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型冠狀病毒引發(fā)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成為教師教學的主要方式,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了保障。復課后,教師要總結線上教學帶給線下教學的啟示。筆者通過問卷調(diào)查、訪談學生、家校溝通等方式梳理出四點教學對策:“精準”定位學生學情;“精心”設計銜接練習;課堂“精講”,留白實踐;“精細”分層,有效提升,同時加強讀寫實踐,培養(yǎng)學生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線上教學;語文學情;銜接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01-0027-02
引 言
在線上教學期間,筆者積極利用“直播”“微課”“班級圈”等方式開展語文教學。因為筆者第一次采取這種新型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如筆者很難監(jiān)控學生的聽課效率、學生學習逐漸懈怠、筆者把握不準學情等。復課后的線下教學要如何銜接?線下教學又能從線上教學中學到哪些方法?對此,筆者提出“四精”策略,助力線下教學平穩(wěn)過渡,精準提升。
一、“精準”定位學生學情
“精準”定位學生學情,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準確了解并評估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精準”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過程,調(diào)整教學策略[1]。
“學情”不同是因為學生的年齡層次、性格特點、個人愛好等因素會對學生的認知水平產(chǎn)生重要影響,從而直接影響學生消化、吸收知識的速度和程度。在線上教學期間,學生因為家庭結構、成長經(jīng)歷、思維方式、學習需求等不盡相同,故而學情有著明顯區(qū)別。在線下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研究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集體共性,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做到教有所指、有的放矢。
線上教學期間,筆者做了兩次問卷調(diào)查,全面了解了學生在“預習”“直播授課”“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難,同時通過“視頻電話”“語音電話”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及時反饋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便改進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同時,筆者還讓每名學生寫了一份總結,分析自己的學習情況。學生的個人分析也是教師“精準”分析學情的基礎。
筆者發(fā)現(xiàn),部分同學的學習進步很大,如一位原來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合理利用時間,認真完成作業(yè),一躍成為班級前列。他對自己線上學習的總結如下:
(1)嚴格作息時間,像在學校一樣學習。每天按時睡覺、準點起床,保證每天睡眠充足,學習精力充沛。做到按課表時間上下課,不到時間不休息,充分利用每節(jié)課的學習時間。(2)認真學習,做好筆記,努力掌握每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每個學習視頻都要看兩遍,加深印象,促進消化理解、學習吸收;每天整理學習筆記,防止遺忘。(3)當天的作業(yè)當天完成,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制訂每日作業(yè)完成情況記錄表,原則上要在晚飯前完成當天作業(yè),晚飯后用于查漏補缺。剛開始時還做不到這樣,后來習慣就好了。
二、“精心”設計銜接練習
“銜接”就是將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兩個分開的學習方式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練習”的方式尋找其中脫節(jié)的地方,分析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線上學習時間相對有限,練習量較少;線下學習需要學生靜下心來,更準確地習得語言。教師要通過“銜接練習”搭建一個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溝通的橋梁,循序漸進地增加學習難度,檢測學生掌握教學內(nèi)容的程度。
(一)“銜接練習”題型要多元
在線上教學中,部分教師們已經(jīng)學會利用各種App展開測試,題型多以選擇、判斷、填空為主。線下“銜接練習”的設計可以更豐富,適當增加部分“閱讀理解”和需要書寫的練習,逐步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般暯泳毩暋辈粌H有單元練習,還有課堂闖關考評、階段綜合練習等,次數(shù)不宜過多,且要循序漸進,不斷調(diào)整難度。
(二)“銜接練習”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心理
教師在練習前要跟學生交流,讓他們知道成績不是最重要的,在練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才更有價值。要讓學生知道,不管取得怎樣的成績,教師都會理解你、幫助你,從而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為學生學習指明方向。
“銜接練習”是教師了解學情的依據(jù)、幫助學生提升的階梯。教師要精心設計“銜接練習”,再根據(jù)學生練習中出現(xiàn)的“共性”“個性”問題,設計下一步教學。
三、課堂“精講”,留白實踐
線上直播課堂的特點是時間短、內(nèi)容精、核心內(nèi)容突出。微課的特點是目標精準、一課一得。線下語文教學要繼續(xù)發(fā)揮這樣的優(yōu)勢。教師要精細梳理教學重難點,針對“單元語文要素”提前規(guī)劃教學環(huán)節(jié),采取符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方法,逐一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在課堂上,教師不應過于強勢,講解過多、過細、冗長拖沓,而要爭取在課堂30分鐘內(nèi)教學完畢,安排出10分鐘留白時間讓學生進行實踐練習。
留白是國畫中的一種繪畫方式。如果課堂教學是一門學問,那么課堂留白就是一門藝術。留白用于課堂教學中,其核心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爭取更多自主學習時間和機會。線下教學期間,教師應精講精練,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給學生內(nèi)化知識和語言實踐的機會。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一)課堂留白,安排自主學習時間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必備且基礎的能力之一。線上學習期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微課和獨立完成教師布置任務,使自學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在線下課堂上,教師往往希望學生能完全明白每個知識點,所以常常反復提問、反復講解,導致課堂冗長。課堂留白,安排自主學習的時間,就是希望教師相信哪怕是低年級的學生,依然擁有自學能力。
(二)課堂留白,保證語言實踐機會
課堂留白中,教師可以保證每節(jié)課有10分鐘隨堂練習。練習應選擇新穎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與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相適應的、需要動腦筋才能解決的實踐練習。例如,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練習、小練筆、造句、詞句段運用等,內(nèi)化語言,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三)課堂留白,關注差異化學習
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個體差異。因此,教師要承認差別,因材施教。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也是不斷發(fā)展的,需要“后天養(yǎng)成、循序漸進”。在線上教學期間,學生因為家庭環(huán)境等各種因素,差距可能拉開更大。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自身教學理念,留出時間進行分層教學。
四、“精細”分層,有效提升
筆者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知識水平,對學生進行了細致的分層,以設計針對性的教學培養(yǎng)方案,使每名學生都能獲得有效提升。具體的分層與相應的培養(yǎng)策略如下。
(一)線上線下“一如既往”優(yōu)秀的班級領軍人物
這些學習成績在班級排名前30%的學生在每次線上直播課上都認真聽講,積極與教師互動,主動完成作業(yè)且正確率較高。他們的家長也能及時跟進協(xié)助輔導。線下教學中,教師引導他們發(fā)揮好示范帶頭作用,引領其他學生學習,實現(xiàn)攜手進步。
(二)線上學習期間涌現(xiàn)的“黑馬”
這些學生原先的學習成績一般,但在線上學習期間,因為合理安排時間、努力跟上教學節(jié)奏,上升趨勢令人欣慰。在線下教學中,教師要繼續(xù)多表揚、多鼓勵這些學生,爭取使其線下的學習狀態(tài)穩(wěn)中有升。
(三)需要改善學習習慣的學生
這些學生是班級里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如果改善學習習慣,他們就會更加出色。在線下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比學趕超”等活動,讓他們互相監(jiān)督、互相鼓勵,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需要教師重點關注、重點鼓勵的學生
這些學生的學習能力稍弱,需要教師逐一分析他們目前的學習情況,提出更具針對性的培養(yǎng)策略,實行“一生一策”個別化幫扶,做到精準分析、精準突破。
結 語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教師要不斷反思和總結,充分發(fā)揮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優(yōu)勢,尋找和實踐使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銜接的策略,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育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南麗軍,趙濱.線上線下課堂有效契合研究[J].教育探索,2018,317(05):86-89.
作者簡介:朱萍芳(1981.5-),女,安徽南陵人,中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