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魯驥
畫亦有氣。古人之畫作所以能千古流傳,以其畫中氣貫古今。今人多究其技法,而不究其氣。
一、“畫”與“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得一氣而靈;是謂生生之氣。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是謂生養(yǎng)之氣。《史記》載:范增令人為劉邦看氣,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是謂運勢之氣。 蘇轍曰: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是謂行文之氣。
畫亦有氣。古人之畫作所以能千古流傳,以其畫中氣貫古今。今人多究其技法,而不究其氣。
我之畫亦有氣。吾畫有五氣,一曰“清氣”,出于污泥而不染, 謂之清;二曰“ 靜氣”, 身處鬧市而心不動,謂之靜;三曰“雅氣”,脫俗之謂雅;四曰“仙氣”,超凡之謂仙;五曰“道氣”,法古之謂道。
由此可知,萬物得一氣而靈。萬事萬物皆有氣,豈獨畫哉!
二、無畫之畫
列御寇師老商氏,友伯高子。進二子之道,乘風而歸。竟不知己乘風也,風乘己也!
齊蜀子,善畫者也。聞之,攜畫以往。
見之, 曰:“夫子觀吾畫若何?”子列子曰:“畫者,劃也。昔者,伏義氏一劃以開天,二劃而成陰陽。圣人畫象以法天,天垂象而萬物自化。故至言去言,至為無為,至畫不畫,唯自然而己。賢者畫形以法地,依山川草木之性而盡其情,雖身處鬧市而心在山林,其熟為畫也熟為不畫也。汝之畫己盡善矣,然未盡妙也?!?/p>
齊蜀子動容而曰:“吾常以畫為心。每每坐而忘食,站而忘行,須矣不敢離畫也。又求新、求奇、求怪,以成吾法。若何?”子列子曰“西方之人尚怪、力、亂、神,不足以為吾法。夫以畫為心尚人矣,以道為心乃圣矣!
昔吾為伯昏無人射,以杯水放肘上,射之箭必中,而杯水不出。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乃與我登峰臨淵,以動吾心,遂不能射。又與壺丘子游,夫子問我:游何所好?我曰:游之樂,所玩無故。人之游也,觀其所見;我之游也,觀其所變。夫子曰:御寇之游固與人同歟,而曰固與人異歟。凡所見,亦恒見其變。玩彼物之無故,不知我亦吾故。務外游,不知務內觀。外游者,永備于物;內觀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備于物游不至也。至游者,不知所適;至觀者,不知所視。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觀矣,是我之所謂游,所謂觀也。謂之游之至矣!
今汝之畫,以心為畫而畫,是有畫之畫也;而以道為心之畫,乃無畫之畫也。有畫之畫為之工,無畫之畫乃真畫矣。風過葉落,水滿自溢;放形去色,返真歸一,唯自然而己!”
齊蜀子悵然若失,乃返。三年不畫,遂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