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棟
摘 ?要: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挖掘學生潛力、發(fā)展高中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加重視挖掘課程的真正價值,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在通用技術課程中體驗到實踐的快樂,讓這門課程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并與學生建立起一定的聯系,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好通用技術課程,為學生的未來生活與學習積累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
關鍵詞:實踐;技術;高中;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5-0067-02
【Abstract】the General Technology Course in senior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course to tap students'potential and develop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Therefore,in the teaching process,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mining the real value of the curriculum,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divergent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ability in a more scientific way of teaching. Le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happiness of practice in the course of general technology,let the course go into students'life and establish certain connection with students,and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this way,we can better promote students to learn the general technology courses,and accumulat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to live and study in the future.
【Keywords】practice;technology;High School;Classroom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各項課程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升以及合作交流活動的開展,而從通用技術而言,這一方面顯然還存在一些欠缺。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通用技術的過程中往往缺乏一定的實踐能力,他們往往能夠很好地掌握書本的知識,但是很難把書本知識付諸實踐,也就是很難將理論知識轉換為實踐成果。那么在接下來的通用技術教學中,如何在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技術的運用能力?下面是針對這一問題的具體探究。
1.靈活運用教材案例,以實踐活動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在進行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一點那就是用好教材,教材是最權威的教科書。如果能夠跟著教材一步一步的開展教學,這樣的教學往往會更具系統(tǒng)性、更有結構性,學生的學習也可以做到一步一個腳印,從而讓學習變得更加簡單。學生在進行實踐活動的時候,必須要選擇與所學知識相關的,或者能夠很好的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實踐活動,教材案例無疑是最佳選擇。如此,將理論化為實踐的這種轉換才會更容易進行。因此,這也要求教師要靈活地運用教材,把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放到不同的案例中,如此,才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某一個知識理論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模型或原型的制作》這一個章節(jié)的過程中,就可以很清晰地明白這一章節(jié)里面的內容與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息息相關的。如在“鉆孔”這一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這一個教材案例作為實踐活動的主題,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并將畫線、定位、裝夾工件、裝夾鉆頭、鉆孔一步一步地進行下去。在這樣的實踐中,學生對于“鉆孔”這一個操作往往也會在具有一定的主觀意識的了解上對這一個工作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會更加了解劃針、樣沖、平口鉗等多種專業(yè)名詞。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單純是依靠書本的話,學生對鉆孔這個操作以及對一些樣沖、冷卻液等東西的認識往往也會比較抽象,而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對他們的了解則會更為深刻,為未來的創(chuàng)新型實踐活動做好必要的知識儲備。
2.深入了解學生情況,以實踐活動保證學習趣味的產生
在開展通用技術的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對學生的個人情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因材施教并不能只流于口頭形式,教師在進行通用技術教學中程中要將其應用。只有讓學生對這一門課程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在這一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而因材施教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步驟。如果說將通用技術像一般的科目那樣,通過教師的大量講解或者考試等方式,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的話,那么通用技術這門課程在一定意義上已經失去了它實際的意義。通用技術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繁雜的學習當中有一個提升動手能力的機會。因此,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理應讓學生去感受創(chuàng)造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方案的構思》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就需要注重學生自我的個性的發(fā)展,在進行方案設計的過程中,也應做到尊重學生的想法。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不同的學生對某一個設計的理解也可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進行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適當的放權給學生,讓學生去設計一種符合他們的興趣愛好的一種實物。
