶給人愉悅的美感,使欣賞者與書寫者產生心靈的共鳴。漢字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工具,也是進行文化交流的媒介,學生在漢字書寫中認識美、感受美,進而督促自己創(chuàng)造美。書法教育在學生審美教育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美育的實踐渠道,還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以審美態(tài)度對待生活的意識和習慣??梢哉f,書法教育聯(lián)結著美與生活,是美育之靈魂。
二、書法,美育之根
對于學生而言,每一天的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學校度過,每一節(jié)課都離不開漢字書寫。漢字書寫為學生提供了美育的豐沃土壤,是美育在學生心中扎根發(fā)芽的最佳路徑。學生從嬰兒到幼兒直至小學生,從無意識到對漢字產生興趣,到有意識地學習漢字——從認識漢字到書寫漢字,既感受漢字的美,又借助漢字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書法是一種藝術美,書法教育應從欣賞書法作品和教師的范寫中讓學生感受漢字的美,通過對漢字的字形演變和結構分析讓學生學會審美鑒賞,以學生身體力行的仿寫讓學生表現(xiàn)美,進而培育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塑造“美”的心靈,讓學生自覺成為“美”的創(chuàng)造者。只有學生對漢字的美有了初步的了解,才會將注入無數(shù)先輩重要思想的文化精神傳承下來,看到“中國藝術精神的最精美之點”。
漢字作為閱讀和表達的基礎賦予書法教育兼有認知的性質,其形體的美觀帶給人的愉悅感又賦予書法教育審美的性質。學生在學習漢字、課本知識的過程中就受到了美的熏陶,形成了美的情感和審美能力。書法藝術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其既包含著情感的功能,又兼顧到理性認知。書法在遵循一定邏輯的前提下通過書寫漢字來表達文本,又包含了一定的知識性。漢字書寫需要學生一次次調整心境、氣息合一,之后才能進入書寫狀態(tài),這樣周而復始,有利于學生提升自己的書寫技巧和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沉下心來多加思考,去感受書法大家的思想境界以及文化素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審美。
三、書法,美育之階梯
漢字講究間架結構、穿插技巧,注意單個字的美觀、勻稱以及字與字之間的整體和諧美。練習書法的過程就是不斷調整審美角度、不斷運用審美技巧、不斷提升審美能力的過程。書法作品不僅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審美態(tài)度,也滲透了一個人的情感,外現(xiàn)出一個人的審美追求。中國書法既美觀又實用,既是傳統(tǒng)審美文化的積淀,也是古典人文精神的傳承。寫一手漂亮的漢字是每個中國人的追求,常言道“字如其人”,這不僅僅是說字里行間、一筆一畫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情感、性格特點,也說明通過練字能不斷修正自己的審美態(tài)度、情感追求。書法作品將內容和情感完美結合,通過作者對書寫內容的理解,加上其深刻的情感體驗,體現(xiàn)出恰如其人的高層次的美。另外,練習書法作品是書寫者與所書字體的心靈融合,是書寫者品味生活、陶冶情操的過程,也是不同作者之間借助字體互相欣賞、心靈溝通的過程。書法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歷史的厚度,是對中國古典審美的傳承,與中國人的生活已融為一體。
學生能夠通過熟練的書寫技巧,將自己的情感在書法作品中表達出來,才算是有了書法藝術的雛形。在書寫漢字時,把情感體悟、文化修養(yǎng)與書寫技巧相結合,寫出的作品就有了畫的韻味,常言道“書畫同源”,書法與畫作都是表達作者思想、意蘊的媒介。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同一位書寫者的書寫作品也會不同。要想提升自己的審美素養(yǎng),需了解每位書法大家的時代背景,書寫作品的意趣所在,不斷臨摹、鉆研、創(chuàng)新,讓書法創(chuàng)作更富有靈魂,給人以美的感受。
參考文獻:
[1]劉又辛,方有國.漢字發(fā)展史綱要[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20:285.
[2]鄧以蟄.鄧以蟄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159.
[3]林語堂.林語堂學術文化隨筆[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184.
[4]李子晶.論書法的藝術性與美育價值[J].美術教育,2019(1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