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飛
摘 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外面就餐,很多餐廳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環(huán)境也相應地提升,這使中職中餐專業(yè)的學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很多中職專業(yè)開設了中餐專業(yè)相關課程,但由于過于重視專業(yè)課程的講解,很多學生雖然專業(yè)技術較強但文化素養(yǎng)不高。全科閱讀就是使學生穿越時空限制去觸摸各學科的文化靈魂。在全科閱讀視角下,閱讀既要提升語文學科素養(yǎng)和能力,還要追求各學科之間的綜合素養(yǎng)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加強中職中餐專業(yè)語文教學課程改革,促進高質(zhì)量課堂建設,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的閱讀視野和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 全學科閱讀 中職語文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41
On the Practice of General Reading in Chinese Teaching of
Chinese Food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GAO Xiaofei
(Guangzhou Vocational School of Tourism & Busines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8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eat out, and the welfare treatment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of many restaurants are also improved correspondingly, which makes the students of Chinese food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receiv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society. Man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ve opened courses related to Chinese food major, but because they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explan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many students have strong professional skills, but cultural literacy is not high. General reading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touch the cultural soul of various discipline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reading, reading sh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Chinese subject, but also pursu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among different subjects. Strengthen the Chinese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food majo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lassroom, constantly enrich students' reading experienc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vision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 general read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practice
全學科閱讀是將各個學科的課本教材都當成閱讀的視角去看待和閱讀。想要通過閱讀去真正理解教材文本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完成自我學習,不斷開闊視野。教材文本都是專家通過多次的精選和審閱的,能夠保證課程內(nèi)容的質(zhì)量,因此必須要充分地利用好各學科教材。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閱讀教學,理想的閱讀教學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作者與作品、讀者之間的互動和對話。但是在現(xiàn)實的語文教學過程卻過多地去注重技巧的訓練,缺失了個體的真實情感體驗,這樣培養(yǎng)的只是沒有溫度的“閱讀機器”,這一定程度上使閱讀的魅力大打折扣。
中職中餐專業(yè)偏重對學生的專業(yè)性培養(yǎng),但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卻普遍不足,這將會對學生之后的職場生涯中的長遠發(fā)展造成一定影響。另外中職學校的中餐專業(yè)因為工作強度很高,選擇這個專業(yè)的以男性比較多,在青春期的男生對語文等文科類科目往往學習的興趣不是太高,這樣就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注意力無法集中,大部分學生甚至會出現(xiàn)厭學的消極心理。實現(xiàn)中職中餐專業(yè)學生專業(yè)綜合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的共同發(fā)展,就要對中職中餐專業(yè)的文化課程進行調(diào)整,將中餐專業(yè)知識滲透到語文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同時對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對中職中餐專業(yè)學生進行全方位培養(yǎng),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中職語文大綱要求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了解日常生活中和工作崗位中需要的現(xiàn)代文閱讀和寫作能力,還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初步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淺易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近年來,多地中職學校開展“全學科閱讀”實踐研究,語文教師嘗試在課上將語文相關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進行融合,開展了多樣化的“全學科閱讀”語文課堂。