例如,有些學生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書本太多,無處安放,在這樣的煩惱下,他們就會創(chuàng)造性的去想要設計一些比較好的放書的儲物柜或者書架,最好是可折疊好儲存的。在這樣的新穎的想法當中,他們就會花更更多的心思去研究如何讓它成為現實,讓自己創(chuàng)造的儲物架能夠更好地節(jié)省空間。這樣的過程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而要做好這一個創(chuàng)造過程,就可以運用到通用技術課程中《方案的設計》這一章的內容,先制定可行的設計方案,一步一步做下來,那么學生的這一個創(chuàng)新往往也能夠更加容易的轉換為實踐成果,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讓學生覺得,通用技術這門課程完全是可以放到實際生活中去的,它是具有實在的意義的一門課程。而在這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對通用技術的作用有進一步的了解,他們的動手能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加強合作交流學習,以實踐活動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在新課程要求下,合作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學習步驟,而在通用技術的學習過程中自然也是如此。在進行通用技術的實踐過程中,學生如果單獨依靠個人能力完成一項設計活動往往會花費較多的時間、精力,而能如果能夠集思廣益,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完成一個項目的話,那么學習效率往往會提升很多。學生在進行討論交流過程中也可以將一個產品做得更加完美。此外,在實踐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很好的通過合作來完成相應的實踐活動的話,學生的綜合能力必然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常用的構思方法》這一章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分別探究形態(tài)分析法、聯想法、運用設問法和仿生法的優(yōu)缺點,并以表格等各種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在學習這些方法的過程中,學生則可以適當地開展分工合作,若是八人一組,那么就一一討論這些方法的優(yōu)缺點,最后再進行觀點的整合,真正做到集眾家之所長。而在這樣的探究過程中,所要注意的點就是不能放過身邊出現了一些問題、不能迷信權威、要學會借鑒與遷移,在研究這些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過程中只有做到這三點,才能更好地進行接下來實踐活動。而在進行構思方法的選擇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相互合作討論,嘗試著將一些方法與另一種方法結合起來,把兩種方法進行糅合或者進行知識的遷移??梢允悄7乱部梢允墙梃b。
在這樣的一個融合的過程中,學生對于這些方法也會有更深一層次的理解,同時這樣的實踐也可以讓學生在接下來的更進一步的實踐活動中取得主動權,更好地推動未來的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促進學生合作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快速提升。
4.引導總結方式方法,以實踐活動促進課外知識的掌握
在進行通用技術的學習過程中,最重要一點就是要學會總結方式方法。只有在不斷的總結過程中,才能將所學的知識更好地內化于心。在進行這一步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把對自己的實踐成果進行一定的評價或者把自己在這一步中所用到的方法、知識點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統(tǒng)一的闡述。這樣不僅能夠讓其他學生有一個借鑒,還能夠讓學生在重復的實踐過程中將自己的作品完成地更加完美。
例如,在進行實踐“制作臺燈模型或原型”的過程中,在完成了相關實踐活動之后,學生可能會對臺燈的相關知識點有進一步的了解,比如通電的注意點、燈泡瓦數的選擇、如何設計臺燈燈罩或者底座等各種相關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明確的一些問題。而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完成了相關的實踐任務或者成功的做出了實踐的成果后,教師可以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完善自己的實踐方案。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在臺燈設計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也可以有進一步的了解。
課本相對而言是比較籠統(tǒng),具有一定的跳躍性的,而學生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一旦某一個步驟發(fā)生了跳躍,那么學生的整個實踐活動很可能就會失敗。因此,這樣的總結方式方法的過程,也是學生不斷填充自己已學過的理論知識的過程。
5.結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通用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實踐不可缺少。在社會不斷發(fā)展、時代不斷進步的當今世界大環(huán)境中,在技術上的要求是培養(yǎng)出一批高質量的創(chuàng)新型技術人才,他需要的是學生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能力的提升,而非僅僅是理論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普通高中的通用技術教學中,只有讓學生真正地掌握一門技術,能夠熟練地將技術理論轉換為實踐成果,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總體能力。只有讓學生掌握更加有用的知識技能與實踐方法,才能讓普通高中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更有質量,讓學生在當下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更好地掌握主動權。
參考文獻
[1]郭廣倫.高中通用技術項目式教學實踐研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12):65-66
[2]翁昌焱.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9):182
[3]王榮備.生本課堂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踐行初探[J].新智慧,201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