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錯題是學生快速提高成績的寶典,現(xiàn)實教學中對錯題的整理和利用卻存在很多問題:重整理,輕分析;重結果,輕策略;重形式,輕過程。筆者從如何建立科學錯題庫:建立整理機制;創(chuàng)立錯題資源庫;發(fā)揮錯題庫的功能三個方面進行實踐研究,力求使錯題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和復習中作用最優(yōu)化,希望對教師日常教學和復習鞏固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關鍵詞:錯題庫建立;功能發(fā)揮;實踐研究
一、 對研究問題的情境性分析
錯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鞏固學生知識起到很大的作用,錯題越來越受到老師、學生及家長的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收效卻不盡如人意。表現(xiàn)在:
(一)重整理,輕分析
錯題考形同虛設,沒有引起學生的重視,僅僅把它當作是一次作業(yè),其實錯題是對知識的一種理解和補充,學生應該回歸課本,弄清楚知識點的本質,在此基礎上讓自己的解題能力得到提升。
(二)重結果,輕策略
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只是機械地做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師缺乏對解題策略的方法指導,導致學生對于做過的一些題目稍微進行變形就不知如何入手。
(三)重形式,輕過程
錯題的選擇上沒有進行細化,導致錯題和學生之間沒有進行對等的銜接,不是太難就是太易,沒有體現(xiàn)出錯題的真正作用。
二、 核心概念的操作定義
“錯題”是指學生在平時的作業(yè)和考試的過程中沒有做對的題目。這些錯題即是學生知識的薄弱點,也是快速提高成績的典型資源。錯題本的硬核是對知識點排列組合的歸納、總結、反思和運用?!板e題庫”就是通過對學生的錯題進行整理、分類、改編、重組,建立一個錯題庫,進而將錯題的功能發(fā)揮到最大。
三、 研究目標和內(nèi)容
(一)研究目標
1. 促進學生學業(yè)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顯著提高,通過對錯題的練習,使學生審題,解題,辨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學習興趣、學習面貌、學習主動性得到改觀,思維層級有效提升,并養(yǎng)成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習慣。
2. 通過對錯題的研究使教師進一步鉆研課程標準、教材,深入分析學生學習情況,把握學情,尋找有效教學的策略,提升課程實施能力。
3. 總結并提煉錯題整理的機制、錯題庫建立的路徑、錯題功能發(fā)揮的策略,對今后科學課堂教學和復習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并為校內(nèi)外的同行分享研究成果。
(二)研究的內(nèi)容
將錯題庫這一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工具引入初中科學教學中來,優(yōu)化教學效能,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思維鏈。本課題研究內(nèi)容分為三個部分:
1. 建立整理機制
(1)整理內(nèi)容自由選擇:由于作業(yè)量的不同和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內(nèi)容的選擇上采取自由選擇機制,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錯題。具體操作如下:學生先把錯題進行摘抄,并在旁邊注明:分析錯題的原因;中間書寫正確的解題步驟,下方可以書寫解題的方法和自己總結的一些反思。
(2)整理時間自由把握:初中階段的學生學業(yè)壓力比較大,時間非常的緊張,所以錯題的整理在時間上采用每周整理機制,教師盡量地在周末少布置或者不布置書面的解題作業(yè),讓學生有空余的時間對一周的知識和錯題進行一個回顧和整理,但是在整理的過程中,對錯題進行分析,找到自己知識點的短板,并進行反饋和思辨。每周整理機制還有一個好處:題量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一般在12道題左右。
(3)整理方式自主確定:學生個體差異不同,使得學生的成績出現(xiàn)兩極分化,在錯題整理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基礎差的學生要摘取的錯題很多,時間上來不及,成績好的同學錯題量很少,可能就3~4道,甚至更少?;谶@種情況,可以讓基礎好的同學自備錯題本并注明解題的步驟及核心考點,最好能做到舉一反三;基礎比較薄弱,錯題比較多的學生,可以采用裁剪或者復印的方式,盡量減少學生負擔,教師可以剛開始可以告知如何整理,同時要將錯題進行整理編冊,以備平時和后面的復習使用。
2. 創(chuàng)立錯題資源庫
(1)單元歸類:整理錯題不是錯題的羅列,最重要的是要寫清楚所考的知識點以及錯誤的原因,或者是做這道題所用到的方法。教師每上完一章,根據(jù)學生的作業(yè)和考試情況,對易錯點,重難點的錯題進行分類,因為每個班的學情都不一樣,筆者發(fā)動全年級科學組的老師,對自己班級的學生錯題進行了整理,然后匯總,得到比較全面的錯題數(shù)據(jù),為錯題庫的建立提供素材。進行一般采取基礎題70%,提高題20%,拓展題10%。
(2)專題歸類:科學課程是四門綜合的學科,主要包括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宇宙和空間科學。六冊有很多的專題,比如電學、力學、光學等,將相關的知識點的錯題進行分類歸納,做成一個專題,通過對同一個知識點不同題型的變式練習,既有利于從根源上幫助學生去理解、記憶、掌握,又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上完這一章,筆者對本章知識點和學生的易錯題進行了歸納總結,分成了三個專題:
專題1 區(qū)分三種電磁現(xiàn)象
①電流的磁效應 易錯點:認為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都是從北極出發(fā)回到南極。辨析: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感線是從北極出發(fā)回到南極,但是內(nèi)部的磁感線是從南極回到北極,這樣才能形成閉合的曲線。②磁場②對電流的作用 易錯點:認為通電導體在磁場中一定會受到力的作用。辨析:“磁場對電流的作用是有條件的,當通電導體與磁場方向平行時,磁場對電流沒有作用力”。③電磁感應現(xiàn)象 易錯點:認為一段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就可以產(chǎn)生感應電流,或閉合電路中的導體在磁場中運動就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辨析: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1是導體是閉合電路的部分2是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兩者缺一不可。
專題2 電與磁作圖專題
