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一博,程龍,黃芷棋,賀潤鋮,孫建寧,董世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院中藥藥理系,北京 102488)
全球老齡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預計2050年我國老齡人口數(shù)將達到5.25 億,占總人口數(shù)的32%,肥胖癥、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2 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發(fā)生率隨之增加,老齡化及相關疾病的研究成為熱點[1]。研究顯示,機體代謝能力隨年齡增加有降低趨勢,有害脂質易產(chǎn)生沉積[2]。
目前發(fā)現(xiàn)哺乳動物體內(nèi)存在3 種脂肪組織,分別為白色脂肪組織(WAT)、棕色脂肪組織(BAT)和米色脂肪組織。WAT 根據(jù)分布位置的不同又分為皮下WAT 和內(nèi)臟WAT 等[3]。WAT 是儲能器官,主要由白色脂肪細胞構成,可將體內(nèi)多余的能量以三酰甘油(TG)的形式儲存,而BAT 主要參與體溫調(diào)節(jié)和能量代謝,通過加快脂肪氧化來促進機體能量消耗[4]。米色脂肪組織通常存在于WAT 當中,但具有與棕色脂肪細胞類似的形態(tài)和功能[5]。脂肪組織不僅是儲能器官同時也是一種活躍的內(nèi)分泌器官,可分泌瘦素(LEP)、脂聯(lián)素(ADPN)、抵抗素等脂肪因子,并參與全身能量代謝、脂質代謝[6]。衰老過程中脂肪組織發(fā)生重塑,白色脂肪堆積,褐變能力降低,并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7]。脂肪組織特異性功能障礙可誘發(fā)老年機體能量穩(wěn)態(tài)失衡,并加劇衰老以及相關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的進程[8-9]。
大黃素(emodin)是一種蒽醌類衍生物,是中藥大黃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和免疫抑制等作用[10],對結腸癌[11]、子宮內(nèi)膜癌[12]、肝癌[13]等多種惡性腫瘤具有抑制作用。大黃素可降低高脂飲食小鼠體質量,降低血脂、肝臟膽固醇和三酰甘油(TG)水平[14];體外研究顯示,大黃素可抑制3T3-L1 前脂肪細胞增殖及分化,減少脂質蓄積[15]。本研究基于脂肪棕色化探究大黃素對老齡小鼠脂質代謝的影響。
40 只10月齡SPF 級C57BL/6J 小鼠,雌雄各半,體質量(30±2)g [北京華阜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SCXK(京)2014-0004]。10 只8 周齡SPF級C57BL/6J 小鼠,雌雄各半,體質量(20±2)g[斯貝福(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SCXK(京)2016-0002]。所有小鼠飼養(yǎng)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屏障環(huán)境動物實驗室[許可證號SYXK(京)2016-0038,且均通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與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審批]。
大黃素(批號:T02S8F42983)、羅格列酮(批號:Y05F9C54480)(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膽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ADPN、LEP 的ELISA 試劑盒(武漢云克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游離脂肪酸(FFA)ELISA 試劑盒(江蘇科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201812);解偶聯(lián)蛋白-1(UCP1)一 抗(英國Abcam 公司,批號:GR3188478-6);HRP 山羊抗兔(批號:GB23303)、檸檬酸抗原修復液(批號:G1202)、蘇木素染液(批號:G1004)、DAB 顯色液(批號:G1211)、蘇木素分化液(批號:G1039)(武漢塞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蘇木素-伊紅染液(武漢谷歌生物科技,批號:G1005)。
JB-L5 冷凍臺、JB-P5 包埋機、JJ-12J 脫水機(武漢俊杰電子有限公司);RM2016 病理切片機(上海徠卡儀器有限公司);S/N601-0723 全波長酶標儀(江蘇萬科科教儀器有限公司);DHG-9140A烤箱(上?;厶﹥x器制造有限公司);NIKON ECLIPSE CI 顯微鏡(日本尼康公司)。
