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對童年最美好的回憶莫過于在酷暑難當?shù)臅r候,用積攢的零花錢買一瓶冰鎮(zhèn)的汽水,與幾個小伙伴一起分享,那簡直是太幸福了?,F(xiàn)如今,飲料五花八門,品種繁多,為炎熱的夏季帶來絲絲涼意。但選擇雖多,不少人仍會糾結(jié)良久,不為別的,只為擔心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影響健康。
人類天生喜甜。糖不僅能滿足人們對能量的需求,還會給人們帶來身心上的愉悅感,因而尤其受兒童和青少年群體的喜愛。據(jù)《2017線上飲料相關(guān)消費系列研究》公布的數(shù)據(jù)表明,23—35歲的年輕女性消費者無疑是飲料愛好者。與此同時,“2010年—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diào)查”的結(jié)果也表明,我國6—17歲的少兒每周至少喝1次飲料的比率高達61.9%,比2002年顯著增加。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含糖飲料的消費量與肥胖風險的增加存在著毫無爭議的關(guān)系,而肥胖反過來又被認為是許多癌癥的一個強風險因素。北京大學的馬冠生教授指出,兒童過多飲用含糖飲料會增加罹患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這不僅威脅兒童的身體健康,甚至會給其一生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添加糖對健康的危害風險,由第5位上升到了與鹽并列的第1位。問題來了,既然添加糖的危害這么多,我們要盡量少吃,那么,如何在減糖的大前提下,保證人們因甜而獲得的幸福感呢?
更多關(guān)注這個難題的其實是飲料企業(yè)。在全社會都在倡導(dǎo)合理膳食和“三減三健”的大前提下,食品行業(yè)也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革,很多大型企業(yè)紛紛加入減糖計劃。從減少飲料中糖的添加到后來無糖飲料的出現(xiàn),幾乎都在悄無聲息地進行。直到有一天,你突然發(fā)現(xiàn)無糖飲料已占據(jù)了超市和便利店貨架中最顯眼的位置。
很多人對這種變化感到開心,當然更開心的是飲料企業(yè)。據(jù)某機構(gòu)對2020年5月某平臺上的銷售數(shù)據(jù)分析,無糖飲料行業(yè)銷售額達5900萬元,同比增幅達210%。這種無糖飲料市場井噴式的增長,主要源于人們對飲料企業(yè)所宣傳的健康效應(yīng)的追捧,當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人是純粹盲目的跟風。
那么,無糖飲料真如宣傳的那樣健康嗎?它會不會又是一波收割智商稅的操作呢?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無糖飲料、什么樣的飲料才能算無糖。
所謂的無糖飲料,其實是針對含糖飲料而定義的,是指在保持甜度的同時,不添加白砂糖、葡萄糖、蔗糖等糖分的飲料。也就是說,這類飲料的味道雖然也甜,但來源并非添加糖,而是甜味劑。
那么,市面上宣稱的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當然不是。從定義上理解應(yīng)該是不含任何糖分,但實際上,在每百毫升飲料中,含糖量只要不高于0.5克就可以被認定為“無糖”。以一瓶容量為300毫升的無糖飲料計算,就可能含有1.5克的糖。無獨有偶,市面上還有一種宣稱“低糖”的飲料,每百毫升中糖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可達5克。
無糖也可能含糖,那“0能量”總歸是真的吧?還真不一定。
根據(jù)我國《預(yù)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的規(guī)定,當100毫升飲料中的能量低于17千焦時,就可以標稱為“0能量”。也就是說,盡管一款飲料標示著“0能量”,僅僅是代表能量含量很低,而不一定意味著真的沒有能量。還是以一瓶容量為300毫升的無糖飲料為例,其所含的熱量可能高達50千焦。 因而,從這個層面來看,無糖飲料并不代表真正的無糖和“0能量”,只可能是含量相對較低。如果無限暢飲,那么肯定還是會造成能量的負擔。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同樣不容忽視,那就是甜味劑的問題。飲料本身會附加不少的添加劑,甜味劑只是其中的一種,如阿斯巴甜和安賽蜜等。它們可以代替蔗糖,在確保飲料口感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熱量,滿足消費者對甜味的需求。但是甜味劑的使用同樣也存在著一些隱患,值得關(guān)注。
