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良鶵
摘? 要:本文主要從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指導策略研究出發(fā),并結合當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當中合作學習進行闡述說明。在新課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彰顯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當前合作學習已經廣泛的運用到了教學當中,在信息技術教學當中的運用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合作學習;教學指導;探究分析
在信息時代的發(fā)展當中,使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至關重要,小學階段是學生信息技術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為學生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強。教師在教學當中通過對合作學習的滲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交流,并且共同解決學生學習當中的難題。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小學階段的學生基礎能力和生活背景的差異性,學生對于計算機的接觸和掌握情況也各不相同。學生對于計算機的熟練程度和操作水平以及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性,也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進度。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利于教師對教學進度的全面把握,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無法實現面對全體學生,在課堂中輔導學生的時間也是非常有限的,而很多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很快的吸收課堂中的講解內容,基礎較差的學生則會出現無法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很多情況下,教師都會讓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來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來進行知識的學習,從而實現全體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但是,長此以往,很多的學生就會出現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從而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的提升。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是非常有限,而學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共性問題教師能可以在課堂中進行集中的講解,但是針對個別學生的問題,教師就無法做到逐一解答,從而導致了課堂教學的進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二、合作學習開展的必要條件
①創(chuàng)建友好合作的學習氛圍。譬如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一個友好的合作氣氛是保證學生能夠愉快學習、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在這種環(huán)境下,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②明確學生的個人責任。教師是學生合作的引導者,為了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其中,教師應該設計合作學習方案,明確個人職責或分工。合作學習是一個團隊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團隊中的一員,遇到問題時應該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積極主動的幫助團隊解決問題。③明確教師角色的定位。雖然說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師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是合作學習策略的制定者、引導者。根據不同的科目及學生性格、成績等差異性問題綜合考慮,教師應制定合理、可行、有效的學習策略,這直接關系到合作學習的成效。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完善教學方案,同時多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合作學習。④合作學習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及合適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學習策略時,首先要考慮該內容是否可以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合適。在探討解決問題之前,要保證學生有時間進行思考、分析,整理自己的思路。這樣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才能各抒己見,認真聽取別人的觀點及理解,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種模式下,能夠學生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⑤創(chuàng)新合作學習評價機制等策略。打破傳統(tǒng)的、以成績?yōu)闃藴试u價學習效果的單一方式,采用科學、合理、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由于學生之間存在眾多差異,我們不能以單純的成績來進行評價,而忽視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所付出的勞動。我們應綜合評價,采用公平、客觀的評價方式,以小組總成績作為衡量標準進行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身能力。
三、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指導策略研究
(一)明確人員分工,合理進行分組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人員的分配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合理的人員分配可以直接的影響到課堂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人員分配的方式各式各樣,首先可以根據學生的意愿分組,其次可以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以及學生的性格分組,在人員的數量上最好控制在四人一組,因為四人一組所需的時間更合理,從發(fā)言時間、 陳述觀點到總結意見都十分的合適,如果說小組的人員數量較多就會產生很多的實踐,導致學生的精神出現渙散,還有可能會脫離小組的活動以及遇到忽視。由此可見,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的活動安排,運用合理化的方式在人員上進行分配,從而促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小組內部的討論中,通過相互合作的方式來促進每一位學生的進步。
舉例來說,在學習《如何啟動畫圖軟件》當中,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可能不太理解,因此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內部的小組合作,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學習能力弱的,使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多元化合作,教師加以引導
部分的學生都會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很多時候自己所想的與所說的并不相同,不知道應當以什么樣的方式與他人進行友好的交流,在情緒上會有很大的波動。由此,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正確的幫助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一定的多元化性質,教師不需要特定于某一種合作模式,多元化下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教師還應當密切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進度,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舉例來說,學生在學習《如何進行漢字的輸入》時,可以結合語文中的內容進行教學,信息學習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與其他學科的有效結合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讓學生多方面進行小組的合作思考分析,有效激發(fā)學生靈感。學生在進行小組之間的溝通時,教師對于學生不正確的地方應當及時進行指導并改正,如果學生在學習時出現困難,教師應當及時改變方式,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多元化的發(fā)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任務驅動教學的方式,并引導學生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使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寶敏,宮玲玲.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基于國內外54項實驗研究和準實驗研究的元分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9,39(24):39-47.
[2]付野,袁秋紅.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與優(yōu)化[J].教師教育論壇,2018,31(06):55-57.
[3]王有升,蘭玉萍.同伴學習中的“教學相長”與課堂教學變革[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02):62-68.
*課題:本文是江西省基礎教育教學課題“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指導策略研究”(編號:ZZH2019-492)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