①關于磁體的磁極和磁感線的作圖(沒有理解磁感線是一個閉合的曲線。磁體內(nèi)部的磁感線是由S極—N極);②關于通電螺線管的作圖(無法判斷是右手螺旋還是左手定則);③關于電磁繼電器的作圖(無法判斷動觸點和靜觸點是接通還是斷開,由于動觸點的運動,工作電路是接通還是斷開)
專題3 實驗專題
本章實驗只要是探究性的實驗,包括電磁感應和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的探究實驗,由于這兩個實驗相似,學生容易混淆出錯,判斷的依據(jù):通??磳嶒炛惺欠裼须娫催M行判斷,無電源:是電磁感應;有電源: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也經(jīng)常以區(qū)分發(fā)電機和電動機的工作原理來考查這個知識點。
(3)題型歸類:按照中考科學試卷的題型,分別分成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和計算題。根據(jù)不同的專題進行歸類,比如筆者在上九年級科學《常見的堿》這部分內(nèi)容時,結合堿和酸之間關系的,將這一部分的??碱}、易錯題進行了題型歸類:題型一: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題型二:堿的化學性質;題型三:探究氫氧化鈉變質;題型四:酸堿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題型五:有關曲線分析類試題。
錯題資源庫建好之后,教師上傳到百度云盤,供有需要的同學隨時下載使用,同時也可成為學校的校本資源,為本學科的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資源。
3. 發(fā)揮錯題的效用
(1)精準診斷:教師在備課前,從錯題庫找到相關的錯題,便于掌握學生的學情,并據(jù)此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為突破重、難點打下基礎。比如在學習八下《表示物質的符號》內(nèi)容時,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易混易錯的知識點有:①標注化合價與書寫離子符號容易混淆: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先寫正、負號再寫數(shù)字,離子符號所帶電荷數(sh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先寫數(shù)字,后寫正、負號②誤認為原子團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但在原子團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數(shù)值和符號所帶的電荷數(shù)相同,比如SO2-4硫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2。在備課的過程中,針對這幾個易錯點,準備相應的題目,以便學生能夠更加理解相應的知識點。
(2)助力課堂:通過對錯題的研究,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漏洞有了一定的了解,傳授新課時可以采用錯題呈現(xiàn)的方式導入,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然后引導分析錯因,使學生的認知結構發(fā)生改變,從而進行重建。比如在學習:“伏安法測電阻”實物圖連接時,筆者先把以前學生的錯題呈現(xiàn)出來(如下圖),
然后請同學分析錯因:根據(jù)電流的走向,圖1和圖2,兩幅圖盡管導線連接位置不一樣,其實效果是一樣的:小燈泡被短路了,圖三正確。實物圖連接是學生的一個難點,也是考試的一個重點,既要保證電表的連接方式正確,還要注意整個電路不能出現(xiàn)短路或者斷路現(xiàn)象,特別是一根導線在用電器上連接點,在那些點連接效果是一樣的,學生很難弄清楚。通過這三幅圖的比較,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去觀察,比較,找到不同的地方,并分析原因,對知識點有了深刻的理解,通過反復的變式練習,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的真正理解通過對錯題的研究,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作業(yè)定制: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不同,這時教師就要因材施教,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作業(yè),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嫉暮诵闹R點(浮力、壓強、電學、酸堿鹽等),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課后可以采用錯題同做,同類鞏固,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對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采取變式巧練,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題可做,并能靈活地使用。比如在學習滑輪和摩擦力的綜合題目時先選擇典型例題分析,然后進行變式練習:當然題目的選擇和設計要有梯度,要由易到難,學生通過對同一知識點的變式訓練,不僅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能靈活地使用,同時也鍛煉了發(fā)散性思維,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高階思維。
四、 存在的困惑
在使用錯題庫的過程中,筆者也存在很多的困惑:1. 大量的錯題做下來,學生的成績并沒有提高。2. 錯題的選擇上如何細化?3. 如何有效地對錯題進行改編?等。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建立錯題庫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思考問題,深化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利用錯題庫是一種手段,也是一門教學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不斷實踐,不斷摸索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創(chuàng)設多樣的教學情境,充分發(fā)揮其教學功能。但如何實現(xiàn)錯題的有效教學,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形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需要廣大教師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曾強.基于對話教學理念的課堂問答分析[J].基礎教育,2019(1).
[2]陳鋒.初中科學概念教學范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
王偉靜,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