40 只10月齡SPF 級雌雄各半C57BL/6J 小鼠普通飼料喂養(yǎng)8 周后,將其隨機分為老齡組、大黃素40 mg·kg-1組、大黃素80 mg·kg-1組和羅格列酮10 mg·kg-1組,每組10 只。另設10 只雌雄各半8周齡SPF 級C57BL/6J 小鼠為非老齡組。老齡組和非老齡組小鼠每日給予相同溶媒(飲用水)灌胃。大黃素組小鼠分別按照40 mg·kg-1、80 mg·kg-1,羅格列酮組小鼠按照10 mg·kg-1劑量灌胃給藥,灌胃容積0.1 mL/10 g,連續(xù)灌胃給藥6 周。
末次給藥后,動物禁食12 h,麻醉,摘眼球取血,3500 r·min-1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并分離小鼠皮下腹股溝白色脂肪組織(iWAT)以及肩胛處BAT,固定在10% 中性福爾馬林固定液中。
精確稱取小鼠皮下iWAT 以及肩胛處BAT 質量,計算iWAT 與體質量,肩胛處BAT 質量與體質量的比值。
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測定血清中TC、TG、LDL-C、HDL-C、LEP、ADPN 和FFA 的含量。
將固定在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液中的iWAT、BAT 取出依次進行常規(guī)脫水,石蠟包埋,切片,HE 染色,中性樹膠封片,顯微鏡鏡檢,圖像采集分析。
石蠟切片進行常規(guī)脫蠟,將iWAT、BAT 切片放在抗原修復緩沖液中進行修復,在iWAT、BAT 切片上滴加3%雙氧水溶液,避光室溫孵育25 min,0.01 mol·L-1PBS 洗3 次,在切片上滴加山羊血清封閉1 h。在切片上滴加稀釋好的一抗溶液(1∶500),將切片放入濕盒內(nèi)4 ℃過夜。滴加稀釋好的二抗,37℃孵育20 min,DAB 顯色,蘇木素復染3 min,常規(guī)脫水,中性樹膠封片。通過Image-Pro Plus 6.0 軟件,選取棕黃色處為陽性著色,對陽性表達處進行AOD 分析,計算脂肪組織UCP1 蛋白原位表達。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AS8.2 軟件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對于正態(tài)數(shù)據(jù),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兩組間比較采用SNK-q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非老齡組比較,老齡組小鼠體質量顯著升高(P<0.01);與老齡組比較,大黃素40 mg·kg-1和80 mg·kg-1組給藥后體質量無明顯變化(P>0.05)(見圖1)。
圖1 大黃素對老齡小鼠體質量的影響(±s,n =10)Fig 1 Effect of emodin on body mass of aging mice(±s,n =10)
與非老齡組比較,老齡組小鼠肩胛處BAT 質量與體質量比值有降低趨勢(P>0.05),皮下iWAT 質量與體質量比值升高(P<0.01);大黃素及羅格列酮干預對小鼠皮下脂肪比重未見顯著影響(P>0.05)(見圖2)。
圖2 大黃素對老齡小鼠脂肪質量與體質量比值的影響(±s,n=10)Fig 2 Effect of emodin on the ratio of BAT and iWAT to body weight in aging mice(±s,n =10)
與非老齡組比較,老齡組小鼠血清中TC、TG和FFA 含量顯著升高(P<0.01);與老齡組小鼠比較,大黃素40 mg·kg-1和80 mg·kg-1組小鼠血清中TC、TG 含量分別降低40%、39%和41%、33%(P<0.01);大黃素40 mg·kg-1組血清中FFA 含量降低18%(P<0.05)(見圖3)。
圖3 大黃素對老齡小鼠血清中血脂相關指標的影響(±s,n =10)Fig 3 Effect of emodin on blood lipids in aging mice(±s,n =10)
與非老齡組比較,老齡組小鼠血清中LEP 含量顯著升高(P<0.05),大黃素對老齡動物血清LEP 水平未見顯著影響。與非老齡組比較,老齡組小鼠血清ADPN 水平顯著降低(P<0.05),大黃素40 mg·kg-1和80 mg·kg-1可顯著升高老齡動物血清ADPN 水平,分別升高33%和44%(P<0.05)(見圖4)。
圖4 大黃素對老齡小鼠血清中LEP 及ADPN 的影響(±s,n =10)Fig 4 Effect of emodin on LEP and ADPN in the serum of aging mice(±s,n =10)
HE 染色結果顯示,與非老齡組比較,老齡組小鼠BAT 細胞直徑較大,細胞白色化趨勢顯著;與老齡組小鼠相比,大黃素40、80 mg·kg-1組及羅格列酮10 mg·kg-1組小鼠BAT 較為緊密,細胞變小,細胞核明顯,細胞間具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在iWAT 中,與非老齡組比較,老齡組小鼠脂肪組織較為松散,脂肪細胞直徑較大,白色脂肪特征明顯;與老齡組相比,大黃素40、80 mg·kg-1組及羅格列酮10 mg·kg-1組小鼠皮下白色脂肪細胞變小,棕色化趨勢顯著(見圖5)。
