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蓮
摘 ?要: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同時也是語文學習的難點,而寫作是對于學生觀察能力、知識儲備、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綜合考察。寫作對于小學生而言是比較困難的,在中高年級寫作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指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善于觀察世界、勤于動腦思考、樂于日常練筆等,幫助學生循序漸進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落實以上指導路徑,可以提高小學中高年級寫作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閱讀與寫作;指導路徑
一、加強課外閱讀,提升知識儲備
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在小學中高年級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先指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這樣可以增加知識儲備,為寫出好作文做充分準備。不同的年級需要閱讀的書籍是不同的,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與課程標準,選擇適合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的數(shù)目,指導與要求學生自主閱讀。例如對于部編版四年級上學期的教學,結(jié)合本冊的課文內(nèi)容,根據(jù)《蟋蟀的住宅》《盤古看天地》《西門豹治鄴》等課文,教師可以推薦與指導學生閱讀《昆蟲記》《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等書籍,先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再布置課后閱讀任務,通過家校合作,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做好觀察指南,善于觀察世界
觀察能力是個人所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良好的觀察能力對于寫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觀察周圍的世界,可以直接感知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山川河流,可以更好地感受一年四季、日出日落、斗轉(zhuǎn)星移,看在眼里,記在心中。教師可以根據(jù)相關寫作主題,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觀察世界。例如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習作主題是“寫觀察日記”,教材中舉出了幾個例子,比如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季節(jié)的變化、月亮的變化、小貓的日常行動等?;谶@些例子,教師可以布置開放性的觀察任務,讓學生利用三天時間觀察周圍的人、事、景等,并將自己的觀察內(nèi)容記錄下來。
三、勤于動腦思考,培養(yǎng)想象能力
文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對生活實踐的藝術化創(chuàng)造。因此,在作文寫作時既要尊重現(xiàn)實情況,也要進行適當?shù)奈膶W化創(chuàng)造。在小學語文寫作過程中,有很多創(chuàng)造性與開放性的寫作主題,比如編寫童話故事、暢想未來生活等,對于這些內(nèi)容應結(jié)合實際,動腦思考,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才能寫出好作文。例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習作主題是“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要求學生大膽想象,思考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比如在環(huán)境上、日常生活方面、工作方面的變化等。教師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當前的實際生活,根據(jù)課本上的例子,發(fā)揮想象力,結(jié)合環(huán)境、生活與工作列出提綱,再進行寫作。
四、布置寫作任務,樂于日常練筆
為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教師還應該注重指導學生進行日常練筆,一般可以每周布置一篇寫作任務,還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不限字數(shù),只要能夠?qū)懗鲎约旱恼鎸嵡楦屑纯?。例如特別是對于五六年級的教學,教師更應該重視學生的日常練筆,根據(jù)習作主題內(nèi)容,或者在一些節(jié)日和活動之后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自擬題目進行自主寫作,并對學生的寫作結(jié)果進行及時反饋,做好講解工作。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覃利華. 小學高年級作文指導方法探究[J]. 師資建設,2019(09):64.
[2]吳子璇. 小學語文高年段寫作過程的指導原則與方法[J]. 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