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
摘要:歷史是一門需要多次復習與鞏固的學科,抱著韋編三絕的決心和毅力,總可以在歷史學習中收獲頗豐。但是對于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有限的初中生來說,如若能掌握高效復習歷史知識的方法,將會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事半功倍,節(jié)省大部分的時間而且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后復習;考點、重點;知識體系;錯題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6-264
有效的在歷史教學中展開課后復習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得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后主動自覺地開展和安排歷史知識的復習工作,學會高效的學習與復習方法的教學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歷史知識的學習是一項繁重且耗時較長的工作,巧妙高效的復習方法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也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本文將從課后復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展開方法展開討論,希望能為各位教師進行初中生課后高效復習的技能的培養(yǎng)提供幫助。
1、抓住考點、重點
在歷史課堂中,歷史知識體系龐大,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浩如煙海。因此,在進行歷史學習時,學生一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學生要學會在冗長的文本中發(fā)現重點、要點和難點,分清主次,抓住歷史學習的中心和關鍵,爭取高效、節(jié)時的完成歷史學習的安排和任務。
例如,在進行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這一課的講解時,唐朝時期是公認的我國古代最為繁華、強盛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國開展了積極有效的對外交流,各國也紛紛派遣使節(jié)跋山涉水、不遠萬里來到長安,學習中國的文化、訪問中國的名人,同時給中原厚土帶來外國的珍奇異寶。在課本的內容中,主要將這一時期的對外文化交流限定在兩個方向,一個是向西對大食國和天竺國的交往,關鍵與重點是玄奘和他的《大唐西域記》;另一個方向是向東對日本的交往,關鍵人物是鑒真、空海和為數眾多的遣唐使。他們都促進了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對外宣揚,唐朝時期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建筑藝術、等等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世界范圍內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構建知識體系
歷史事件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實際上有著隱秘的內部聯系和線索,發(fā)現這些事件之間的聯系性可以更好的明了其前因后果,并且可以有理有據的對歷史走向進行推測。因此,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可以使學生擁有前后相連,因果相繼的完整的歷史史觀,也可以更好的對歷史知識進行記憶和歸納整理。
例如,在進行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一課的時候,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了明朝中后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的一系列豐碩的成果以及光輝的成就。在這一課的內容中,涉及到了《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科技名著,明長城和北京城等古代建筑,《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優(yōu)秀文學藝術作品等等。教師在進行本節(jié)課的講解之前,已經在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中將“明朝的統治”和“明朝的對外關系”等內容進行了講解。明朝時期我國之所以會產生這些繁多的科技成果,一個原因是明朝時期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出現了雇傭制度,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另一個原因是明朝時期閉關鎖國,封建制度進一步發(fā)展到達了頂峰并且逐漸僵化,封建制度的弊端進一步開始暴露,政治上的變化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與活動,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與看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前兩課所講到的內容就是本課內容的背景和前提,與本課的內容可以相互串聯,形成一個完整、精密的有關明朝時期方方面面的知識體系。
3、合理使用錯題集
在初中歷史的復習中,錯題集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歷史的學習需要經過大量習題的練習,從每一套練習題之中學生都可以吸收到不同的知識、彌補自己尚未發(fā)現的知識漏洞。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錯題集就是針對學生個體的知識弱項訓練集錦,是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的好方法。
例如,在進行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這一單元的內容時,這一單元涉及的內容較多,時間線較為復雜,主要講述了在從一系列的事變?yōu)榍白嗾归_的侵華戰(zhàn)爭與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之后分別在正面戰(zhàn)場和敵后戰(zhàn)場英勇抗擊日寇并取得最終勝利的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奮斗歷程。在進行本節(jié)課的講授與學習的時候,教師與學生都要保持高度的謹慎,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時間線、事件、國共雙線的抗戰(zhàn)歷程等等都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考點,日本在亞太地區(qū)的侵略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歷程都是理解中國戰(zhàn)場上的抗戰(zhàn)的有效輔助。教師要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學會一縱一橫多角度的觀察歷史事件,就抗戰(zhàn)時期的考題進行收集和分類整理,分析比較本階段歷史時期的考察方向和考察重點,以方便學生對癥下藥重點記憶。
總而言之,課后復習是學生在進行歷史知識學習時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學生在進行歷史知識的復習時,既可以抓住重點和關鍵,抽絲剝繭發(fā)現考察重點、難點專項復習;也可以將相關聯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知識制作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系統的進行記憶和分析,從而形成一個整體的世界觀和歷史觀;還可以從反方向入手,在習題練習中進行知識點的匯集和整理,準確的發(fā)現重點和考點。
參考文獻
[1]汪勝峰.淺談初中歷史中考總復習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0(11)
[2]范莉.初中歷史復習方法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14)
湖北省來鳳縣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