免疫組化結果顯示,與非老齡組比較,老齡組小鼠BAT 中UCP1 陽性細胞表達顯著減少(P<0.01);與老齡組比較,大黃素40、80 mg·kg-1組及羅格列酮10 mg·kg-1組UCP1 陽性細胞表達明顯增多(P<0.01)。在iWAT 中,老齡組UCP1 陽性細胞表達明顯減少(P<0.01);與老齡組比較,大黃素40、80 mg·kg-1組及羅格列酮10 mg·kg-1組UCP1 陽性細胞表達明顯增多(P<0.05 或P<0.01)(見圖6)。
老年機體常伴隨脂質代謝的異常,表現(xiàn)為脂質異位沉積、血液黏稠度增加等,高脂血癥是肥胖癥、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易感因素[16]。脂肪組織在維持全身脂質穩(wěn)態(tài)中具有重要作用,脂肪組織以TG 的形式存儲能量,當機體需要能量時,TG 分解為FFA 和甘油提供能量[17]。WAT 脂解產(chǎn)生的脂肪酸可在肝臟內(nèi)合成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 進入循環(huán)后轉變?yōu)長DL,LDL 是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之一[18]。過量的血清脂肪酸可能會誘發(fā)炎癥反應,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19]。此外,脂肪細胞大小是血脂和胰島素穩(wěn)態(tài)變化的重要預測因子,其變化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0]。
本實驗中,與非老齡組比較,老齡組小鼠血清TC、TG、FFA 含量顯著增加,同時可以觀察到皮下白色脂肪細胞更加肥大,棕色脂肪細胞“白色化”更加明顯。與老齡組比較,大黃素40 mg·kg-1、80 mg·kg-1組小鼠血清TC、TG 含量顯著下降,大黃素40 mg·kg-1組小鼠血清FFA 含量顯著降低。此外,大黃素干預組小鼠血清中脂肪因子ADPN 水平明顯升高。ADPN 主要由脂肪細胞分泌,具有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并直接改善脂肪組織脂質代謝的作用[21]。LEP 主要由皮下脂肪細胞分泌,可作用于神經(jīng)及免疫系統(tǒng),具有降低體質量、調(diào)節(jié)能量代謝和促進WAT 褐變的作用[22-23]。LEP 水平與脂肪組織質量具有相關性,老年機體白色脂肪堆積導致LEP 水平升高,持續(xù)高水平的LEP 導致其利用率降低進而產(chǎn)生LEP 抵抗[24]。本研究結果顯示老齡動物血清LEP 水平升高,大黃素對LEP 未見明顯調(diào)節(jié)作用。
BAT 是高度血管化和神經(jīng)支配的組織,在嚙齒類動物中主要存在于肩胛處、腎周圍和主動脈周區(qū),棕色脂肪細胞具有多室脂滴和大量的線粒體以及豐富的交感神經(jīng)和毛細血管[25]。UCP1 是位于棕色脂肪細胞線粒體內(nèi)膜上的蛋白,是BAT產(chǎn)熱的必需蛋白[26]。UCP1 可破壞線粒體內(nèi)膜兩側的H+濃度,使氧化與磷酸化解偶聯(lián),能量以熱能的形式釋放[27]。BAT 可加快脂肪的氧化產(chǎn)熱,增加機體的能量代謝,從而消除脂肪組織功能障礙[28]。BAT 可吸收血液中富含TG 的脂蛋白釋放的脂肪酸,儲存在細胞內(nèi),作為H+的同向轉運體激活UCP1 促進產(chǎn)熱,同時降低血清TG水平并增加肝臟VLDL 殘留清除率[28]。在β-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或冷暴露下,原本具有白色脂肪細胞特征的脂肪細胞脂滴逐漸增多、線粒體數(shù)量增加、UCP1 大量表達、產(chǎn)熱增加,表現(xiàn)出棕色脂肪細胞樣形態(tài)及功能,這個過程稱為“白色脂肪棕色化”[29],目前WAT 褐變成為改善相關代謝疾病的潛在靶標。本實驗中HE 染色結果顯示,與老齡組相比,大黃素40 mg·kg-1、80 mg·kg-1組小鼠白色脂肪細胞出現(xiàn)多室,細胞變小變圓細胞更加致密,具有明顯的“褐變”趨勢,同時棕色脂肪細胞分布明顯增多,細胞間毛細血管更加豐富,大黃素可顯著增加iWAT 及BAT 中UCP1 的表達。
綜上,老齡小鼠可出現(xiàn)脂質代謝紊亂,WAT比重增加,脂肪呈現(xiàn)白色化趨勢;大黃素可改善老齡動物的脂質代謝紊亂,作用可能與抑制白色脂肪,減少周圍脂質釋放,促進脂肪棕色化,改善能量代謝有關。
圖5 大黃素對老齡小鼠脂肪組織形態(tài)的影響(HE 染色,×400)Fig 5 Effect of emodin on the morphology of adipose tissue in aging mice(HE staining,×400)
圖6 大黃素對老齡小鼠脂肪組織UCP1 蛋白表達的影響(±s,n =10)Fig 6 Effect of emodin on the expression of UCP1 protein in adipose tissue of aging mice(±s,n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