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呈
摘? 要:隨著新時期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推進,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衡量新時期語文教學實效的重要依據(jù)。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必須始終秉持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發(fā)揚因材施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致力于每一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提升,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的探索?;诖耍疚膶⒎謩e從語言建構(gòu)、審美培養(yǎng)、思維發(fā)展以及文化傳承等幾個角度闡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希望對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7-0045-02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re Literacy
Xie Licheng? (Huaqiao? Middle School,Xianyou County,Putian City,F(xiàn)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new era,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and other core literacy content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the education community,and the reform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lso vigorously promoted.The so-called core quality refers to the key ability that students should have in line with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n the new era,which is the direction of every student's efforts.Based on this,this paper will tak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as an example to elaborate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of strengthening core literacy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Core literacy;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Composition teaching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jīng)無法滿足新時期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甚至會導致學生發(fā)展失衡,面對這一情況,廣大語文教師必須明確核心素養(yǎng)教育教學方向,抓住核心素養(yǎng)教學重點,促使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為學生的個人素質(zhì)綜合發(fā)展奠定基礎。
1.注重讀寫教學,強化語言建構(gòu)
高中語文教學中最核心的兩大模塊,一為讀、二為寫,二者共同構(gòu)成了培養(yǎng)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兩大渠道。事實上,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是對學生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能力的一種考察。因此,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合理安排讀寫教學的比重和策略,引導學生形成自主閱讀寫作的習慣,促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中實現(xiàn)語言建構(gòu),真正將一些優(yōu)秀的語文教學資源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自身核心素養(yǎng)。
2.深入挖掘教材,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
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并不是教學的唯一內(nèi)容。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挖掘和整合,促使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字里行間來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和藝術的奧妙。也就是說,語文教師應該按照新課程標準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入研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幫助學生從表面上枯燥乏味的文字中提取美,幫助學生練就一雙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開拓學生的思維視野。比如,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涉及到大量的四大名著閱讀橋段,但是當前時代未通讀過四大名著的學生數(shù)不勝數(shù),越來越多的學生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網(wǎng)絡小說的閱讀上,很少有興趣閱讀經(jīng)典世界名著,且很大一部分學生寧可選擇觀看影視作品也不愿靜下心來品讀一本書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結(jié)合課堂教學進展合理安排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既要依照新課標要求為學生搜集大量優(yōu)質(zhì)的閱讀資料,也要確保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真正有所收獲、有所受益,接受美的熏陶,感受藝術的魅力。
3.保持課堂活性,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意識到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是教學的主旨目標之一。因此,教師必須開展以興趣為導向的教學活動,始終保持良好的課堂活性以及學生的積極參與,令廣大中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語文教學氛圍中陶冶情操、追求卓越。與此同時,身為一名推動新時期課程改革進程的語文教師,其必須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對學科中活性元素的深入挖掘與剖析,成為學生尋找打開語文世界大門的鑰匙,引領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道路中一往無前。比如,當教師為學生講解《林黛玉進賈府》等經(jīng)典名著橋段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別站在不同人的角度來看待該事件并對人物進行分析,鼓勵學生用辯證的思維來思考問題。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林黛玉如何看待賈府”“林黛玉如何看待賈寶玉”“林黛玉如何看待王熙鳳”“賈府眾人如何看待林黛玉”等問題,鼓勵學生結(jié)合他們對名著內(nèi)容的了解進行探究與剖析,從而在作者的細致描寫中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理清林黛玉進賈府的時間線,還能對故事中全體人物的性格有一定的掌握。除此以外,由于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是存在顯著差異的,所以最終的問題結(jié)果必然也會存在不同。因此,教師可以鼓勵思路相似的學生進行共同探究,并有不同意見的小組進行討論和爭辯,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素養(yǎng)。
4.把握文史要素,推動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承
