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華
摘要:目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手術室防控措施,減少和避免院內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擴散。方法: 建立疫情防控科室管理小組,制定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手術病人管理方案和手術流程,組織麻醉醫(yī)師、手術室護士、后勤工人培訓防控知識。結果與結論: 手術室護理管理在此次應急事件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期;手術室;防控策略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412-01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感染人數(shù)不斷攀升,我院是一所綜合性醫(yī)院,也是本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指定醫(yī)院。手術室作為醫(yī)院搶救危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面對這場突發(fā)的全球公共衛(wèi)生事件,我們在各醫(yī)院手術室防疫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參照國家技術規(guī)范,結合我院手術室管理實踐,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手術室防控策略和流程。
1組織管理
1.1建立手術室新冠肺炎防控小組 科室主任作為科室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擔任組長,護長擔任副組長,科室質控和感控小組其他成員作為組員[1]。
1.2制定相關管理方案和流程 在各醫(yī)院手術室防疫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參照國家技術規(guī)范,結合我院手術室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疑疫情期間手術室防控方案及操作流程,力求保證病人安全,避免醫(yī)務人員感染。
1.3加強人員管理
1.3.1工作人員管理 對所有醫(yī)護人員和后勤工人進行上崗前排查,重點是2周內是否有疫區(qū)旅行或居住史、是否與來自疫區(qū)的人員或疑似或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史。每日上班前監(jiān)測體溫填寫健康登記表,出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向科室主任或護長報告。
1.3.2手術患者家屬管理 手術患者家屬必須戴口罩,填寫流行病學調查表,控制家屬陪同人數(shù),家屬等候區(qū)內隔位就坐,避免聚集,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1.3.3全員培訓 加強全員對新冠肺炎相關法律法規(guī)、診療指南,防護標準和技術操作規(guī)范的學習和理解,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方式。
1.4前期準備工作
1.4.1環(huán)境和手術用物準備 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手術必須在負壓手術間內進行。在前期的手術間準備中通知凈化工程技術人員檢測負壓手術間的負壓值。盡可能的將手術間非必須的儀器設備移出,減少污染機會。備用物品就近放置方便拿取。
1.4.2防疫物資的管理 在疫情早期,防疫物資非常緊缺,小到口罩,大到防護服都實行了登記管理,既要保證醫(yī)護人員得到安全有效的防護又要避免防疫物資外泄和浪費。
2手術管理
2.1接診流程和人員安排 接到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手術患者手術通知時立即向科室主任和護長匯報。此類手術安排4名護士參加手術工作,其中手術間內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各1名,緩沖間護士1名,內走廊護士1名。
2.2手術前準備 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根據(jù)手術方式分別準備手術需要的儀器設備和手術器械物品,盡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及敷料。緩沖間護士啟動手術間負壓系統(tǒng),回風口濾網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準備快速手消毒劑、手套、醫(yī)療垃圾袋、垃圾袋扎扣、1000mg/L含氯消毒劑等,并做二級或三級防護措施。內走廊護士協(xié)助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麻醉醫(yī)生和手術醫(yī)生按照三級防護要求穿戴防護用品,并檢查其完整性和有效性,內走廊護士采取一級防護措施。
2.3病人交接 手術病人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巡回護士與病房護士進行交接,交接完畢立即按指定路線將病人送入手術間,途中不做停留。內走廊護士使用移動式紫外線燈照射消毒途徑區(qū)域1小時。
2.4術中管理
2.4.1手術間外懸掛“新冠”標識,嚴格控制手術人員,謝絕參觀。病人一旦進入手術間,室內人員及物品不得隨意出手術間。手術間門也不可以隨意開啟,以免影響室內負壓效果。術中臨時需要的器械物品由內走廊護士準備好后交給緩沖間護士,再由緩沖間護士傳給室內巡回護士。
2.4.2術中操作時要有條不紊,傳遞利器時注意無接觸式傳遞,避免職業(yè)暴露。
2.5術后處理
2.5.1手術完畢,手術醫(yī)生和麻醉醫(yī)生、巡回護士一起將病人轉移至轉運床后,非全麻病人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全麻未清醒的病人連接好人工呼吸器、監(jiān)護儀、氧氣枕等,一名手術醫(yī)生和麻醉醫(yī)生、巡回護士出手術間在緩沖間內摘下防護面屏和護目鏡放入到1000mg/L含氯消毒劑中浸泡消毒,脫下防護服按醫(yī)療垃圾處理。脫防護服時注意邊脫邊將防護服的內面朝外卷折,即防護服的污染面包裹起來。最后更換清潔的外科口罩。室內其他手術醫(yī)生和器械護士將病人轉交給緩沖間內準備好的手術醫(yī)生和麻醉醫(yī)生、巡回護士,由三人坐專用電梯將病人送至監(jiān)護室,交班完畢,在所在科室的指定地點脫掉防護用品再回科室。
2.5.2手術器械敷料處理 對耐濕耐高溫高壓的器械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用密閉箱運送至供應室,密閉箱外標注“新冠”標識。布類手術敷料用雙層醫(yī)療垃圾袋包裝,采用鵝頸式封口,垃圾袋外標注“新冠”標識。
2.5.3手術間環(huán)境處理 手術間內儀器設備、物體表面及墻體、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或噴灑消毒。所有的垃圾用雙層醫(yī)療垃圾袋包裝,垃圾袋外標注“新冠”標識[2]。
3小結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在這場突發(fā)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我院手術室護理管理在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為今后的工作總結了經驗,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既要保證病人得到安全的救治,也要保護好醫(yī)護人員免受感染。
參考文獻:
[1]夏述燕,何國龍,徐敏,等.新冠肺炎防控期手術室工作策略[J].臨床外科雜志,2020,28(05):493-495.
[2]唐煒,糜麗梅,鄒小華,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手術室管理策略[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08):73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