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靜淼
摘 要: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需從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入手,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在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以提高學習效率。指導學生勤讀多讀,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語感,實現(xiàn)熟能生巧。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 興趣 方法 多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14
一直以來,初中語文中的文言文閱讀教學都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初中階段的文言文不僅僅是背誦課文那般簡單,而是開始要涉及對文言文實詞虛詞的釋義,對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對文言文中心思想、主題內(nèi)容等的理解掌握,可見,在初中階段,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難度加大了。如何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學效率,克服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的畏難情緒,成為我們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著力探討的一個問題。本文就從培養(yǎng)興趣,指導方法,督促擴大閱讀量這三個方面來談一談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如何進行更有效的實踐操作。
一、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需從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入手,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
初中生剛開始接觸文言文的時候,因為文言文年代久遠,現(xiàn)實生活中又不經(jīng)常用到,所以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會感覺到有難度,難免會不愿意學。在這樣的情況下,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就十分重要。具體操作時可以通過古代文化常識、文化典故等的講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有趣味性的文言文文本閱讀來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例如帶領學生閱讀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文言文小說、文言文的歷史小故事、文言文的名人軼事等等,以文言文文本本身的趣味特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以提高學習效率
在初中階段,學生由于是初步系統(tǒng)地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屬于逐步打基礎的階段,所以對如何學習文言文肯定會存在著很多的疑惑和盲區(qū),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就需要有一盞明燈來給他們照亮,為他們指引方向,也就是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文言文學習的方面給予其科學的指導。具體的文言文學習方法指導可以包括文言文基礎字詞的釋義、文言文句段篇章的翻譯練習來提高對文言文基礎知識的了解鞏固;學會對文言文實詞虛詞意義的歸納總結(jié),例如之的用法、乎的用法、者的用法等的總結(jié)歸納等,對句式類型的歸納總結(jié),例如什么是判斷句,判斷句有哪些特點,什么是被動句,什么是倒裝句等等,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了解掌握等。
三、指導學生勤讀多讀,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語感,實現(xiàn)熟能生巧
學生之所以覺得學習文言文難很大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以前接觸文言文太少了,就像當初他們剛接觸英語時一樣,對非常陌生的東西當然會覺得有些難,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所以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讓學生化陌生為熟悉,通過熟讀文言文篇章來加強對文言文的熟悉掌握,養(yǎng)成多讀文言文的良好習慣,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在初中階段,適合學生讀的可以從較淺易的古典小說開始,例如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還有《論語》《詩經(jīng)》《史記》《世說新語》《古文觀止》等。
總之,通過培養(yǎng)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通過正確的學習方法的指導,為學生搭建起學習文言文的橋梁,然后再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文言文閱讀,經(jīng)過長期堅持,學生的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會有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園園《初中文言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研究》,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2] 楊和斌《用心與文言文對話——淺談初中文言文閱讀理解的教學方法》,《語文天地》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