1全學科閱讀的內(nèi)涵
全學科閱讀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對單一語文學科內(nèi)或課外閱讀,而是將之前的課內(nèi)閱讀、語文閱讀和文科閱讀發(fā)展為全學科閱讀。從狹義上來看,“全學科”是指學生所學的所有科目。從廣義上來看,“全學科”是指學生要將所學的所有的科學門類、大自然和人類社會都當成學習和閱讀的對象,并且通過視覺材料獲取信息,認識世界和拓展思維,獲取審美體驗。全學科閱讀既要指引學生讀書,又要有教會學生深度地閱讀自然和社會,能夠更好地去做事和做人。老師要引導學生讀“有字書”,以窮天下學識勇氣與能力,讀“無字書”,盡覽天下萬物膽識與智慧。
現(xiàn)階段的教育推崇全科閱讀,全科閱讀要求所有學科教師都要參與到學生課外導讀中去,培養(yǎng)學生各學科的閱讀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語文這門課時對閱讀要求最高的。對于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課程教學內(nèi)容涉及的文學內(nèi)容較為廣泛,他們的課本課后的名著導讀選取的內(nèi)容包含了科幻、科普、中國經(jīng)典文學及國外文學等書籍,針對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的特點,對于名著的閱讀應該是由淺及深進行的,應該避免學生將讀書當成是一種任務,應開設閱讀專欄進行專題研究、開展學生主題閱讀活動、精心組織閱讀課堂教學設計,用“課堂教學”檢驗與呈現(xiàn)研究成果。
2 “全學科閱讀”的特征
所有學科一起參與。在“全學科閱讀”的視域下,閱讀應該成為全體學科的共同關注的對象。各個學科應該從自身的專業(yè)視角,運用多種多樣的具有特色的形式,為學生們展現(xiàn)閱讀的特點,豐富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
閱讀內(nèi)容涵蓋全面。在之前固有的認知層面,都是由語文學科來推薦學生閱讀的書籍。但受學科領域的局限性的影響,語文學科推薦的書籍大多是以文學類為主的,但是除了文學類書籍,更多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領域的書籍也適合學生去研讀。在“全學科閱讀”推進下,這些品類豐富的內(nèi)容涵蓋全面的書籍在學生面前就有了適合自身的展示平臺,并且有了不同學科的課堂引領。
全面激活了育人功能。在學校全面開展素質(zhì)教育,并不是要培養(yǎng)片面發(fā)展的個體,而是要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完整的人。因此,所有學科應該一起努力。“全學科閱讀”強調(diào)所有學科在指導學生閱讀方面都有自身的職責,不同的學科要依靠自身專業(yè)學科背景以及獨特的學科眼光,將各種好書從書海中選取出來, 納入學生視野,體現(xiàn)出各學科之間的通力合作。
3全學科閱讀教學實施階段的效果
現(xiàn)階段,學校、教師、學生都面臨很大的升學壓力,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較為簡化,教師教授、學生聽講,加上練習和反饋再練習,整個環(huán)節(jié)較為機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缺少自主閱讀、思考和表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對知識多為死記硬背,很少有機會去思考、總結、表達、內(nèi)化和提升。
“全學科閱讀”課堂幫助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全面地發(fā)展?!叭珜W科閱讀”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能夠使學生在這個過程養(yǎng)成勇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明白不要為了閱讀而閱讀,而是使閱讀能夠真正發(fā)揮出作用,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
“全學科閱讀”的開展,使教師之前單一的從書本到書本、從課堂到課堂的教學模式發(fā)生了變化。融入了“全學科閱讀”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拓展了教師的視野,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將自己的實際教學行為作為研究的對象,不斷反思自身的教育實踐,更新教學理念,并對教學現(xiàn)象及教學過程出現(xiàn)進行獨立思考,提出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
在全學科閱讀理念指導下,很多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文化環(huán)境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有的學校規(guī)定了具體的閱讀時間,要求各階段每周課堂至少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建立起“晨誦、午讀、晚講”三時段閱讀課程體系,每年都舉行“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有的學校將校園建設當成重點,著力創(chuàng)建書香班級和校園,為學生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和閱讀環(huán)境;在閱讀資源上,學校定期購買圖書,不斷充實和更新學校圖書館藏書……學生可以遨游在閱讀的世界里,他們不僅僅能獲得學科知識的滋養(yǎng),還能使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內(nèi)化。
4“全學科閱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4.1 語文教學中根據(jù)中餐專業(yè)的特點拓展相關知識內(nèi)容