首先,甜味劑會增強食欲和對甜食的渴望。有研究表明,當你的舌頭感受到甜味劑帶來的甜味時,會應(yīng)激性地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此時如果體內(nèi)缺少糖分,胰島素就會降低我們的血糖,讓我們產(chǎn)生強烈的饑餓感。這種饑餓感會迫使人對含糖食物或者零食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放縱自己攝入過量的食物,導(dǎo)致熱量攝入超標。這也就是很多小伙伴喝完無糖飲料后食欲增強的原因。
其次,甜味劑可能會干擾體內(nèi)能量的代謝。近年來,腸道微生物研究日益火爆,甚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基因組”。研究發(fā)現(xiàn),腸道微生物共同參與了我們身體的多種代謝過程,比如營養(yǎng)、免疫等。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甜味劑可能會影響腸道菌群,從而干擾能量的代謝,增加代謝綜合征的風險。
再次,甜味劑同樣也會上癮。飲料中的咖啡因和碳酸口感會讓人上癮,鮮為人知的是甜味劑也會讓人上癮,這點在動物試驗中已經(jīng)得到了驗證。
最后,阿斯巴甜對某些人群并不友好。阿斯巴甜是最常見的甜味劑,但由于它在人體內(nèi)會轉(zhuǎn)化成苯丙氨酸,所以,患有苯丙酮尿癥的患者,盡量不要飲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飲料。
當然,隨著無糖飲料市場的火爆,也不乏有不良商家玩文字游戲混淆視聽。比如前一段時間,某國產(chǎn)品牌推出的一款乳茶宣稱“0蔗糖”,很多消費者由于不懂“0蔗糖”和“0糖”的區(qū)別,以為它就是無糖飲料。其實,這款乳茶雖然沒有添加蔗糖,卻添加了果糖和乳糖。這兩種糖的熱量并不低。以果糖為例,每100克的熱量在297千焦左右,而蔗糖也只有389千焦。放棄蔗糖加果糖,增加了甜度,熱量卻并沒有減少太多。
所以,在選擇無糖飲料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看品牌、宣傳和價格,還要學會看產(chǎn)品標簽,即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配料表里出現(xiàn)白砂糖、砂糖、葡萄糖、蔗糖等字樣的就肯定不是無糖飲料。此外,要牢記一點:配料的種類越簡單,添加劑就越少,最好不要選擇添加了咖啡因成分的飲料。對營養(yǎng)成分表,則要重點關(guān)注熱量占每日推薦量的百分比。如果比例較高,那么這個飲料最好還是少喝。
無糖飲料和有糖飲料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甜味的來源。換言之,飲料本身存在的問題,無糖飲料也同樣存在。比如,過量飲用各類飲料可能會影響骨骼健康。在無糖碳酸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磷酸,與金屬離子具有很強的結(jié)合能力。當它進入我們身體后,會與體內(nèi)的金屬離子結(jié)合,降低鈣鐵鋅等礦物質(zhì)的吸收和利用率,這樣就增加了罹患骨質(zhì)疏松的風險。再如,飲用無糖飲料可能會對口腔健康和睡眠質(zhì)量產(chǎn)生影響。雖然無糖飲料中的甜味劑不會被口腔中的細菌利用,但是飲料中含有的酸同樣會破壞牙齒表層的牙釉質(zhì),進而侵蝕牙齒。此外,無糖可樂中同樣含有咖啡因,失眠人群不宜飲用。
總而言之,對于有飲料消費習慣的人而言,無糖飲料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添加糖對健康的損害,但這也是建立在不過量飲用的前提下的。同時,飲料本身帶來的健康問題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建議大家最好還是多飲用白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