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保兒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互動課堂開展識字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可促使教師根據(jù)當前小學生年齡特征與心理發(fā)展進行分析,由此營造積極、活躍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通過繪本閱讀、游戲教學等方式吸引學生參與,促使小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文字含義,并將其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互動課堂
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往往缺乏足夠熱情,很大原因取決于識字興趣較低,從而對語文教學效率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為其創(chuàng)設互動教學課堂,從中結(jié)合游戲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方式降低小學生文字學習難度,加強小學生學習興趣,注重拓展學生思維。
一、小學互動課堂概念
小學語文互動課堂教學流程相對完善,與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理念結(jié)合,可幫助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小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便是了解生活、改造生活,語文教師為學生營造互動課堂可避免學生所學內(nèi)容與實際應用脫軌,真正意義上提升識字教學效率。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學習需求與興趣特征進行分析,而后為其提供與其相符的知識內(nèi)容,在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下通過趣味教學、情景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語文教師在營造互動教學課堂后,還需重點突出教學內(nèi)容含義,促使學生將所理解的文字知識轉(zhuǎn)化為深層次意義,在形音義角度下對文字本身加強理解。最后,語文教師在營造互動課堂開展識字教學過程中,還應切入實踐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課堂中與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在課堂互動模式下加強學生文字應用能力。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互動課堂營造作用
(一)加強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如若忽視引導性教學,將會導致小學生在學習文字過程中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對后續(xù)學習內(nèi)容造成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為學生營造互動課堂,從中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趣味性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式加強小學生注意力,在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下開展語文識字教學,促使學生在學習文字過程中感受其中樂趣,并將學習文字的興趣愛好逐步轉(zhuǎn)化為寫作、閱讀等層面,構(gòu)成整體聯(lián)動的語文課堂教學。
(二)降低教學難度
以往,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課堂時,一般會通過抄寫教學、記憶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文字,并沒有深刻講述文字內(nèi)在含義與結(jié)構(gòu)意義,從而導致學生難以發(fā)揮自身想象力,在實際生活中無法確切應用所學知識。因此,教師可為學生營造互動教學課堂,并通過情境化教學模式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文字時明確音義特征,由此加強識字教學效率,為學生打下學習語文知識的良好基礎。
(三)加強學生思考能力
以往,小學語文教師開展識字教學時,往往采用記憶教學法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這種方法雖然效率較快,但很容易導致學生喪失思考能力,更沒有從中理解文字深刻含義。語文教師通過營造互動教學課堂可轉(zhuǎn)變課堂教學地位,促使學生根據(jù)自身興趣愛好與實踐應用進行學習,在師生互動模式下進行學習分享,一些小學生可以在課堂互動模式下將自身見解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由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文字含義,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利用延伸思考完成識字教學任務。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加強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還可提升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互動課堂營造策略
(一)通過游戲教學營造互動課堂
小學生天性活潑,喜歡一些帶有童真特征的游戲活動,語文教師可借用游戲方法營造互動課堂,既可滿足小學生學習愛好需求,還可提升小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小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時身心較為放松,情緒也受到感染,對加強小學生思維活躍性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語文教師在進行《在操場上》一課時,該課文內(nèi)容中介紹了許多體育運動內(nèi)容,教學重點便是教授學生認識該課文內(nèi)的文字,正確掌握文字寫法、理解文字含義、正確發(fā)音等。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開展“你劃我猜”識字游戲活動,將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劃分,進行輪流參與制度,由兩名小學生共同進行游戲。當開始游戲后,語文教師需為學生提供游戲文字詞匯,如“打籃球”,然后讓小學生通過肢體表達文字內(nèi)容,由另一名小學生進行猜測后,在黑板上寫出相應詞語。語文教師在營造互動教學課堂過程中應用游戲教學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強聽寫能力,還可明確學生文字掌握進度。對于語文識字教學來說,首先需要語文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特點、興趣、需求,而后立足于學生角度下選擇相應教學模式,以此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小學生將以往文字講解知識轉(zhuǎn)化為實際應用,在師生、生生交流下潛移默化知識含義,且加強文字記憶效果,形成高效化語文識字教學。
(二)通過繪本閱讀加強師生互動
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便是幫助學生認識文字,而語文識字教學質(zhì)量檢驗最有效的體現(xiàn)便是學生文字應用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加強培養(yǎng)學生文字應用能力,通過加大學生閱讀量、繪本閱讀等方式營造互動教學課堂。因為小學生學習文字時較為枯燥,一些生動有趣的圖畫內(nèi)容吸引力較高,且小學生對于繪本閱讀興趣濃厚,小學語文教師可針對小學生學習興趣為其提供繪本閱讀,促使小學生能夠在閱讀繪本內(nèi)容時深刻理解文字含義與應用方式。例如,教師可為學生推薦《長襪子皮皮》繪本書籍,該書籍內(nèi)容中的主角皮皮性格活潑,故事內(nèi)容也十分精彩,其中包含圖畫內(nèi)容,可以給小學生帶來豐富的視覺體驗,學生閱讀興趣也會有所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繪本內(nèi)容時很多生僻字與詞語無法辨認,但卻可以觀察繪本圖畫對詞匯進行大致理解。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與學生共同猜測詞匯含義,由此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實際上,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目的并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學會識別文字,更重要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學會文字應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營造互動課堂的基礎上,還應從學生興趣愛好角度出發(fā),利用繪本故事中的有趣內(nèi)容引導學生自主、積極學習文字,并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應用?;诱n堂教學的主體在于教師和學生,從而需要語文教師構(gòu)建平等、自由的教學氛圍,注重學生思維拓展、主體性發(fā)展,當小學生遇到識字難題時,教師應給予學生啟發(fā)和關注,并鼓勵學生積極解決難題,解除學生心理緊張問題。
(三)通過語境角度加強文字應用能力
小學生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很多應用文字的情況,但由于小學生自身缺乏生活經(jīng)驗,對于文字應用方面并不熟悉,從而需要語文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過程中延伸教學課堂,幫助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通過營造互動式、生活化教學課堂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在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內(nèi)能夠加強文字應用效果,通過反復應用來加強文字記憶。同時,小學語文開展識字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知識,明確文章內(nèi)涵。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可鼓勵學生在課堂或課后進行生僻詞匯、文字搜集,并將其記錄在課本內(nèi),在課堂教學時可與學生討論文字,并根據(jù)文字出現(xiàn)情景進行分析,明確生僻文字、詞匯可能的寓意,而后由教師進行講解。此外,小學語文教師可在語境角度下幫助學生進行文字分析,通過營造互動課堂教學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效果,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文字基礎。
四、結(jié)語
小學語文教師通過營造互動教學課堂可極大程度提升識字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豐富自身詞匯量,并利用繪本閱讀、游戲教學等方式豐富語文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李玉梅,張會芳.新課程理念下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2):106.
[2]梁明麗.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探究[J].求知導刊,2019(27):72-73.
[3]蘆瑞祥.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互動課堂營造[J].才智,2020(18):213.
[4]趙眷科.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0(23):147-148.
[5]王金華.淺談小學語文低段扎實有效的識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61+63.
[6]丘明珍.小組合作 優(yōu)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名師在線,2019(1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