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芳
(廣西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桂林541004)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百年一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zhàn)、總體戰(zhàn),更是一場人民戰(zhàn)爭,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離不開強大精神力量的支撐,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勠力同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fā)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盵1](P154)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迎難而上,眾志成城,堅持全國一盤棋,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彰顯出空前高漲的愛國主義熱情,奏響了中國精神的時代最強音,為取得抗擊疫情的偉大勝利提供了強有力保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指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極大增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盵2]偉大的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生動寫照,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和時代價值。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無疑給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和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帶來巨大的威脅與挑戰(zhàn),對我國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也是一次大考驗。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偉大斗爭孕育偉大精神,抗疫精神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孕育而成。偉大抗疫精神具有鮮明的生成邏輯: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抗疫精神形成的政治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抗疫精神形成的重要依托,人民群眾是抗疫精神形成的主體優(yōu)勢。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根本政治保證。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時刻追蹤疫情防控工作的進展,多次主持召開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會議,并作出重要指示,把疫情防控視為命令與責任。由黨中央成立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及時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qū)派出領導組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全國各級黨委和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黨中央的統(tǒng)一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堅定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必勝信心。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多個地區(qū)蔓延,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打擊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不良作風,進一步加強黨中央的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調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全社會健康協(xié)調有序發(fā)展。實踐充分證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在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在于充分發(fā)揮其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核心作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抗疫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符合中國國情的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這一顯著優(yōu)勢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被再次證實。自從疫情發(fā)生以來,各地區(qū)涌現出無數典型的感人畫面:白衣天使主動請纓,建設工人放棄與家人團聚,普通老百姓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僅用十天時間,火神山醫(yī)院拔地而起;短時間內解決了醫(yī)療物資極其緊缺的難題;4萬多名醫(yī)護人員從全國不同省份紛紛馳援武漢;9 000多萬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始終堅守疫情防控最前線;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展現出中國人民齊心協(xié)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會見習近平主席時說:“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guī)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guī)模、中國效率,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贊賞?!盵3]當前,國內疫情基本得以控制,對許多國家起到了引領示范的作用。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應當繼續(xù)做到不厭戰(zhàn)、不麻痹、不松懈,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繼續(xù)構筑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保護全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竭力遏制疫情蔓延擴散,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變革社會的決定力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是人民的總體戰(zhàn),唯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團結群眾共同抗擊疫情,開展群防群控,才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在疫情暴發(fā)期間,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干部及時采取行動,本著人民至上的理念,堅定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信念,投入到疫情防控指導工作的最前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本著“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全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筑牢了關鍵防線。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人民群眾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力投入和配合防控工作,全國婦聯、工會、青年組織、基層組織等群體,主動承擔起重大責任,克服艱難險阻,在抗擊疫情中彰顯出強大的中國力量。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奮斗,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很多省份實現了零增長,但這并不等于零風險。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斗爭中,還要繼續(xù)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做到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優(yōu)勢,彰顯出抗疫精神形成的最大主體優(yōu)勢。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做到聞令而動、迎難而上、全力以赴,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凱歌,鑄造了偉大的“抗疫精神”,具體內容為:“赤膽忠心、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精神、“鞠躬盡瘁、克己奉公”的奉獻精神、“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團結精神和“責無旁貸、任重道遠”的擔當精神。偉大的抗疫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智慧結晶,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在疫情特殊時期的時代升華,是五千多年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傳承發(fā)展,是中國人民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偉大勝利的成功法寶。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維系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綿延不息與源遠流長的重要紐帶,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應對一次又一次風險挑戰(zhàn)、克服一次又一次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的精神支撐。