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娟
摘要:音樂教學是一項具有靈活性的科目,舊的教學模式無法應用在其中。不能墨守成規(guī)。怎么創(chuàng)造新的思路去教學,給予學生全新的課堂體驗,使老師對學生有進一步的了解,本文以小學音樂課堂的互動策略視角出發(fā),分析如何才能通過課堂上的互動去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音樂教學;互動教學;小學音樂
一、引言
音樂是一門主要以感受試聽為主的科目,是一種重要的將素質(zhì)教育推動的手段。其目的不僅僅是培養(yǎng)頂尖的專業(yè)音樂人才,更是對于學生的審美進一步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教學就是在課堂上揮動的指揮棒,怎么去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在小學的課堂中,開發(fā)學生學習潛能與音樂潛能,使得不同的學生都能收獲到不一樣的發(fā)展,是目前音樂教學的階段重要課題。
二、相關(guān)概念分析
1.互動的含義
“互動”指的是相互的作用過程和彼此聯(lián)系的大意,平時中的人與人就是社會中的互動,群體與群體之間以語言和其他傳播信息的手段互相交涉的行為。也就是只有來往雙向的過程,兩邊傳遞和接受信息才能叫做互動。
2.音樂課堂互動教學的內(nèi)涵
本身音樂作為一種藝術(shù),對于藝術(shù)探嗅和審美有一定的需求,這在教師的新課本的情況下有了新的要求,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引導是教師所需要做的,也要規(guī)劃處新而有效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形成情境的環(huán)境下對教學進行互動,人與人平等與師生之間的雙方理解尊重,和教學里游戲環(huán)節(jié)的穿插,讓其成為一種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氛圍,順而在其中提升的是學生的欣賞音樂的水平和音樂學習能力。
3.音樂核心素養(yǎng)
所謂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就是對于一個音樂作品,一個人能有多少的理解能力,隨之對音樂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通過獨到的理解基礎(chǔ)上,對音樂有自己的看法。有一些音樂學家認為,很多家長都會在學生兒童時期去進行各種樂器的學習培訓,但是這些孩子學習的并不是音樂而是老師傳授的技巧,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死記硬背的古板訓練,不懂得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所以說孩子們學的只會掌握樂器,而不會去掌握音樂,忽視了重心,就是音樂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改革的時代下,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更注重素養(yǎng)的灌注,這樣也有更多教師在本身的音樂素養(yǎng)基礎(chǔ)下,也提高了自身能力。
三、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教學中,培養(yǎng)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
1.游戲互動策略
音樂對于人來說是一種放松舒適的體驗,對于兒童來說更是如此,所以教師應該讓課堂上的快樂使學生能貼切的感受到,也可以享受音樂的魅力。有趣的游戲的設計不但可以促進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課堂的學生氛圍歡快愉悅,一些音樂教育家的教學方法都會在教學中使用實踐,也有更好的效果。比如白雪公主一課之中,我可以選擇幾位學生來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比如矮人、皇后、獵人王子和公主,并穿上準備好的道具服,放著背景音樂讓學生對著劇情人物手拉手圍著,告訴他們我們要唱著歌保護沉睡中的白雪公主,等著王子的來到。通過這樣的生動的教學,學生就會很有興趣的去感受這些歌曲,這樣能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情況下,更是增加了自己的知識儲備。
2.合作學習策略
所謂的合作學習策略,就是在教學的互動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進行互動和合作,通過合作來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分組交流給學生提供穩(wěn)定的心理環(huán)境來進行學習,合作策略就是學生們通過一起進行合作來完成教師賦予的任務,通過這個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學生學習到課程上的知識,更好的進行消化,比如怎么通過唱一句歌,快速的判斷出音符,學生一起討論方法商量完成的法子,教師再通過一旁輔助,順便觀察進度,在快結(jié)束的時候老師來公布結(jié)果。
3.情感交融策略
所謂的情感交融策略,就是在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愛和耐心,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沒有音樂知識的學生,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在一堂六年級的課堂上,有一課叫《小白楊》,這種課中我認為需要用情感交融來代入這節(jié)課,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當有位學生向我提問時問“小白楊就是一顆小樹,它怎么會有感情?”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機會,我問他為什么你會覺得小白楊沒有感情呢?他回答說“大樹只是不會動的植物,站在那里,也不會像人一樣”,我說:“小白楊代表著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情感也是對故鄉(xiāng)的寄托,你看學校路邊的白楊樹,你每天經(jīng)過,它陪伴你一路長大,雖然它不會說話,但我覺得每天你經(jīng)過它,它仍然是對你有著難舍難分的感情。”這位同學聽了后默默的思考一番,仿佛若有所思,經(jīng)過這個教學策略,我覺得學生們都會去揣摩歌曲中的意境和內(nèi)容,揣摩“小白楊”在想什么。我跟著配合他們的想象力,把這首歌的情緒和基調(diào)抓在了學生的心里,這樣這堂課便格外的生動輕松。
4.靈活互動策略
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以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對知識的傳輸只是灌輸性的輸出,已經(jīng)不適用當前的時代下發(fā)展情況,由于信息發(fā)展的迅速現(xiàn)象,很多學生都對一些東西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任課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開展創(chuàng)新的積極思考,引入互動的教學策略就是比較典型的新式教學模式。
教師通過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課堂進行設計,在備課的時期盡可能的為學生設計參與活動的時機,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利用教學工具去進行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保持教學上的靈活性,音樂教育不能過于呆板,而應富有生命力。通過圖文并茂,樂器輔助,多媒體輔助的背景之下,引導學生對音樂好奇心的主動性和音樂熱情?;蛘卟捎密浖?,用軟件技術(shù)來對學生歌唱評分,讓學生對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有一個客觀性上的了解,為其音樂素養(yǎng)提供一個扎實基礎(chǔ)。
四、結(jié)束語
大家都知道藝術(shù)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但更應該明白藝術(shù)更貼近生活,音樂不但能給人的心境帶來變化,還能提高個人的審美觀,音樂教師不僅僅是藝術(shù)工作者,也是學生們的靈魂工程師。所以音樂課堂上的互動是每一位教師都需要去深入研究和運用的教學,營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高音樂審美和鑒賞能力,提高音樂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的思維靈活變動,在藝術(shù)的海洋中沉浸、熏陶、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潔. 淺談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教學策略[J]. 大眾文藝,2017(12):266+62.
[2]周子媛.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互動設計研究[J]. 華夏教師,2016(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