近些年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承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就近幾年來高考語文出題趨勢來說,中華傳統(tǒng)文化所占的比重與日俱增。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無論是出于對學生成績的考慮,還是為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都必須對教材資料中的文史要素進行精準把握,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深切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閃光點,進而形成濃厚的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懷,義無反顧的接下民族文化傳承的重擔。比如,在為學生講解《勸學》這一經(jīng)典文言文時,文章中有大量的哲理思想以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亟待廣大讀者剖析。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等。因此,教師應注意用通俗的語言為學生解釋該句名言中所蘊含的積少成多的道理,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中經(jīng)歷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并最終有選擇性的繼承古人的先進思想,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5.保障學生的課堂自主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培養(yǎng)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原因及目的就是為了使得學生自身的各方面能力能夠更快更好的發(fā)展。就新課程改革之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有一大部分的教師對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都持有否定的態(tài)度。這些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個人的指導教學為整堂課的重心,往往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沒有予以過多的重視。實際上高中時期的學生通常已經(jīng)具備了自主閱讀文章、鑒賞文章理解文章的能力,能夠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組織自我控制進行自主學習。由此可見,語文教師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及機會,將學生在課堂中原本的主體地位完完全全地體現(xiàn)出來,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堂任務,教師在一旁稍加引導。甚至教師可以將指導教學的任務交給某些有能力的學生,讓學生進行某些知識點的講解及討論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自主性,以此來提升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感悟知識內(nèi)容的能力。以教材中的小說類文章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及中心思想,感悟出文章的主旨情感是怎么樣的,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個人觀點進行少量的補充即可。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夠開拓視野提高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引導學習的方式來明確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層次要求。例如,在一些文言文或者古詩的教學中將需要學生去自主認知掌握的字詞語句劃分出來,并讓學生去自主學習自主掌握。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的古詩文閱讀能力得到明顯地提升,同時也強化了學生自身其他方面的能力素質(zhì)。
例如,在《勸學》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一些學習輔助書籍去自主完成一些古詩詞知識的學習,并試著去獨立完成古詩文的翻譯任務,在學生結(jié)束這一項學習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對其得出的學習結(jié)果進行及時的修整與補充,讓學生更清楚的認知到自身在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地方存在漏洞,以便于學生進行查漏補缺。
6.提倡合作探究教學,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作為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模式的改變與創(chuàng)新對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盡管新課程理念和素質(zhì)化教育已經(jīng)得到了進一步的普及和應用,但是從當前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填鴨式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在很多高中語文教學中依舊可見。而作為一種新的素質(zhì)教育理念,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則能夠滿足素質(zhì)教育對學生所提出的主體性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課堂參與度,這對學生不斷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提高其自身的合作學習能力等方面也具有深遠意義。而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則需要實現(xiàn)從“講”到“引”的轉(zhuǎn)換,在了解深化課程內(nèi)容的同時,也要學會靈活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技巧,通過組織探究活動和討論等方式來促進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例如,在《荷塘月色》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的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們布置相關的任務,要求其自主了解作者的信息、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及歷史背景等?;趯W生的歷史知識相對缺乏,在短時間內(nèi)很難體悟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便可通過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細節(jié)描寫、作者情緒表述等部分,來細細品味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師可從“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為起點,通過設問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期間可分工合作,亦可一同探究,找到相應問題的答案,然后一同品讀其中所暗含的憂傷,以此來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們學會分析、感悟文章的方法和技巧。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這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也具有積極意義。
7.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學模式的開展事關當前階段人才培養(yǎng)方向的正確性及指導性。因此,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必須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方向進行重新規(guī)劃,側(c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建構(gòu)能力、藝術鑒賞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文化傳承能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鄭桂華.關聯(lián):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測評命題的一條路徑—以2018年四地中考語文試卷語料為考察對象[J].語文學習,2018(09)
[2]邵秀芬.立足語文本真,做有效的素養(yǎng)提升—以統(tǒng)編本七上第一單元為例談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0(06)
[3]王興慧,白映星.淺論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20(22)
[4]劉雁君.核心素養(yǎng)與語文教學的家國情懷—我對語文課堂“新常態(tài)”的理解[J].戲劇之家,2016(16)
[5]賀瓊.關注學生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與提升的策略淺談[J].試題與研究,2019(05)
[6]林春森.關注思維發(fā)展,提升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及其落實初探[J].科教導刊-電子刊(上旬),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