在中職中餐專業(y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留給學生適當?shù)臅r間去閱讀課外拓展知識,因為通過不斷地拓展知識,可以將語文與生活實際更好地聯(lián)系起來,不斷開拓學生的眼界和事業(yè),會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的職業(yè)性和實用性,增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中職中餐專業(yè)語文教學中,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閱讀,有效地拓展知識,有針對性地將語文知識滲透到職業(yè)教育中去。比如,在中餐專業(yè)的學生上語文課程時。老師可以介紹所學閱讀課文中作者在的城市以及這個城市特有的菜肴;在講易中天的《餐桌上的文化》時可以拓展中西方在飲食習慣和文化上的差異性等。
4.2 教授學生閱讀的方法
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曾說,明天的文盲不是不可以閱讀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閱讀教學,首先注重的是教師的教。但如何進行教學是一個值得用心思考的問題。中等職業(yè)學校文本既有對文言文閱讀、現(xiàn)代文閱讀等各方面進行的整合,同時兼顧循序漸進、方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學和練結合的特點。在初中進行一定量的閱讀積累后,在中等職業(yè)學校再對知識進行深加工和拓展。常言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閱讀教學要注重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教會學生去做必要的方法歸納。這種教授學會如何自主地去閱讀的方法是引導學生學會按照教材中的內(nèi)容的特點進行鑒賞和閱讀,比如記敘文的閱讀,要著重把握“六要素”。
4.3 調(diào)動學生的日常積累,激活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
語文基本功要求學生能夠厚積薄發(fā)。對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是通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并結合自身的生命體驗,陶冶情操,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進入到文本作品的情境中。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之前已經(jīng)積累的知識、生活經(jīng)驗和思想認識水平,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們潛在的語言能力,用新穎的方式喚醒學生的語言記憶,使學生之前的語言積累被調(diào)動起來。
“閱讀是一個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tài)過程。構建意義的實質(zhì)是讀者激活原有的知識,運用閱讀策略、適應閱讀條件的能力。”這一閱讀理念和"腹有詩書氣自華"具有相似之處。第一點,兩者都明確了閱讀生成的基礎——使學生本身擁有的生活體驗和知識感知被激活;第二點,兩者都強調(diào)了闡釋的多元化,強調(diào)閱讀需要注重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化。因為每個學生存在知識水平上的差異,生活經(jīng)驗不同,所以閱讀的結果的生成也是豐富多彩和百花齊放的。
4.4 問題設計要具有開放性,把握好評價的尺度
閱讀能使學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充分展示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但對學生的思想和看法,老師不能一味地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特別是在對文本的把握問題上,要將閱讀文本看成是讀者與作者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和理解活動的中心。一方面,閱讀文本是由作者創(chuàng)作出來的,它傾注著作者的心血,寄托著作者的主觀心理期待;另一方面,讀者通過對閱讀文本的解讀,得以穿越時空與讀者建立連接。閱讀文本既要使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能夠實現(xiàn),又要使讀者和作者之間建立真正的聯(lián)系,在閱讀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思想火花。
4.5 教師要深入對文本的解讀
對文本的解讀要求讀者走近文本,通過閱讀與作者建立聯(lián)系,在閱讀的過程中感悟作者的思想并形成自己的理解。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作為青少年讀者,和成年的讀者相比,在知識和思想認知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師對他們加以引導和幫助。具有對文本的解讀能力是中職學校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師基本功,只有深入地去理解和研讀文本,教師才能夠知識自己該教什么,學生應該去學什么。教師要深入解讀語文解讀,對閱讀書籍進行篩選和甄別,并且對文本知識的閱讀不能只是局限于框架式的“素讀”,要關注語言文字信息,深入閱讀文本深處,去感悟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對閱讀文本有自身的個性化的體會,獲得對文本的全息解讀,最終實現(xiàn)“智慧閱讀”。
4.6 激發(fā)學生興趣,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全科閱讀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新型閱讀方式,打破了以往單一的語文學科單一角度的局限性,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中職語文教師在多學科多角度的融合閱讀中,可能不會熟悉所有學科的知識,但在閱讀指導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可以主動利用所學所有學科的知識,來深化文學作品的閱讀。
5 結語
在智慧閱讀中感悟教學的真諦,在全科教學中彰顯閱讀的價值。在中職學校語文教學過程中推行全學科閱讀,指導學生會讀書、會做事、會做人,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素質(zhì),重新構建學生的學科背景,使學生理解語文學科的特點,能夠規(guī)范地表述學科語言,形成自身的語言學科思維,學會解決在學科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斷提升自身素質(zhì)。
課題名稱:突顯專業(yè)特色的全學科閱讀研究——以電商、中餐專業(yè)為樣本,課題編號: 201912109
參考文獻
[1] 陳萍.全閱讀的文化解讀與策略選擇[J].中國教育學刊,2011(5).
[2] 馮霞.全科閱讀:綜合提升學生學習力的實踐探索[J].浙江教學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