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躍春
摘要:通用技術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特殊的一門課程,如何使用好生活中的案例,進行合理有效的案例教學模式,構建通用技術高效課堂,更好的實現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技術能力的教學目標,是我們要思考和實踐的重點。
關鍵詞:通用技術;生活;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390
通用技術課程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的一門新興課程,如何上好這門課一直是教育教學領域研究的新熱點?;谕ㄓ眉夹g課程的特點,如何在通用技術的課堂中發(fā)揮案例教學的作用,積極挖掘生活中的案例,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構建高效、富有創(chuàng)意的通用技術教學模式,是擺在一線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課前準備階段
在課前的準備階段,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選擇一些生活中的常見案例,作為課堂中的引入環(huán)節(jié),也可作為課程知識的加深、探究環(huán)節(jié)。例如:我們在講解設計的一般過程中,可引入學生生活中的一個案例,下雨天學生把雨傘帶進了教室,把地板淋濕了,引起同學摔倒這個生活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可以先設置一些問題,比如: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怎樣處理是最好的等,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然而然的學習了設計的一般過程。當然,教師在準備案例時,光靠自己一個人有時還是比較困難的,也可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因為學生在很多方面接觸的比我們還多,利用新鮮事物比如網絡技術的能力比我們還強,部分學生可能比教師搜集到的案例更全面更新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體現開放性,并對教師整合利用資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課后,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搜集一些課程知識的案例,也可為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作一個鋪墊。如:讓學生去搜集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并思考利用設計的一般過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在上下一節(jié)課設計的一般原則時,就可由學生自己說出生活中的問題,制定怎樣的設計方案,并提問設計產品時要遵循哪些規(guī)則,從而引出設計的一般原則課程內容。
二、課堂教學階段
1、有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從生活中精選一些案例,變枯燥為生動有趣。課堂中的案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通過對具有典型意義案例的分析,讓學生透過案例的表面信息,看到隱含在案例之中的知識原理、思想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特別在應用案例進行講解時,最好能巧妙安排,將知識點通過精心設計的案例由淺入深地遞進式呈現給學生,則能優(yōu)化教學、達成目標。如在講解設計分析一節(jié)時,引入案例設計一款中學生使用的臺燈,讓學生思考臺燈設計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從而得到知識點設計分析的三要素“物、人、環(huán)境”。這樣結合案例,由學生自己分析得到書本知識點,就更容易接受與理解。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充分利用一些生活用具作為教學案例。可以自己制作或挖掘我們身邊的物品來充當教具。只要教師適當利用,加上簡單演示,就可以使一些復雜而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明了。如一位教師在講到“鉸連接”時,拿出一把最常見的折疊式雨傘,將傘骨工作原理作為案例。有了實物,知識淺顯易懂。學生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技術與設計的無所不在,學習積極性隨之提高,從而強化了對通用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
2、提高課堂效率
讓學生可以快捷自然的體會技術內涵,更加符合通用技術的教。例如,在分析結構的受力情況時,很多老師只是象物理老師一樣在黑板上進行講解分析,花了很多時間,學生卻不易理解掌握,課堂效率可想而知,而且很容易受物理受力分析的影響,通用是根據構件的受力和變形的形式進行分析的。其實,我們可以拿一些健身器材到教室,讓學生進行使用演示,在演示過程中由學生分析得到構件的受力情況,我們可以帶握力器得到構件受壓,拉力器得到構件受拉,橡膠賽樂棒得到構件受扭轉等,通過這種實踐式的案例教學方式,學生不知不覺就理解了構件的受力和變形的形式。
3、增加模擬實踐環(huán)節(jié)
只有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實踐,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目前我們大部分學校的技術實踐室都比較落后,可操作器材較少,但我們不能以此作為不讓學生動手的理由,而是要創(chuàng)造條件,自己創(chuàng)設出一些典型實踐案例出來。如我在講授結構與強度的關系時,可叫學生拿出一張白紙,讓學生自己改變紙張結構形狀,比較各種結構形狀的強度,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舉例說明瓦韌紙的用處。
三、課后理解應用階段
我們在上通用技術課時,經常讓學生們?yōu)榱艘粋€臺燈的設計創(chuàng)意而爭執(zhí)不下,為了得到一個牢固的連接而緊張地忙碌,為了設計小板凳的測試方案而冥思苦想等等。通過這些技術案例的學習探究,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自己去制定設計方案,然后自己去實施、去優(yōu)化,最后得到自己的作品。在課堂之外,學生也會經常碰到類似的問題案例,如:學生寢室的美化安排、多功能筆筒的設計、自己一天的生活安排等。學生通過這些生活案例的實踐解決,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四、結語
通用技術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以技術的設計與應用為基礎的技術實踐能力,以及一定創(chuàng)新意識及創(chuàng)業(yè)意識基礎上的人生規(guī)劃能力,而通用技術案例教學模式具有多樣性、直觀性和情景性的特點,充分體現了教學形式和過程的開放性。本文從案例教學的特點出發(fā),分析了構建案例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通用技術案例教學具有提高學生技術素養(yǎng)和促進學生形成實踐能力的綜合功能,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全民族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建國.通用技術課教學“實踐課時”教學方式探析.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9,
2.施志清.網絡環(huán)境下的通用技術教學模式探索.科研博覽.2009,
3.刁燕麗.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通用技術的興趣.通用技術實踐與裝備.2009。
金華市湯溪高級中學 浙江省金華市 3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