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萍,葛曉霞,彭培培
(南通市腫瘤醫(yī)院 江蘇南通226006)
淋巴瘤是常見的血液系統腫瘤,近年來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目前,化療是治療淋巴瘤的主要方法。 腫瘤病情進展及化療過程使患者產生焦慮、憂郁、煩躁等負性情緒,增加其心理負擔,喪失生活希望,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1]。 因此,了解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與改善腫瘤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密切相關。 激勵護理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礎上,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激勵式的干預,開展針對性的淋巴瘤相關知識教育、心理疏導,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積極應對疾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從而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2]。 本研究對淋巴瘤患者采用三階段的激勵護理方案,觀察激勵護理對患者希望水平、家庭復原力及鍛煉依從性的影響,以期為淋巴瘤的臨床護理提供指導和依據。 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1 日~2019 年12月31 日收治的59 例淋巴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納入
標準:①經組織病理確診為淋巴瘤者;②首次接受化療者;③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29 例和觀察組30 例。 對照組男11 例、女18 例,年齡(54.7±5.6)歲;觀察組男10 例、女20 例,年齡(55.1±5.5)歲。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體位護理,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制訂合理的體位護理方案;膳食指導,給予患者合理的膳食建議、相關禁忌;生活行為指導,建議患者戒掉吸煙、飲酒、熬夜、飲食不節(jié)制等不良生活習慣,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護患溝通,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住院期間相關注意事項、治療進展、淋巴瘤相關知識及療效。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三階段激勵護理方案。 ①階段一(化療前)。與患者溝通病情、告知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的同時,加強與患者間的信任激勵與情感激勵,建立患者與醫(yī)護人員之間的信任關系,讓患者及家屬緩解對病情的
焦慮和恐慌情緒,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 ②階段二(化療中)。 化療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患者及家屬易產生負性情緒。 護理人員根據化療的周期及進展,制訂不同階段及時間點的治療目標,患者感受到治療效果,起到激勵的作用,治療信心與期望值逐步提升,實現良性循環(huán),以積極完成周期化療。 ③階段三(化療后)。 化療后,調閱患者化療前后的相關診療記錄及影響資料,通過前后比較,讓患者看到治療的效果,強化激勵效果,增強信心,促進患者積極康復,恢復其社會功能。 激勵護理過程中,為每位患者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實時監(jiān)測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負性情緒,給予干預和疏導。
1.3 評價指標
1.3.1 希望水平 采用中文版Herth 希望量表(HHI)。 量表包含對現實與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采取的積極行動、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3 個子量表。 每個子量表中均包括4 個條目,每個條目分4 級計分,從“非常反對”至“非常同意”分別記1 ~4 分。 量表總分12~48 分,其中低等希望水平為12~23 分,中等希望水平為24~35 分,高等希望水平為36~48 分,分數越高說明被調查者的希望水平越高[3]。
1.3.2 家庭復原力 采用家庭復原力評定量表,分
為家庭信念和家庭力量2 個亞量表,共包含困境解讀、正向前瞻、生活卓越、問題解決、親密和諧、社會支持、秩序井然、情感分享、清晰交流、合作協調10 個維度49 個題目,每個題目采用5 級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家庭復原力水平越好[4-5]。
1.3.3 鍛煉依從性 在查閱文獻和專家咨詢的基礎上,自行設計鍛煉依從性評分表,內容包括鍛煉依從、主動尋求建議依從和鍛煉注意事項依從等,將患者判定為完全依從、依從性較好、依從性一般及依從性低[6]。 在患者鍛煉期間,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時指導,并記錄其依從情況。
1.4 質量控制 所有參與研究的護理人員均接受統一培訓并考核合格。 調查量表由研究人員向患者解釋和說明后,患者獨立填寫完成,不能獨立完成者由醫(yī)務人員詢問患者及家屬后代為填寫。 量表回收后由專人審核,確保填寫完整準確后對數據進行雙錄入。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HHI 評分及等級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HHI 評分及等級比較(分,±s)
表1 兩組HHI 評分及等級比較(分,±s)
組別 n 總分 對現實與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 采取的積極行動 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 希望水平(例)中低等水平 高等水平觀察組 30 38.52±3.14 12.45±1.42 13.17±1.31 12.88±1.19 14 16對照組 29 34.21±2.97 10.63±1.25 11.93±1.13 11.54±1.05 22 7統計值 t=5.413 t=5.219 t=3.887 t=4.580 χ2=5.284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22
