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榮,黎靈鋒,胡世杰,韋慧萍,溫應方
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粵東醫(yī)院檢驗科,廣東梅州 514000
在人體中廣泛存在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輻射、抗自身免疫疾病、抗腫瘤、抗衰老、急慢性炎癥反應等密切相關。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OS)與多種疾病有關。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體內的ROS 生成增加,且清除受損[1];而2 型糖尿?。═2DM)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與人體內氧化應激-抗氧化能力失衡有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其血清濃度反映了機體的抗氧化能力。然而,T2DM 與氧化應激-抗氧化能力失衡之間的關系目前還不完全清楚。該研究方便選取2019 年3—12月于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粵東醫(yī)院就診的梅州地區(qū)T2DM 患者212 例,對比梅州地區(qū)T2DM 患者和健康人員的血清SOD 水平,探討其與年齡、性別及其他糖尿病相關指標的相關性,以期對臨床上T2DM 的診斷、預后及治療評估提供參考依據?,F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于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粵東醫(yī)院就診的梅州地區(qū)T2DM 患者212 例,所有患者和家屬均對該次研究知情,并對同意書進行簽署,且該次研究已經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男性101 例(47.6%),女性 111 例 (52.4%);年齡 22~86 歲,平均 (59.12±12.14)歲。納入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 年版)》,且排除已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者;2 周內使用過抗生素者;就診前 1 d 飲酒者。另選取 2016 年 9 月—2017 年 10 月于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粵東醫(yī)院體檢中心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成人中的體檢結論正常者210 名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 100 名(47.62%)、女性 110 名(52.38%);年齡 18~91 歲,平均年齡(58.32±15.4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AU5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HA8180 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i2000 全自動免疫分析儀;超氧化物歧化酶測定試劑盒(鄰苯三酚底物法),血清葡萄糖測定試劑盒( 己糖激酶法)。
所有T2DM 組及對照組受試者均于晨起后,取坐姿在安靜狀態(tài)下采集空腹 12 h 靜脈血,2 h 內經2 200×g 離心分離血清并保存在-80℃超低溫冰箱中,樣本收集完畢后統(tǒng)一復溶后進行各項檢測。檢驗操作嚴格按照實驗室作業(yè)指導書要求進行。血清SOD 使用AU5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測定試劑盒 (鄰苯三酚底物法) 進行測定;血清葡萄糖使用AU5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血清葡萄糖測定試劑盒(己糖激酶法)進行測定;糖化血紅蛋白使用HA8180 及配套原裝試劑進行測定;胰島素C 肽及胰島素使用i2000 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及配套原裝試劑進行測定。所有儀器每日均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質控操作并定時校準,保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檢測數據的正態(tài)性采用 Kolmogorov-Smirnov 檢驗;兩組檢測數據間的 SOD 水平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 檢驗;多組間的數據用kruskal-wallis 檢驗;SOD 與年齡、糖化血紅蛋白的相關性采用 Pearson 相關分析。SOD 與其他多項指標間的相關性采用線性回歸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Kolmogorov-Smirnov 檢驗,T2DM 組和對照組血清的SOD 水平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其故該文中數據均以中位值與四分位數范圍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 檢驗,兩組間 SOD 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說明T2DM 患者的SOD 水平顯著低于健康人員。