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深沉和最持久的力量。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致力于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全國人民必須發(fā)揚“赤膽忠心、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愛國不是轉瞬即逝的,而是深遠持久的。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它在任何風雨的洗禮下都有無數愛國仁人志士替它負重前行。當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武漢時,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馳援武漢、掛帥出征;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的建設者晝夜鏖戰(zhàn)在施工現場,一線工人通宵奮戰(zhàn),為武漢人民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廣大醫(yī)護人員沖鋒在前,堅守一線,在最危險的地方留下一個個“最美逆行者”的動人場景;成千上萬的社區(qū)工作人員竭盡所能積極配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廣大人民群眾在春節(jié)期間堅決不隨意出門,與病魔決戰(zhàn)到底。這些都展現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國家危難時刻大義凜然的高風亮節(jié)。在黨的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紛紛響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號召,表現出空前高漲的愛國主義情懷?!拔沂屈h員我先上”“我不上誰上”“疫情不退我不退”“不獲全勝絕不輕言成功”的鏗鏘誓言,奏響了蕩氣回腸的愛國主義壯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唯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千千萬萬的平凡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人間奇跡,他們始終堅信“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沒有國哪有家,舍小家才有大家”,用實際行動共同守望精神家園,以“碧血丹心、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向全世界詮釋了中國力量、中國速度、中國智慧、中國精神。
中華民族歷來就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奉獻精神。國有戰(zhàn),召必回,戰(zhàn)必勝。哪里有戰(zhàn)場,哪里就有戰(zhàn)士,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員,這是奉獻精神在此次沒有硝煙的抗疫戰(zhàn)場上的生動寫照。每一次的特殊戰(zhàn)役,都有無數勇士們不畏艱難險阻前赴后繼的身影;每一次與死神搏斗的戰(zhàn)爭,都有赤子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壯舉。疫情初期,在祖國的各個地方,出現了一幕幕妻送夫、父送子馳援武漢的感人畫面。在抗擊疫情的斗爭中,廣大醫(yī)護人員主動請纓、逆行出征,被口罩勒到紅腫的臉頰,被汗水浸到泛白的手指,每天承受著超負荷的工作量,但是他們沒有絲毫抱怨。正是因為深懷著甘于奉獻的精神,曾被人們認為是“嬌滴滴”的“90后”“00后”一代勇往直前奔赴一線抗擊疫情;正是因為心懷著克己奉公的奉獻精神,才會有無數黨員隱瞞家人前往武漢馳援?;鹕裆结t(yī)院的建設者們常常顧不上吃飯和休息,通宵工作更是常態(tài)。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中,無論是奮勇在前的白衣天使,還是碧血丹心的人民子弟兵,亦或是建筑工人、城管、警察、治安、快遞派送員、社區(qū)志愿者、清潔工人等,這些默默為國家奉獻的英雄或凡人為了奪取更多時間戰(zhàn)勝疫情,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爭分奪秒地奮戰(zhàn)一線。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yōu)閲仪巴久\奮不顧身的大局意識,感受到他們鞠躬盡瘁、助人為樂、堅韌不拔、全力以赴的優(yōu)良品格。在他們心中,沒有完不成的任務,也沒有過不去的冬天,更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疫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奉獻青春與力量,展現出“鞠躬盡瘁、克己奉公”的偉大奉獻精神。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14億中國人雖然不在同一座城,但卻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出“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團結精神。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全國人民攜手相助、團結一致,全黨全國人民集中所有力量,發(fā)揮最大優(yōu)勢,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迸發(fā)出排山倒海的英雄氣概。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重點支持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堅決遏制了疫散蔓延勢頭。為此,人民解放軍、中央和國家部委、各省區(qū)市鼎力相助、火線馳援,采取省對省的對口支援,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在此期間,一批批“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格外鮮明,深入人心。經過全國人民共同的艱苦努力,湖北和武漢乃至全國的疫情防控形勢得到積極向好的變化,取得了重大勝利。當前,疫情在國外等多個地區(qū)蔓延擴散,預防海外輸入病例和做好國內各方面的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繼續(xù)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畫出最大同心圓,形成最大公約數,勇于扛起責任、一鼓作氣、經受考驗,以更嚴的作風、更實的舉措戰(zhàn)勝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沒有旁觀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中指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瘒业那巴荆褡宓拿\,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盵4]時代呼喚使命,使命呼喚擔當。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就是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需要廣大黨員以實際行動踐行這個初心和使命。在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緊緊牢記生命高于一切、使命高于一切,釋放出排山倒海的勇氣和毅力。在與新冠肺炎疫情進行殊死搏斗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把請戰(zhàn)當作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和擔當。在疫情暴發(fā)期間,無數醫(yī)護人員請戰(zhàn)武漢,一張張“請戰(zhàn)書”,一個個“紅手印”,無不體現醫(yī)護人員的使命與擔當。在一線戰(zhàn)場上,軍隊醫(yī)務人員牢記我軍宗旨,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廣大醫(yī)護人員心中堅如磐石的信念就是同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從死神手里奪回更多的生命,體現出中國醫(y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擔當精神。除此之外,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廣大人民解放軍指戰(zhàn)員、公安民警、基層干部、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社會工作人員等,秉承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擔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志以及“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魄力,堅決聽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重要指示,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勇當先鋒、敢于擔當。正是有了他們的責任與擔當,疫情防控趨勢才有了積極好轉的態(tài)勢,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5](P11)在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形成的中國精神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磅礴之力增強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必勝信心??挂呔褡鳛橐环N激勵精神,鼓舞著中國人民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具有深厚的價值意蘊和現實意義。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賦予了中國精神豐富多彩的表現樣式,使中國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展現出不同的表現樣式。譬如,五四運動在國家危難之際爆發(fā),五四精神在國家危亡之中形成,五四運動是廣大青年知識分子為了徹底擺脫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而掀起一場氣勢恢宏的愛國主義運動,形成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核心的“五四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為了獲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斷在荊棘中探索、在曲折中奮進、在泥濘中前行,形成了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求實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為主要內涵的“紅船精神”。