2.2 兩組家庭復原力評定量表總分及亞量表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家庭復原力評定量表總分及亞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家庭復原力評定量表總分及亞量表評分比較(分,±s)
組別 n 總分 家庭信念 家庭力量觀察組 30 188.38±26.44 66.63±8.37 121.97±14.47對照組 29 172.52±23.62 61.96±6.21 110.85±13.63 t 值 2.412 2.427 3.036 P 值 0.019 0.018 0.003
2.3 兩組鍛煉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完全依從及依從性較好23 例(76.67%),依從性一般及依從性低7 例(23.33%);對照組完全依從及依從性較好14 例(48.28%),依從性一般及依從性低15 例(51.72%)。兩組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83,P=0.024)。
淋巴瘤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高,可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淋巴瘤無法手術切除根治,多采取化療,且尚無特異性藥物治療。而化療過程長,患者出現多種不良反應,易產生焦慮、煩躁、抑郁等負性情緒,不能積極配合治療,嚴重影響其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1]。 有研究發(fā)現,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進展及個人狀況,關注患者心理狀況,并積極采取適宜的護理方式,可提升其生活質量[7-8]。 淋巴瘤患者臨床治療時,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心理狀況,針對其負性情緒給予疏導和干預,對調整患者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激勵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主要在了解和掌握患者病情情況、心理狀態(tài)、家庭狀況等基礎上,以患者治療期間產生的負性情緒為切入點,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在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對患者進行語言、行為、心理等多方面的激勵,促進其調整心態(tài),樹立信心,緩解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促進病情恢復[2,9]。 本研究制定的三階段護理方案,將激勵護理貫穿于患者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后,循序漸進,針對不同階段患者可能出現的不同負性情緒及心理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激勵措施,使患者對淋巴瘤的認知不斷加深,面對病情進展、化療過程及康復過程的心態(tài)不斷調整,由面對疾病初期的負性情緒逐漸轉變?yōu)槌浞终J知、積極面對、配合治療的正性情緒并保持穩(wěn)定,幫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心態(tài)、穩(wěn)定的情緒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三階段激勵護理,觀察組HHI 評分及等級、家庭復原力評定量表總分及亞量表評分、鍛煉依從性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 表明該護理方案可改善淋巴瘤患者的負性情緒。 希望水平反映患者的生活態(tài)度與信念,不同的希望水平對個體的行為、態(tài)度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進而對患者的治療進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希望水平越高,越傾向于采取積極面對的應對方式,其自身主動積極地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的熱情就越高,能夠將遇到的挫折轉化為動力,控制不良的心理情緒,進而提高配合治療的依從性;而希望水平較低的患者則更傾向于消極地面對各種治療,生活態(tài)度悲觀,產生嚴重負性情緒,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10]。 本研究中,激勵護理可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有利于其積極治療與康復。 同時,對今后的護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啟示,針對不同希望水平的患者,可采取因人而異的激勵護理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激勵護理。 對希望水平較高的患者,應不斷地給予正向強化和支持,促進其保持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更加關注希望水平較低的患者,找出原因,與家屬共同提供激勵與支持,幫助患者減輕負性情緒,轉變消極心態(tài),使其積極參與到疾病的治療和康復中,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疾病的康復。 家庭是個體生活的主要環(huán)境,來自家庭成員的社會支持能夠對患者的不良心理起到有效的緩沖作用,減輕負性情緒,改善生活質量[4,11]。家庭成員的情感支持、陪伴鼓勵及照顧護理是幫助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樹立信心的重要條件。 家庭復原力反映家庭面對危機時的適應能力,是從家庭整體層面積極面對疾病,為患者構建健康的家庭支持環(huán)境的能力。 良好的家庭復原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積極良好的疾病結局。 淋巴瘤的發(fā)生對每例患者的家庭是一次危機事件,本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積極的激勵護理,同時做好家屬的溝通和健康教育,降低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應激水平,促進家庭支持的恢復,提升患者的家庭復原力,幫助患者構建積極有力的家庭支持,調整患者負性情緒,確定應對疾病的良好心態(tài),積極配合和依從各項治療及鍛煉措施。
綜上所述,三階段激勵護理方案在淋巴瘤患者的護理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家庭復原力及鍛煉依從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治療與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