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星
摘要:由于新媒體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課堂已經(jīng)在高校教育中廣泛普及,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索課堂新模式至關重要。日語口語教學雖在日語教學中占據(jù)重要地位,但也是日語教學實踐的一大難題。充分利用線上線下雙重資源和空間為學生拓寬學習口語渠道、延長練習口語時間、檢驗口語表達水平,打造日語口語“金課”勢在必行。
關鍵詞:日語口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金課
日語口語表達能力是衡量日語專業(yè)學生日語水平的重要標尺,同時也是日語教學實踐的一大難題,在日語教學中占據(jù)重要地位。但由于線下教學時間有限,如何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教學時間、為學生打造日語口語“金課”課堂至關重要。教師需要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理念充分利用線上線下雙重資源與空間,提升學生的日語口語水平。
一、線上線下混合式日語口語“金課”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把“金課”歸結為“兩性一度”,即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和挑戰(zhàn)度,并對各部分做了較為詳細的解釋。那么,民辦院校該如何結合自身特點做到日語口語“金課”的“兩性一度”?
現(xiàn)在校園已經(jīng)實現(xiàn)網(wǎng)絡全覆蓋,具備線上線下教學的基礎條件,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金課”的課程建設與模式創(chuàng)新。與傳統(tǒng)的日語口語“水課”相比,日語口語“金課”要求教學內容能夠反映中日兩國的文化與時代特色,模式應具有創(chuàng)新性、課程設置更具挑戰(zhàn)性,重視對學生日語“聽、說、讀、譯”等綜合素質的訓練??偠灾?,日語口語“金課”要兼具教學內容的時代性、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性、課程設置的挑戰(zhàn)性。由此,才能通過日語口語“金課”的課程建設與模式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日語口語表達能力。
二、影響日語口語教學的因素
(一)學生自身原因
學生自身存在著如下幾點影響日語口語教學的因素。⑴學習興趣不足。部分學生在選擇專業(yè)和學習時存在盲目性與被動性,不知道為什么要學日語,也不知道該如何學日語,只是被動地接受,缺乏興趣點。⑵口語學習存在心理障礙。有的學生發(fā)音不標準,害怕開口說日語時受到別人的嘲笑;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善與人交流,不愛在課堂上主動發(fā)言。
(二)口語教學原因
在口語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影響日語口語教學的因素。⑴教學模式存在缺陷。課堂上的幾十分鐘內,教師無法顧及每位學生,無法實現(xiàn)精細化授課。在講解完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之后沒有太多時間留給學生做口語練習,更無法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與發(fā)音進行適時糾正。⑵考試模式存在局限性。在所有考試中只有日語口語課需要以口語表達的形式考試,其他均為筆試,使得學生對日語口語的學習與練習不夠重視。此外,社會認同度較高且日語專業(yè)學生普遍參加的相關考試(如日語專四專八、日語能力考試)均沒有口語項目。傳統(tǒng)的應試模式讓學生更加重視自己的讀寫能力,卻不會花太多時間鍛煉口語。
三、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創(chuàng)建日語口語“金課”新模式
(一)修訂日語教學綱要,提高日語口語地位
想要“消滅水課打造金課”,科學合理的教學大綱尤為重要。建議有關部門從國家對外語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結合當代學生自身的情況,重新修訂日語教學大綱或更改部分細節(jié)內容,突出日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提高日語口語的地位,以此增強學生對日語口語的重視度,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綜合素質。
(二)線上線下相結合,創(chuàng)建日語語言環(huán)境
僅靠課堂上的幾十分鐘讓學生學好日語口語是很難的,教師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的方式拓寬學生學習口語的渠道、延長學生練習口語的時間、檢驗學生口語表達的水平,為其提高日語口語水平提供幫助。
充分利用線上線下雙重資源和空間:⑴課前教師做好網(wǎng)上建課(微視頻)與課前備課,引導學生課前自學;⑵課堂上教師布置任務,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鍛煉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⑶課后利用網(wǎng)絡平臺,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端(電腦端)反復學習微視頻、跟讀音視頻、短視頻配音等方式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可通過網(wǎng)絡平臺對學生的發(fā)音適時糾正。
此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學習日語口語的網(wǎng)絡平臺(微信公眾號、手機端APP等)。如微信公眾號“人民網(wǎng)日文版”,主要包括:中日新聞的日語朗讀、中日對譯、中日流行語的對譯等,可滿足不同年級學生學習需求。部分手機端APP具有日語動漫配音功能,能夠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以文化為支撐,創(chuàng)新日語口語教學新模式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兩國間的文化交流淵源已久,中日文化有相似之處亦有很多不同,在日語口語教學中可充分利用線上資源,以中日文化為支撐,創(chuàng)新日語口語教學新模式。如以節(jié)日為題材,在學習新年內容時可圍繞中日新年時傳統(tǒng)習俗的異同點展開課程設置,布置學習任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日語口語表達能力。具體如下:⑴課前,要求學生利用網(wǎng)絡查閱中日新年的習俗及相關日語表達,并制作PPT或短視頻;⑵課中,學生利用PPT或短視頻介紹中日新年時傳統(tǒng)習俗的異同點,講解相關詞匯,對比文化差異等。教師對各組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糾正學生口語發(fā)音和表達錯誤。⑶課后,要求每位學生圍繞中日新年的話題,用日語錄制2分鐘視頻提交到網(wǎng)絡平臺,教師進行點評打分,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記入學習系統(tǒng)。
現(xiàn)今,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學習渠道亦不斷多樣化。作為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高校也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多樣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與幫助。充分利用線上線下雙重資源打造日語口語“金課”勢在必行,亦是為國家為社會培養(yǎng)高質量日語人才的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胡毅美,陳建“金課”視閾下的基礎日語課堂教學改革[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05)
[2]侯書華基于學習通的高職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1,40(03)
[3]李明英,孫明月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以《日語閱讀》課為例[J]長江叢刊2020,(16)
[4]張秀娟,郭圣琳,趙無忌,程靜“高級日語”課程線上教學淺探[J]科教導刊2020,(05)
[5]鄭榮榮基于“金課”理念下的大學日語教學改革探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20,33(06)
(安徽外國語學院 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