表1 兩組 SOD 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 SOD 水平比較(±s)
組別SOD(U/mL)T2DM 組對照組U 值P 值208(186~234)213(180~252)44.624<0.01
根據文獻報道,健康人及血清SOD 水平存在性別差異,通常男性高于女性。亦有文獻報道在T2DM 患者中男性的血清SOD 水平高于女性患者。但用Mann-Whitney U 檢驗比較男性和女性T2DM 患者的SOD 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有文獻報道,T2DM 患者各年齡段的SOD 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考察梅州地區(qū)T2DM 患者血清 SOD 水平在各年齡段的分布,見表3。使用Kruskal-Wallis 檢驗對各年齡段 T2DM 患者的血清SOD 水平分析,發(fā)現其在各年齡段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表2 不同性別的T2DM 患者SOD 水平比較(±s)
表2 不同性別的T2DM 患者SOD 水平比較(±s)
項目SOD(U/mL)男女U 值P 值209(184~229)206(186~242)1.529>0.05
表3 不同年齡段的T2DM 患者SOD 水平分布
因T2DM 患者的SOD 水平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故采用 Pearson 相關分析對 SOD 水平與年齡、HbA1c、Glu、C-P 和Ins 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T2DM 患者血清SOD 水平與年齡存在相關性(r=-0.270,P<0.001),見圖1,且與HbA1c(r=-0.187,P<0.010)、C-P(r=-0.196,P<0.010)和Ins(r=-0.146,P<0.05)存在較弱的相關性。
以血清SOD 水平為因變量,分析影響T2DM 患者血清 SOD 水平的相關因素。以年齡、HbA1c、Glu、C-P 和Ins 為協(xié)變量建立回歸模型,結果進入此回歸模型的3個變量分別為年齡、HbA1c 和Glu,見表4。
表4 線性回歸分析影響T2DM 患者血清SOD 水平的相關因素
圖1 T2DM 患者血清SOD 水平與年齡的相關性
有文獻報道,在糖尿病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由于葡萄糖自身氧化、蛋白質非酶糖化、多元醇通路和蛋白激酶C 活性增強使機體產生的氧自由基增多[1],而抗氧化酶的糖基化增加又導致抗氧化能力削弱,因此造成機體的氧化應激-抗氧化能力失衡,導致胰島β 細胞功能受損[2]。另一方面,過多的氧自由基激活一系列的氧化還原敏感性信號通路(如PI3K 信號通路等),導致胰島素的效應降低[11]。因此,研究糖尿病患者的氧化應激-抗氧化能力水平對于理解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原理具有重要意義,并可幫助糖尿病的診斷、預后判斷和治療監(jiān)測[3]。
該研究發(fā)現,T2DM 患者的血清SOD 水平較健康人群更低,提示T2DM 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受損,有研究者認為抗氧化力的減弱是由于T2DM 患者的氧自由基生成過多導致抗氧化物質被大量消耗[6],但受損的具體機制尚需進一步實驗證明。該研究還發(fā)現,T2DM 患者血清SOD 水平與年齡負相關,表明年齡是影響血清SOD 水平的獨立因素,這一點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相一致[4]。然而,該研究結果顯示在T2DM 患者中,不同性別間的SOD 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與該研究納入的女性患者普遍年齡較大有關。有研究報道,50 歲以上的T2DM 患者的血清SOD 水平無性別差異[6],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SOD 水平與性激素水平之間的相關性。相關性分析及回歸分析發(fā)現,SOD 水平主要與年齡、HbA1c 和 Glu 水平有關,而與 C-P 和 Ins無密切相關。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況下,循環(huán)中過多的葡萄糖導致葡萄糖自身氧化和蛋白質非酶糖化使得自由基產生增多[5],而抗氧化酶的糖基化增加又導致抗氧化能力削弱[15],SOD 水平的下降是這2 個方面的綜合作用。因此,患者年齡的增長和血糖控制不良是導致血清SOD 水平降低的主要因素,而其發(fā)揮作用的具體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曾瑞翔等[12]研究中對上海地區(qū)T2DM 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進行測定,選擇60 名健康體檢者和452 例T2DM 患者,從研究結果中顯示與 NC 組(156.64±18.77)U/mL 相比,T2DM 組患者血清 SOD 水平(132.25±21.43)U/mL 較低,且女性低于男性,年齡越大SOD 水平越低,其研究結果與該次研究結果 SOD 水平 208U/mL,男性 SOD 水平 209 U/mL,女性SOD 水平206 U/mL 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該研究對梅州地區(qū)T2DM 患者的血清SOD 水平分布進行了初步分析,并初步探討了影響SOD 水平的主要因素,為理解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及其診斷預后判斷和治療監(jiān)測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