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國祥
【摘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可以在互動探究中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把握,能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發(fā)展需求,靈活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導學互動;應用
前 言
隨著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手段被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當前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還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學習等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意義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主要是將教、導、學等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關鍵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融入數學課堂,能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提升.具體來說,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意義在于:
(1)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采取的大多是灌輸式教學手段,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學習,記憶各種知識點,然后進行大量的習題訓練,以此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這種教學灌輸式教學體系下,學生的主動性很差,學習熱情不高,導致課堂教學效果比較差.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提倡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鼓勵學生對于知識點、問題進行深層次的互動、討論,學生需要將注意力放在問題思考上,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同時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會讓學生思考如何在實踐中應用知識,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隨著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推進,在教育領域中越來越看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能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互動,構建健康的課堂氛圍,教師還可以在與學生互動中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或者是根據學生的互動情況,確定學生學習效果,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講解,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師生有足夠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進行知識探究,學生能在與教師、同學的互動中提升自身對數學知識的把握,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
1.自學導綱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是照本宣科的講解知識,為學生講解、梳理概念,然后讓學生進行習題訓練,這種教學模式很難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發(fā)展.而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第一步在于導學,也就是新課導入,教師可以借助好的課堂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中.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導入方式,如問題導入、故事導入等.課堂導入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相應的導綱展現出來.同時教師要處理好導綱出示的時機,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在復習課、習題課上集中出示導綱,在實踐課、探究課上通過課上展開的方式出示導綱,結合導綱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果學生對導綱中的內容存在疑惑,還可以將其標注出來.
2.合作交流,互動提升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生經過之前的導綱自學,對于知識已經有了初步了解,同時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還會存在一些問題,基于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各組學生對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互動交流,嘗試利用小組的力量來解決問題.如果存在小組合作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各組組長要將這些問題記下來,反饋給教師,便于教師進行針對性講解.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是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同時促進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提升,有助于學生綜合發(fā)展.
另外,在導學活動教學模式中,還需要注重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把握學生討論情況,并給予適當點撥,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合作互動.最后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集中講解重難點知識,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沒有理解的知識,或者是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訓練等方式,實現師生互動,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打好基礎.
3.導學歸納,總結精華
經過自學、合作互動等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知識已經有了清晰的認知,為了讓學生可以將學到的新知識更好地融入自身的知識體系,教師還需要指引學生進行自我歸納總結.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知識體系,利用精練的語言、絢麗的圖片為學生構建相應的知識框架結構,或者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關鍵點羅列出來,讓學生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便于學生梳理知識.導學歸納過程中,如果缺乏教師的良好引導,學生很難清晰、有條理地將知識羅列出來,這樣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把握.同時,在學生自主歸納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對學生的表述內容進行補充、修正,并對學生的相應表現進行科學的評價,促使學生正確對知識進行歸納.導學歸納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小學數學教師切忌不可包辦,要鼓勵引導學生自主總結,這樣學生才會對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4.反饋訓練,鞏固強化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選擇有針對性的訓練習題,借助導綱將其呈現出來,讓學生自主練習鞏固.教師在選擇訓練題時,要注意題目的最優(yōu)化,訓練題的數量和時間需要對應,題型也應該具備針對性,難易程度要適中.教師還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要讓學生獨立完成訓練,這樣既可以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也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完成習題訓練以后,教師可以隨機選出幾個代表給出答案或者在黑板上演示計算過程,如果有學生對問題存在不同意見,可以先在組內相互討論,初步確定解決方式.最后教師要給出學生相應的參考答案、解題思路,便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在習題訓練階段,教師要注意不能一味否定學生的想法、觀點,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認知水平形成契合自身實際的解題方式,使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為學生后續(xù)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三、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時,需要教師做到以學生為本,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深層次地探索知識.課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好的課堂導入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踐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導學互動教學模式進行課堂導入,促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興趣.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指引學生由淺至深進行互動,避免學生因為新知識難度比較大,而降低學習信心.如在“多邊形的面積”一課中,教師事先根據教學內容,制作微視頻形式的導學案,然后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觀看其內容.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動手制作各種多邊形,并讓學生思考如何準確計算各種多邊形面積,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便于課堂教學.
2.課堂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
(1)構建互動情景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入手,創(chuàng)設相應的互動情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互動,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在為學生構建互動情境時,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將相應的視頻、音頻、動畫等內容引入課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了解的生活場景引入課堂,以此增強學生的互動效果.例如,在講解“圓”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學生日常生活中與圓相關的物體展現出來,如圓形生日蛋糕、摩天輪等,讓學生根據這些具體事物總結圓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歸納圓的概念,總結圓的特征,或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思考圓的性質.在學生互動交流過程中,教師也需要主動參與進來,這樣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
(2)組織實施互動游戲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特別喜歡游戲,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小學生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活動,并將其靈活地引入課堂,使小學生在游戲互動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如在講解“比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事先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然后讓各組學生根據教師喊出的口號進行排隊,如一個小組中共有12人,教師讓學生按照3∶1的比例站隊,在游戲中用時最短、站隊正確的小組獲勝.在這樣的互動游戲中,學生會更加積極地思考比例的知識,顯著提高了學習效果,教師也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學生學習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習題,讓學生借助習題訓練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3)問題討論互動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關鍵是在教師提供的導學案中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借助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針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疑惑、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這樣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良好發(fā)展.如在“負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設置這樣的生活化問題:在天氣預報中經常會出現-5 ℃,-2 ℃,這里的“-”號代表什么?教師讓學生自主查閱資料進行分析、討論,將得出的答案告知教師,教師在匯總各組學生的答案的同時,讓學生根據導學案自主預習本節(jié)課知識,在學生預習完以后,讓學生再次回顧導學案中的這一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自主學習中存在的疑惑,并與其他同學討論解決,教師最后對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歸納,加深學生認知.
3.課后復習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
小學數學教師在講完知識內容以后,還可以將制作的導學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根據導學案以及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復習,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意識到復習的價值,尤其是年級越高越需要復習,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把握,還能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同時學生可以在復習中發(fā)現自身不足,加以彌補,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復習中的問題,指導學生靈活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總 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顯著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制訂導學案,并引導學生在導學互動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把握,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亞珍.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8(1):169.
[2]馬會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18(26):33-34.
[3]梁生達.探討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中的導學互動教學模式[J].中外交流,2017(42):192-193.
[4]卞正軍.“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5):76.
[5]金慧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探討[J].新課程(上旬),2018(12):204.
[6]敖俊.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7(5):54.
[7]李小紅,文均.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08):168-169.
[8]黃順軍.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中的應用淺析[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9(5):11.
[9]郭彩芳.探討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中的導學互動教學模式[J].教育研究,201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