在中國紅軍遭遇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戰(zhàn)略大轉移時,中國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攀險峰,不畏艱難險阻,形成了以“不怕犧牲、不畏艱難、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為主要內核的“長征精神”。這一時期還有“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戰(zhàn)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為了實現民族獨立自主和繁榮富強而大膽探索、奮勇前進。在這一時期,愛國人士、人民公仆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譬如,邱少云、王進喜、雷鋒、焦裕祿、鄧稼先等,他們以實際行動鑄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在改革開放時期,中國迎來了“富起來”的關鍵時期,中國人民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在這一時期鑄造了以“敢為天下先、效率就是生命、追求卓越、寬容失敗”為核心的“特區(qū)精神”。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中國人民奮發(fā)圖強、凝心聚氣,淬煉了“打頭陣、當先鋒、爭第一”的精神,形成了“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上,一批批時代楷模風雨無阻、無私奉獻、傾情投入,凝結了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為主要內核的奉獻精神。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洶涌來襲,全國人民團結一心、英勇抗疫,彰顯出強大的中國力量和中國效率,形成了以“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為主要內容的偉大抗疫精神。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地指出:“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盵2]毋庸諱言,偉大的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中國精神在抗擊重大疫情特殊時期的賡續(xù)發(fā)展,豐富了中國精神的具體表現形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明確指出:“在這個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時代,我們絕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絕不能有絲毫猶豫不決、徘徊彷徨,必須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勇立潮頭、奮勇搏擊。”[6](P42)偉大時代鑄就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創(chuàng)造偉大輝煌。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中國精神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廣大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新時代,抗疫精神為推進“四個偉大”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首先,抗疫精神為全國人民實現偉大夢想凝魂聚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盵7]實現中國夢,絕不是依靠空喊口號、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每一個中國人共同努力奮斗,更需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實踐中把偉大的抗疫精神轉化為助推實現中國夢的物質力量。其次,抗疫精神為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強基固本。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7]當前,我國的世情國情黨情發(fā)生深刻變化,“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黨內存在的頑瘴痼疾尚未根本清除,我國面臨著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zhàn)。因此,全黨同志必須深刻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艱巨性和緊迫感,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勇敢應對重大風險挑戰(zhàn)、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要矛盾,切實提高斗爭本領,著力提高政治站位,奮力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新的勝利。再次,抗疫精神為全黨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從一百多年前的積貧積弱到今天的繁榮昌盛,與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精神息息相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們黨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更加嚴峻。因此,全黨同志更應該發(fā)揚抗疫精神,繼續(xù)保持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最后,抗疫精神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提供了有力保障。偉大夢想和偉大事業(yè)相互統(tǒng)一、相互促進。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偉大事業(y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憑借“擼起袖子加油干”的韌勁和“一代接著一代干”的奮斗精神,攻堅克難,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驚人成就,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了深層次的歷史性變革。因此,我們要在全社會形成一個弘揚抗疫精神、發(fā)揚抗疫精神的局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好局、起好步。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了全方位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了一系列歷史性變革,我國在歷史上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但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7]我們黨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尤為突出,具體表現在政治、經濟、社會、民生領域。首先,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任務依然任重道遠,各方面政治體制機制亟須完善。其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度發(fā)展和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與深水區(qū),我國經濟發(fā)展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以及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fā)、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huán)境,使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面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zhàn)。最后,解決民生領域存在的短板問題任重道遠。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但是人民群眾在就業(yè)、教育、醫(yī)療、居住、養(yǎng)老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秉持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尊重客觀規(guī)律,堅持人民立場,積極貫徹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方針,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贏得寶貴時間,挽救了許多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嬰兒的生命,淬煉了偉大的抗疫精神??挂呔褡鳛橐环N激勵精神,具有極強的震撼力、感染力、號召力、凝聚力,是激勵中國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破解一道又一道難題、攻破一個又一個難關的精神支柱,是助推中國屹立于世界前列的成功密碼,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不僅要傳承和發(fā)揚抗疫精神,而且要把抗疫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成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雄厚的精神力量。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興。一部抗擊重大疫情的奮斗史,就是一部中國精神的發(fā)展史。偉大的抗疫精神,不僅豐富了中國精神的具體表現樣態(tài),為推動“四個偉大”凝魂聚氣,而且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繼續(xù)弘揚中國精神,凝練中國智慧,凝聚中國力量,努力把偉大的抗疫精神轉化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物質力量,繼續(xù)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