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生品
摘要:《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了思想政治課的德智共生性,提出要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思想政治課的“政治性”性質以及高中政治教材的相關知識與家國情懷的內容高度契合。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征途中,家國情懷的價值意蘊更加彰顯,高中政治教育要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現(xiàn)代文明和時代特色,對家國情懷加以重構。
關鍵詞:高中政治;家國情懷;策略
一、高中政治課中開展家國情懷教育的必要性
1.家國情懷教育是思想政治課核心素養(yǎng)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在2016年發(fā)布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從文化基礎、社會參與、自主發(fā)展三個方面要求對學生開展家國情懷教育,提升社會參與責任感,更好地處理個人、社會和國家關系,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2017版高中政治課程標準對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內容作了界定,主要包括與家國情懷密切相關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內容。一方面,思想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內核是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把家國情懷教育滲透到學生政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理性對待中外文化差異,有鑒別地接受多元文化思想,在社會政治參與中正確站位,更好地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程的政治導向作用??傊覈閼延兄谂囵B(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堅定其文化自信,增強對民族的認同感、責任感與使命感,促進自身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全面養(yǎng)成。
2.家國情懷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內在要求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使其真正承擔起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重任,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任務。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尚未完全形成,還存在不穩(wěn)定性和可塑性。因此,要加強學生家國情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要使學生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接班人,德育是根本。通過開展家國情懷教育,激發(fā)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增強其責任感和民族自信心。因此,家國情懷教育的目標與德育目標高度一致,都是為了引導學生樹立對祖國的認同感、自豪感、使命感,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3.家國情懷教育是傳承中華文化的必要條件
開展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家國情懷教育是重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就是要讓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深入了解,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網(wǎng)絡信息安全和文化滲透,對學生的思想產(chǎn)生嚴重沖擊,對民族文化傳承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在高中政治課中開展家國情懷教育,有利于學生正確對待西方文化并堅定本土文化,為抵抗外來負面消極文化滲透樹立堅固屏障、為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奠定堅實基礎,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中。
二、高中政治融入家國情懷教育的路徑
在高中政治課程中,主要從家國情懷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開展家國情懷教育。
1.制定全面的家國情懷培育目標
家國情懷教育目標,最終要在推動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中確定和落實,“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因此,制定全面的家國情懷教育目標作為思想政治教學的基本遵循,強化學生家國情懷的認知和觀念,自覺踐行家國情懷行動。
首先,要明確學生家國情懷認知目標。要求有一顆愛國之心、感恩之心,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勇于擔當,砥礪前行,發(fā)揮正能量。課堂上要從家國情懷目標的全面性、具體性、可操作性方面開展家國情懷知識教育,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和無限魅力,使家國情懷成為學生點亮青春夢想,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精神支柱。
其次,要明確學生家國情懷教育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家國情懷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身體力行,自覺把家國情懷知識轉變?yōu)榧覈閼研袆?,主動參與家國情懷實踐活動,增強家國情懷教育效果。因此,高中政治課中開展家國情懷教育,要確定家國情懷教育能力目標,結合時政熱點問題,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國家大事和社區(qū)事務,逐漸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家國情懷行動能力。
2.豐富家國情懷教育內容
開展家國情懷教育,重點是要加強思想政治課程中家國情懷教育素材的挖掘,擴展整合家國情懷教育課外教學資源,豐富充實家國情懷教育的內容。
首先,高中政治家國情懷教育,教師要深刻挖掘教材中的家國情懷教育素材,將其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高中政治課教材中有很多適合開展家國情懷教育的素材內容,有些是顯性內容,有些是隱性內容,教師要對教材中的家國情懷教育素材內容深入挖掘和充分剖析,結合高中政治課程教學要求,綜合整理家國情懷教育內容,對家國情懷相關知識點進行全面梳理和提煉,并進行擴充和完善,豐富家國情懷教育內容體系,為持續(xù)開展家國情懷教育做好準備。
其次,全面擴展思想政治課校內外的家國情懷資源。在思想政治課中開展家國情懷教育,要充分重視課外教育資源,對國家、社會、家庭、學校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充實到家國情懷教育內容之中。鄉(xiāng)土歷史資源中的家國情懷素材種類豐富而又廣泛,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特點,精準選擇滿足學生需求的家國情懷資源,從愛國之心、家鄉(xiāng)之思、報國之志、擔當之勇、人文之情等維度對其教育價值進行充分展現(xiàn),促進學生從家國情懷中汲取養(yǎng)分。
3.創(chuàng)新家國情懷教育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高中政治課開展家國情懷教育,要求教師教學中遵循一定教學原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家國情懷教育重點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家庭、國家、民族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運用案例分析法和情境教學法,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認知體驗,鍛煉學生的家國情懷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周六波.家國情懷:教學意蘊與生成路徑[J].歷史教學(中學版),2018(7):18—23.
[2]張海燕.試析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融入家國情懷的路徑[J].改革與開放,2019(24):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