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麗
摘要:基于新時代下,人們通過不斷的分析和研究,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被提出,同時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和認知,實施分層教育模式,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诖?,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分層教育模式進行分析,以期為有關工作提供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分層教育模式也隨之產生。分層教學是指按照教育部要求的教學大綱,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劃分,采取針對性的授課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計劃。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對于學生的指導和管理就應有所區(qū)別,無論運用哪種教學模式,其教學目的都是提升學生的實踐和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健康發(fā)展。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開展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其審美和對于語言的理解以及掌握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了使學生具備這一能力,就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在閱讀文章時,要使學生領悟到文章的主旨思想,感受到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再對其進行總結和反思。同時,在語言構建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字運用能力,了解漢字,進一步掌握文字的特征。在審美能力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使學生在學習語言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領悟到課文中美的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鑒賞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
二、聯系實際,設置分層教學目標
在小學時期,所有學生都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與問題,比如,一些學生的表達能力較強,有的學生更細心,還有些學生學習能力較強。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應拋棄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設置分層教學目標。通過這種教學活動,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當中,將教學目標落實到位。比如,在《楊氏父子》一課中,這篇文章屬于文言文,而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這節(jié)內容存在一定的困難,很多學生比較感興趣,能夠快速理解文章的內容,而少部分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為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理解與認知能力,設置教學目標。對于學習吃力的學生來說,教師要為其講解相關的歷史故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幫助學生將學習內容進行分化,了解與文言文有關的基礎知識。對于有興趣的學生,要求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對課文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通過對教學目標的研究,實施分層教學,讓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得到提升,減少學生之間的差距,提升教學水平和效率。
三、結合學習程度科學分析,保證學生均衡發(fā)展
眾所周知的是每個學生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不同學生所擅長的學科也有所區(qū)別。就小學語文而言,可能女生的語感會優(yōu)于男生。即便好學生會帶動能力差的學生學習,然而,也會導致好學生的學習效率受到影響。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取新型的教學方式,讓同等水平的學生共同學習,和同等水平的學生合作,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以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這種分組學習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構建高效語文課堂[1]。
比如,教師要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由四名學生組成,小組內的成員語文水平要基本一致。在《小英雄雨來》一課中,教師要為學生布置一個學習任務:雨來為什么會被稱作英雄?雨來身上的哪個特點最值得學習。之后,再為學生留有足夠的討論和分析時間,每位學生都要抒發(fā)自己的看法。在討論后,教師要在每個小組挑出一名學生,敘述一下討論的結果,最后教師要對這節(jié)課程進行總結。通過這種分小組教學的方式,達到互補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全面發(fā)展[2]。
四、深化分層授課觀念,建立高效語文課堂
若想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就應做好備課工作。并且,教師應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語文水平,再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深化分層教學的理念是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基礎和前提,兩者的結合會促進語文教學的健康發(fā)展,讓所有學生都能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學習。所以,教師要將德育觀念滲透到分層教學當中,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和德育文化[3]。
比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將分層教學理念作為備課的基礎,同時將核心素養(yǎng)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在《巨人的花園》一課中,教師應提前備課,準備與文章有關的問題。在提問時,若布置的問題比較難,就提問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若問題設置得比較簡單,就提問一些能力較差的學生。這樣學生在回答時,都能得到和自己學習情況相對應的問題,由此,不光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還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五、作業(yè)設計分層教學
在課堂作業(yè)布置時,要堅持統一的原則,作業(yè)內容設置要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對于課外作業(yè)來說,實施分層教學。還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制定,主要包括基礎型和普遍型以及拔高型。在作業(yè)設計分層教學中,教師應將作業(yè)批閱標準納入考慮范圍,對于基礎型的作業(yè)來說,應嚴格審查,注重內容的精準性。就普遍型和拔高型作業(yè)而言,需要設置一些有難度的題目,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和分析,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審批標準應適當寬松,答案可不一致,但必須有采分點,其中還要有真實的理解。
結束語: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差異,實施分層教學,保證班級內的所有學生都有所進步。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其認知與學習能力都存在很大區(qū)別。為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針對性的問題,開展作業(yè)設計分層教學,深化分層授課觀念,建立高效語文課堂,根據學習程度科學分析,保證學生均衡發(fā)展,合理引導學生,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郭睿. 針對學生差異做好分層教學——"分層教學"在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新課程,2021(8):180.
[2]葉玲玲.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27):127.
[3]黃維剛.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8):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